神經衰弱嗎?從中醫證候,經絡與中藥理解!

- 最後更新:2021-09-24

從現代醫學觀點看神經衰弱症


神經衰弱症

現代醫學發現,大腦皮質的神經細胞耐受性很高,在處理複雜的腦力活動之後,只要適當的時間睡眠和休息就可以恢復。

神經衰弱症,症起因於腦神經長時間都過度使用,就可能超出耐受極限,導致腦內興奮與抑制功能失調,中樞神經系統的能量耗盡,這在現代緊張社會中相當常見。

現代人用腦過多
現代人用腦過多造成神衰弱

神經衰弱常被歸納為「精神官能症」、「自律神經失調」或「身心症」,症狀變化多端,例如:不明原因心跳加快、肌肉緊繃、肩頸僵硬等、整天疲倦沒精神、注意力不集中、健忘、難以思考、情緒容易激動和發怒、頭痛、頭暈與失眠。

很多因素都可能導致持續性的腦神經緊繃,例如:工時過長、重腦力工作者、經常熬夜作息不規律、身兼數職的職業婦女、處在競爭激烈環境、生活變動不安、長期精神官能症(焦慮、憂鬱)...等等,最終造成神經衰弱。

凡是各種身心症,只要去醫院檢查之後,醫師通常會告訴病人說:「你沒有病!」這就是神經衰弱者通常遇到的無助處境。

像這種西醫找不到原因的疾病,最適合運用中醫。由於神經衰弱症之症狀五花八門,可以說是一組症狀的總和,此時就很適合運用中醫的證候理論來加以分析。

從中醫的觀點看神經衰弱症


過去千年來,中醫並沒有明顯提到神經衰弱這樣的疾病,這是因為古人不需要大量耗用腦力,平時生活步調也很慢。

而現在人每天透過手機、電視大量取得資訊,什麼事情都要快速,經常處於耗費心神狀態,一不小心就會腦神經衰弱。

特殊的是,中醫定位神經衰弱並不是單純屬於腦部疾病,而是由中醫所定義的心、肝、膽、脾、胃氣血異常所塑造出來的一系列症候群。

近代運用「良導絡經絡檢測發現脾經與膀胱經連動極高,膀胱經與腎經連動性高,「膀胱經」與「督脈」牽動中樞神經系統,腎臟與腦部關係密切,因為能量過度消耗,很可能就是造成神經衰弱的主因

膀胱經與督脈氣血不足
膀胱經與督脈氣血不足時,容易出現神經衰弱症

由於神經衰弱症之症狀五花八門,可以說是一組症狀的症候群,此時就很適合運用中醫的證候理論來加以分析。

以下是中醫與神經衰弱相關之證候,可以仔細查看這些證候的症狀,只要解除一個證候,就可以一次消除一堆症狀,列之如下:

1. 心血虛

中醫認為「心主血脈」,思慮過度會耗傷心血,心血不足時體內血脈流行不暢,引起氣滯,會出現心悸、心律不整、心煩失眠、多夢、易驚、健忘、頭目昏眩、面色少華、唇舌色淡...等等症狀。

心神失養症狀時會出現心神不寧,精神恍惚,悲憂欲哭,不能自主,心中煩亂,睡眠欠安,呵欠連連,甚者言語失常,古人稱為臟躁證」。

2. 心腎不交

心腎不交是中醫提出的特殊概念,基於五行心屬火,腎屬水,水火既濟、心腎相交是常態,而當這兩種力量不能彼此運作順暢時,就會出現心腎不交。

症狀是:胸中熱苦、頭痛頭重、注意力不集中、健忘、耳鳴、遺精、腰腿無力、口乾舌燥、手臂及足膝和胸部有灼熱感,舌質紅,舌苔淡,脈細數或弦數。

3.心脾兩虛

中醫提出「思傷脾」,思慮過度的人不但耗傷心血,又易影響脾胃生化之源,因而氣血兩虧,不能上達於心造成心神失養陰血暗耗,神不守舍。

症狀是:心悸、健忘、暈眩、睡眠障礙、夜間多夢、面色萎黃、食慾不佳、容易疲倦、腹脹、大便溏瀉、氣短、皮下出血、婦女月經不調,月經色淡量多、崩漏、月經少或經閉、舌質淡嫩苔白、脈細弱。

