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逍遙散

黑逍遙散

HEI XIAO YAO S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醫宗己任篇》卷一

熱性指數

15

寒性指數

8

熱/寒比例

偏熱 (1.88)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2%
肝經 18%
心經 15%
肺經 13%
胃經 10%
腎經 7%
三焦經 3%
心包經 3%
膽經 3%
脾經
肝經
心經
肺經
胃經
腎經
三焦經
心包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主治功效(症狀或疾病)


脈象虛脈,弦脈

舌象舌苔乾燥(舌乾),舌苔淡薄白

疼痛乳房脹痛,肋間神經疼痛,眼睛紅痛,眼窩前額眉稜骨痛,肩關節痛,全身酸痛,月經腹痛,上腹胃脘痛,胸悶胸痛,小便疼痛,頭頂痛,手背痛,膝蓋後側痛,膝蓋痛,頭痛

症狀月經不調,經常疲勞想睡,暈眩,咽喉有異物感,產後發熱,容易嘆氣,食慾不振,忽冷忽熱,口乾口渴,容易憂鬱,眼睛模糊,噁心反胃,頭昏精神不佳,消化不良,皮膚黑斑

現代疾病胃酸食道逆流,乳房硬結,青光眼,糖尿病,乳腺炎,月經前緊張症候群,憂鬱性障礙,牛皮癬,五十肩,女性不孕症,慢性肝硬化,胃及十二指腸炎,盆腔炎,甲狀腺腫,精神分裂症

方劑組成解釋

黑逍遙散中加入熟地黃,主要出於以下兩方面原因:

一、滋陰補血: 熟地黃性溫,味甘苦,入心、肝、腎經,具有滋陰補血、益精填髓的功效。黑逍遙散以疏肝解鬱、養血調經為目的,熟地黃可補益肝腎陰血,使氣血充盈,從根本上改善肝鬱血虛之症。

二、調和藥性: 方中柴胡、白芍等藥性偏寒涼,熟地黃性溫,可調和藥性,避免寒涼之品過度損傷陽氣,使藥效更加溫和,更易於患者接受。

黑逍遙散中添加生薑,主要有兩大原因:

  1. 和胃降逆: 生薑味辛性溫,能溫中止嘔,降逆止眩,有助於緩解肝氣上逆所致的胸悶、噁心、嘔吐等症狀,與方中柴胡、白芍、當歸等藥物相輔相成,協同理氣解鬱,和胃降逆。
  2. 解藥性: 生薑性溫,可解寒涼藥物的寒性,與方中白芍、當歸等藥物搭配,可避免寒涼之性過於傷脾胃,使藥效更溫和,達到平衡的效果。

黑逍遙散中包含當歸,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補血活血:當歸為婦科常用藥,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之效。黑逍遙散主要針對婦女肝鬱氣滯、血虛所致的月經不調、痛經、經期不適等症,而當歸能補益氣血,促進血液循環,改善經血運行,緩解痛經,達到調經止痛的效果。
  2. 養血柔肝:當歸性溫,味甘辛,入心、肝、脾經,能養血柔肝,緩解肝鬱氣滯。黑逍遙散中,柴胡、白芍等藥物疏肝解鬱,而當歸可輔助其養血柔肝,進一步促進肝氣疏泄,使氣血運行調和,改善婦女精神情志方面的問題。

黑逍遙散中包含甘草,主要有兩方面原因:

  1. 調和藥性: 黑逍遙散主要針對肝鬱脾虛、氣血失調所致的月經不調、經行腹痛等症狀。甘草性甘平,味甘,具有調和藥性、緩解藥物副作用的作用。它能調和藥性,使方中其他藥物的功效更加協調,避免藥性過於偏寒或偏熱,減少對身體的刺激。
  2. 緩解藥物毒性: 方中其他藥物如柴胡、白芍等,具有較強的藥性,可能對脾胃造成一定的負擔。甘草味甘,入脾經,具有健脾和胃的功效,能緩解其他藥物對脾胃的刺激,減輕藥物毒性,提高藥物的安全性。

黑逍遙散中包含白芍,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滋陰柔肝:白芍性微寒,入肝經,具有養血柔肝、斂陰止痛的功效。黑逍遙散主要針對肝鬱氣滯、血虛肝旺等症,白芍可滋養肝陰,緩解肝氣鬱結,達到舒肝解鬱、養血調經的目的。

