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桂枝加龍骨牡蠣湯中加入白芍,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緩解營血虛弱,提升抗病能力:白芍性微寒,味苦酸,入肝脾經,具有養血柔肝、斂陰止汗的功效。方中加入白芍,可補益營血,緩解氣虛津虧所導致的盜汗、心悸、失眠等症狀,進一步提升機體抵抗力,輔助桂枝等藥物發揮驅邪外出之效。
- 調和藥性,增強療效:白芍能緩解桂枝的辛溫燥烈之性,防止藥性過於燥熱,導致口乾舌燥、心煩等副作用。同時,白芍酸斂之性,可與龍骨、牡蠣的收斂固澀作用相協同,增強其止汗安神之效。
桂枝加龍骨牡蠣湯中包含桂枝,主要原因有二:
一、溫陽化氣,緩解寒邪入侵:桂枝性溫,味辛,具有溫陽化氣、散寒解表之功,用於治療外感風寒,出現發熱、頭痛、惡寒、無汗等症狀。
二、調和營衛,止汗固表:龍骨牡蠣性寒,味甘鹹,具有鎮靜安神、斂汗固表之功,用於治療虛汗、自汗、盜汗等症狀。桂枝溫陽化氣,龍骨牡蠣收斂固表,二者相輔相成,能有效調和營衛,止汗固表,改善因氣虛、陽虛導致的汗出不止。
桂枝加龍骨牡蠣湯中加入甘草,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調和藥性: 甘草味甘性平,入脾胃經,具有調和諸藥、緩解藥性、增強藥效的作用。桂枝性溫,龍骨、牡蠣性寒,甘草可以中和其寒性,使藥性趨於平和,避免寒涼之性傷及脾胃。
- 增強療效: 甘草與桂枝相配,可增強桂枝的解表發汗之力,並緩解其發汗過度所致的津液損耗。與龍骨、牡蠣相配,則可加強其鎮心安神、斂汗止瀉的效果,使藥效更加完善。
桂枝加龍骨牡蠣湯中加入生薑,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解表散寒: 生薑性溫,能發散風寒,與桂枝相輔相成,加強溫陽解表之功,助於驅散體內寒邪,改善寒邪引起的發熱、惡寒、頭痛等症狀。
- 調和藥性: 生薑能解龍骨牡蠣的寒性,使其溫和,避免藥性過寒而損傷陽氣,更有利於治療以寒證為主的疾病。同時,生薑亦能增強桂枝的溫陽功效,使藥效更為顯著。
桂枝加龍骨牡蠣湯中加入大棗,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 緩和藥性,調和脾胃:桂枝、龍骨、牡蠣等藥性偏寒涼,長期服用易傷脾胃。大棗性溫,味甘,有健脾和胃之效,可緩解寒涼藥物對脾胃的損傷,使藥物更易於被吸收利用,減少副作用。
- 補益氣血,增強療效:大棗具有補中益氣、養血安神的作用,能增強機體的抗病能力,提高藥物的療效。在治療自汗、盜汗、心悸、失眠等症狀時,大棗能起到很好的輔助作用,幫助患者更快恢復健康。
桂枝加龍骨牡蠣湯中加入牡蠣,主要是因為牡蠣具有以下兩個功效:
- 鎮心安神:牡蠣味甘鹹,性微寒,入肝、腎經,能鎮心安神,緩解心悸、失眠、驚悸等症狀。桂枝加龍骨牡蠣湯常用於治療心神不安、失眠多夢、心悸怔忡等症狀,牡蠣的鎮心安神功效正好能與桂枝、龍骨等藥物協同作用,增強治療效果。
- 平肝潛陽:牡蠣具有平肝潛陽的功效,能抑制肝陽上亢,緩解頭暈目眩、耳鳴、頭痛等症狀。桂枝加龍骨牡蠣湯中的桂枝性溫,容易助陽,而牡蠣的平肝潛陽功效可以平衡桂枝的溫性,防止藥物燥烈傷陰。
桂枝加龍骨牡蠣湯方中加入龍骨,主要是為了 鎮心安神,固攝精氣。