4. 肝氣鬱結

中醫認為肝主一身之氣,掌管人體內所有氣之流動,肝氣一定要舒展暢達,如果「鬱滯」時,七情(喜、怒、憂、思、悲、恐、驚)就無法調節順暢。

常見症狀有:精神抑鬱、自言自語、哭笑無常、食慾減退、胸悶、肋痛、善太息、乳房或下腹脹痛、大便失常、月經不調,苔薄,脈弦,在情緒不穩定時就會出現。

5. 氣鬱化火

延續上一個肝氣鬱結,如果這個證候在體內久了,就會出現「化火」現象,出現:胸悶、肋痛、頭痛、眩暈、眼睛紅癢、耳鳴、急躁容易生氣、口乾口苦、胃酸、便秘、舌質紅,苔黃,脈弦數。

6. 痰氣互結

依然延續上面的肝氣鬱結證候,因為基於五行,肝屬木,脾屬土,肝病久了脾失健運,體內就會出現很多痰,出現一種抽象的「痰氣互結證」,常常覺得喉嚨好像有東西卡住,古代稱之為「梅核氣」,同時出現胸滿悶、肋痛、苔白膩,脈弦滑。

7. 腎精不足

中醫提到「腎藏精」的概念,有學者研究後就發現中醫的腎與腦部息息相關,這個「腎精」會影響到體內的各種激素分泌,腎氣不足時自然就會出現各種腦部疾病。

從大量現代人的經絡數據發現,脾經與腎經虛證是常態,基於此現代人有很高的機率會出現神經衰弱。

8. 腎陰虛火旺

延續上面的腎虛,當這種證候久了之後,會出現化火現象,症狀是:眩暈、頭脹、易怒、心悸、心煩、失眠、腰酸痛、耳鳴、男子遺精、婦女月經不調、舌質紅,脈弦細而數。

相關的8個中醫證候與中藥方劑


載入中...

可能經絡型態或現象


與神經衰弱症相關的最主要經絡,是肝經、脾經、膀胱經、腎經與心經。從大量數據中發現,心經實證是常態,而某些人長期心經虛證,就有一定機率容易出現神經衰弱症。

中醫所有與神經衰弱症相關的證候,共同的交集點就是「膀胱經」與「腎經」虛證,由於膀胱經與督脈多數是重疊的,也都通往腦部,因此這是造成腦部問題的主要經絡現象。

就多數人的經絡體質而言,鐵三角經絡型態的變化型中,加上腎經虛證,還有上實下虛的經絡型態,最容易出現神經衰弱症,以下列出幾種經絡型態提供參考:

載入中...

改善神經衰弱症的27個中藥方劑清單


與神經衰弱症的相關症狀或疾病


關於神經衰弱症之相關中醫典籍


  • 《靈樞/本神篇》:「是故怵惕思慮者則傷神,神傷則恐懼,流淫而不止,因悲哀動中者,竭絕而失生。喜樂者,神憚散而不藏;愁憂者,氣閉塞而不行;盛怒者,迷惑而不治;恐懼者,神蕩憚而不收。」
  • 《靈樞・本神篇》:「故智者之養生也,必順四時而適寒暑,和喜怒而安居處,節陰陽而調剛柔,如是則僻邪不至,長生久視。」
  • 《女科經綸/胎前證下》:「無故悲傷屬肺病,臟躁者,肺之臟躁也。胎前氣血壅養胎元,則津液不能充潤,而肺為之燥,肺燥當補母,故有甘草大棗以補脾,若立齋用八珍湯補養氣血,真佐前人未盡。」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