2. 緩解疼痛:白芍具有鎮痛作用,可以緩解肝鬱氣滯引起的胸脅脹痛、乳房脹痛等症狀,並可改善經行腹痛、痛經等症狀。

黑逍遙散中加入白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健脾益氣,助補肝腎:白朮味甘性溫,入脾胃經,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止汗的功效。黑逍遙散主要用於肝鬱脾虛、血虛氣滯等證,白朮能補脾益氣,使脾胃運化功能正常,有助於肝腎之氣血生化,進一步提升治療效果。

2. 協調藥性,增強療效:黑逍遙散中含有柴胡、當歸、芍藥等寒涼藥物,容易損傷脾胃陽氣。白朮性溫,能溫補脾胃,協調藥性,防止寒涼藥物傷及脾胃,使藥物更好地發揮作用。

黑逍遙散中加入薄荷,主要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疏散風熱,清利頭目: 薄荷味辛性涼,具有疏散風熱、清利頭目之效。黑逍遙散主治肝鬱氣滯、血虛肝旺所致的月經不調、頭暈目眩、心煩易怒等症,而薄荷可清熱解表,舒緩肝鬱氣滯,達到清利頭目、改善頭暈等症狀的效果。
  2. 和解肝脾,促進消化: 薄荷亦具健脾和胃之功效,能促進消化,改善肝脾不和所致的消化不良等症狀。黑逍遙散中,柴胡、白芍等藥材可疏肝解鬱,而薄荷則可和解肝脾,共同促進脾胃運化,有助於改善氣血循環,達到整體調理的效果。

黑逍遙散中加入柴胡,主要考量其疏肝解鬱、升陽舉陷之效。

  1. 疏肝解鬱: 黑逍遙散以疏肝解鬱為主要功效,柴胡味苦辛,性微寒,善於疏肝解鬱,且能升發陽氣,可助肝氣疏泄,改善胸脅脹滿、情緒抑鬱等症。
  2. 升陽舉陷: 黑逍遙散用於治療肝鬱脾虛、氣血不足之症,柴胡具有升陽舉陷之功,可扶助脾胃升清,提升氣血,改善面色萎黃、疲乏無力等症。

總之,柴胡的加入,不僅有助於疏肝解鬱,更能升陽舉陷,與方中其他藥材相輔相成,更有效地改善肝鬱脾虛所致的各種症狀。

黑逍遙散中包含茯苓,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健脾利濕,寧心安神:茯苓性平味甘,入脾、心、腎經,具有健脾利濕、寧心安神之效。黑逍遙散主治肝鬱脾虛,氣血不暢,心煩易怒,失眠多夢等症,而茯苓能健脾利濕,使脾胃運化正常,化濕健脾,從而改善氣血運行,寧心安神,緩解心煩失眠等症狀。
  2. 配合其他藥材,協調藥性:黑逍遙散中含有柴胡、白芍、當歸、川芎等藥材,茯苓的加入可以協調藥性,減少藥物的副作用,使藥效更加平和。茯苓能補脾益氣,利水滲濕,有助於化解其他藥材的燥性,使藥性更加溫和,更好地發揮藥效。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方劑介紹


黑逍遙散

黑逍遙散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核心病機
本方主治「肝膽兩經郁火」,即情志不遂(尤以鬱怒為主)導致肝氣鬱結,久而生熱化火,進一步影響氣血運行與臟腑功能。其病理特點為「鬱火內熾,陰血暗耗」,故症狀多見於肝膽經循行部位(脅肋、頭目)及婦女衝任失調之證。

症狀表現

  1. 上部鬱火:頭眩(肝陽上亢)、眼赤痛連太陽(肝火上炎)。
  2. 氣滯血瘀:脅痛(肝經布脅)、胃脘當心痛(肝氣犯胃)、肩腫絆痛(氣血壅滯經絡)。
  3. 婦科血證:血妄行(崩漏)、赤白淫閉(帶下異常)、沙淋(濕熱下注)、崩濁(氣血紊亂)。

適應症特點

  • 適用於「陽症」,即實熱或虛熱證,非虛寒證。
  • 強調「無論六經傷寒」,提示其調和肝脾、疏解鬱熱的作用可超越外感範疇,專注於內傷情志病。

組成邏輯推理與治療原理

基礎方:逍遙散(疏肝解鬱+健脾養血)