龍骨性味甘鹹平,入心、腎經,具有鎮靜安神、斂汗固澀、補腎強骨之效。方中加入龍骨,可針對患者心神不寧、失眠多夢、盜汗不止等症狀,起到鎮心安神、固攝精氣的作用,進一步增強桂枝湯溫陽散寒、通絡止痛之效,使整體療效更為顯著。
主治功效
桂枝加龍骨牡蠣湯主治功效分析
組成與功效
桂枝加龍骨牡蠣湯由以下藥材組成:
- 白芍: 養血緩急,調經止痛。
- 桂枝: 發汗解表,溫通經脈。
- 甘草: 調和諸藥,益氣和中。
- 生薑: 發散風寒,暖胃止噯。
- 大棗: 補脾益氣,安神養心。
- 牡蠣: 軟堅散結,制酸止痛,潛陽安神。
- 龍骨: 鎮靜安神,固精止瀉,平肝潛陽。
主治病症
此方劑主要用於治療虛勞失精,表現為以下症狀:
- 男子失精,女子夢交:遺精滑精,或女性夢中交合而遺。
- 自汗盜汗: 身體虛弱,不耐勞累,易出汗,夜間入睡後汗出尤甚。
- 遺尿: 小便頻數或失禁。
- 少腹弦急: 小腹部拘攣不舒,有緊迫感。
- 陰頭寒: 男性陰部或女性外陰發涼。
- 目眩(或目眶痛): 視物模糊或眼眶周圍疼痛。
- 發落: 頭髮脫落稀疏。
- 心悸多夢: 心慌不安,睡眠不寧,多夢易醒。
- 不耐寒熱: 怕冷又怕熱,對氣溫變化敏感。
- 舌淡苔薄,脈極虛芤遲或芤動微緊: 舌質淡嫩,舌苔薄白;脈象虛弱無力,或呈芤脈(浮大中空)、動脈(數而有力,如豆粒跳動)、微脈(極細極軟)、緊脈(繃急如牽繩)等。
治療原理
桂枝加龍骨牡蠣湯的治療原理基於以下幾個方面:
調和營衛,固表止汗: 桂枝湯為基礎方,具有調和營衛的作用。桂枝溫通經脈,助陽固表;白芍養血斂陰,與桂枝相配,一陰一陽,調和營衛,使表氣固密,汗出得止。生薑、大棗、甘草益氣和中,扶助正氣。
鎮靜安神,潛陽斂陰: 龍骨、牡蠣為重鎮安神之要藥。龍骨平肝潛陽,鎮驚安神,收斂固澀;牡蠣潛陽斂陰,軟堅散結,二者合用,既能鎮靜安神,又能潛降浮越之陽,收斂耗散之陰精。
陰陽雙補,固本培元: 綜觀全方,既有桂枝湯調和營衛、溫陽固表,又有龍骨、牡蠣潛陽斂陰、鎮靜安神,體現了陰陽雙補的治療原則。通過調和陰陽,使機體恢復平衡,達到固本培元的效果。
針對虛勞失精的病機: 古文多處提及此方用於治療「男子失精,女子夢交」,並指出其病機為「陽不歸陰」、「陰氣為結」、「土不藏陽,水不攝陽」等,即陰陽失調,陰精虧損,陽氣浮越。桂枝加龍骨牡蠣湯通過調和營衛、鎮靜安神、潛陽斂陰,達到平衡陰陽、固攝精氣的目的,從而改善失精、夢交等症狀。
辨證加減: 古文亦提到此方可根據具體病情進行加減,如《小品方》中提及「汗多熱浮者,去桂加白薇、附子」,體現了中醫辨證論治的靈活性。
總之,桂枝加龍骨牡蠣湯通過調和營衛、鎮靜安神、潛陽斂陰,達到陰陽雙補、固本培元的效果,適用於虛勞失精證見自汗盜汗、遺尿、少腹弦急、陰頭寒、目眩發落、心悸多夢、脈虛芤遲等症狀者。
傳統服藥法
桂枝15 白芍15 生甘草5 生薑15 紅棗20 龍骨15 牡蠣15g
相關證候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桂枝加龍骨牡蠣湯, 出處:《金匱》卷上。 組成:桂枝3兩,芍藥3兩,生薑3兩,甘草2兩,大棗12枚,龍骨3兩,牡蠣3兩。 主治:調陰陽,和營衛,兼固澀精液。燮理陰陽,交通心腎。主治:男子失精,女子夢交,自汗盜汗,遺尿。少腹弦急,陰頭寒,目眩(一作目眶痛),發落,脈極虛芤遲,爲清谷亡血,脈得諸芤動微緊。心悸多夢,不耐寒熱,舌淡苔薄,脈來無力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