  • 柴胡:疏肝解鬱,透散鬱熱。
  • 當歸、白芍:養血柔肝,緩急止痛。
  • 白朮、茯苓:健脾滲濕,防肝木乘脾。
  • 甘草、生薑、薄荷:調和中焦,助柴胡疏散鬱熱。

加味藥:熟地

  • 補腎填精:肝鬱日久耗傷肝陰,熟地滋補肝腎,助當歸、白芍增強養血之力。
  • 滋水涵木:通過補腎陰以制肝火,標本兼治,避免逍遙散疏泄過度傷陰。

全方配伍邏輯

  1. 治標:柴胡、薄荷疏泄肝鬱,清散鬱火;當歸、白芍調血養肝。
  2. 治本:熟地滋陰補血,白朮、茯苓健脾固後天,防肝鬱克伐脾土。
  3. 動靜結合:柴胡之升散配熟地之靜守,既疏解鬱滯又不耗真陰。

治療原理

  • 鬱火並治:疏肝(柴胡)與涼潤(熟地)並用,解決「鬱而化火」與「陰血不足」的矛盾。
  • 肝脾同調:通過健脾(白朮、茯苓)穩定氣血生化之源,避免肝鬱進一步影響脾胃。
  • 婦科應用:肝為女子先天,鬱火傷血則衝任不固,養血疏肝可調經止崩。

現代延伸理解
此方體現中醫「火鬱發之」與「滋陰降火」的結合,適用於慢性肝炎、更年期症候群、月經不調等屬肝鬱血虛夾熱者,但需辨證符合「鬱火傷陰」病機。

傳統服藥法


逍遙散加熟地。水煎,去滓,微微溫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現代藥理研究


  • 中樞神經系統的影響:實驗證明,本方對中樞神經系統有明顯抑制作用。能明顯延長硫苯妥鈉、戊巴比妥鈉麻醉時間,增強麻醉效果,並有一定的鎮痛作用。實驗證明,本方可使鼠腦的紋狀體、丘腦下部、邊緣系中多巴胺的代謝物高香華酸顯著增多,故認為本方對中樞多巴胺神經系統活動發生變化的精神、神經疾患有效
  • 保肝作用:本方能減輕匹氯化碳實驗性肝炎肝細胞之脂肪變,在退行性病變恢復期中,能促使肝細胞再生。本方可使四氯化碳所致大鼠急性肝細胞變性、壞處減輕,使血清谷丙轉氨酶活力顯著下降
  • 對內分泌功能的影響:本方有類似雌激素樣作用,可使動物子宮重最明顯,本方具有溫和的雌激素樣活性。另外,本方還能使雄鼠精囊減重,也證明有雌激素樣活性。
  • 對胃腸功能的影響:實驗表明,逍遙散沖劑沒膏給予大鼠22.93g生藥/kg,司使胃液明顯增加,腸興奮性提高。本藥對家兔離體腸平滑肌有鬆弛作用。
  • 本藥毒性甚小,大量運用於實驗動物亦不見死亡

黑逍遙散的經絡型態


本方為千古名方不是沒有原因的,從大量現代人經絡數據看來,每年從5月開始持續到冬天,至少有半年的時間,經絡型態容易轉變成肝經實證、脾經虛證的經絡型態,容易出現肝脾不調相關證候。

現代人至少有半年的時間,會出現肝脾不調
現代人至少有半年的時間,會出現肝脾不調

同時,一年四季中的任何時候,只要情緒不佳、熬夜、用腦過多、過度疲勞...等等時,也都會出現這種經絡型態,也符合傳統中醫所說的「肝氣鬱結」所導致的肝鬱血虛時,就很適合運用逍遙散。

而這種經絡型態,不會乖乖的這麼單純,久了之後會出現少陽經(三焦經、膽經)、陽明經(大腸經、胃經)實證,這時候就不是單純的逍遙散可以應付。必須加上一些清熱的藥物,這就是為什麼最流行的中藥會是「加味逍遙散」的背後原因

鐵三角經絡型態,久了之後會化出火熱
鐵三角經絡型態,久了之後會化出火熱

相同名稱方劑


黑逍遙散, 出處:《醫宗己任篇》卷一。 組成:逍遙散加熟地。 主治:肝膽兩經鬱火,以致脅痛頭眩,或胃脘當心而痛,或肩腫絆痛,或時眼赤痛,連太陽,無論六經傷寒,但見陽症;婦人鬱怒傷肝,致血妄行,赤白淫閉,沙淋崩濁等症。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