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mhealthlogo

太淵

位置:掌後腕橫紋橈側端,橈動脈橈側凹陷中

國際代碼LU09

英文名稱Taiyuan

所屬經絡手太陰肺經


別名鬼心,太泉,大泉,天泉,大淵

五俞穴輸穴,原穴

可灸

最後更新日:2022-11-17

穴名介紹

太,大也。淵,深也,即博大精深。穴為肺經原穴,八會之一脈會。是氣血最旺盛之處,故名太淵。

解剖位置

穴下為皮膚、皮下組織、橈骨骨膜。皮膚由前臂外側皮神經分佈。針在皮下筋膜內,經橈神經淺支、頭靜脈與橈動脈掌淺支之間,穿前臂筋膜,在橈動、靜脈外側,拇長展肌(腱)和橈側腕屈肌(腱)之間達深部橈骨骨膜。前肌(腱)由橈神經支配,後肌(腱)由正中神經支配。

穴道圖片

太淵開啟線上3D

針刺方法

直刺0.3-0.5寸

注意事項

避開橈動脈

穴道介紹

所謂「肺朝百脈,脈會太淵」,此穴為肺經原穴,八會穴之脈會,脈氣大會於此,是臟腑脈氣會聚之處。有調氣血,通血脈,助心脈搏動之功,故可用於心脈瘀阻的心痛心悸、無脈症。

肺主氣、主呼吸,氣為血之統帥,本穴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本穴對於流行性感冒、咳嗽、支氣管炎、氣喘、胸痛、咽喉腫痛等具有良好的療效。

如果有失眠、腕關節及周圍軟組織疾病、肋間神經痛等疾病的人,長期按壓這處穴位,能有很好的調理保健的效果。

這個穴位於腕部,可舒筋利節、通經活絡,故可治療手腕疼痛無力。

在季節變換,氣溫變化大時,由於冷熱交替頻繁,按壓「太淵穴」能強化抵抗力,對於平時身體虛弱、容易感冒的人有幫助。

臨床實驗發現,針刺太淵穴可以改善偏頭痛。可以改善肺部通氣功能。

常用配穴:

  • 配魚際,治咽喉痛
  • 配列缺治咳嗽、氣喘
  • 配人迎、內關,治無脈症
  • 配尺澤穴,魚際穴,肺俞穴治咳嗽,咳血,胸痛

Youtube影片

穴道主治疾病

本穴道可以改善72種症狀或疾病,在此隨機顯示12種。

感染症與寄生蟲疾病

  • 百日咳

  • 肺結核

腫瘤

  • 胰臟炎

內分泌、營養與新陳代謝疾病

  • 甲狀腺亢進

精神(心智)與行為疾病

  • 暴食症

  • 嗜眠症(嗜睡症)

神經系統疾病

  • 頭痛

  • 嗜眠症(嗜睡症)

  • 半身不遂

眼與附器疾病

  • 角膜炎

循環系統疾病

  • 心律不整

  • 心臟病

  • 心絞痛

呼吸系統疾病

  • 慢性喉炎和喉氣管炎

  • 支氣管炎

  • 肺炎

  • 急性咽喉炎

  • 扁桃腺炎

  • 鼻竇炎

消化系統疾病

  • 胰臟炎

泌尿生殖系統疾病

  • 月經腹痛

症狀、徵候與實驗室異常發現疾病

  • 肋間神經疼痛

  • 噁心反胃

  • 嗜眠症(嗜睡症)

  • 腹瀉

  • 胸悶胸痛

  • 心悸

  • 咽喉痛

  • 氣喘

  • 心律不整

  • 咳血

  • 頭痛

  • 胸悶脹

傳統中醫症狀與疾病

  • 腹股溝痛

  • 月經腹痛

  • 胸悶胸痛

  • 多痰

  • 前胸上部位疼痛

  • 感覺掌心發熱

  • 胃腸脹氣

  • 肋間神經疼痛

  • 太淵穴附近痛

  • 手腕(背部)痛

  • 心胸煩熱

  • 咽喉痛

  • 心臟痛

  • 腳踝外側前側痛

  • 心情煩燥

  • 乾嘔

  • 呼吸氣短言語無力

  • 口乾口渴

  • 大便失禁

  • 鼻塞

  • 顏面神經麻痺

  • 噯氣

  • 噁心反胃

艾灸刮痧

艾條灸5-10分鐘,艾炷灸3-5壯,因靠近橈動脈,不宜瘢痕灸

按摩推拿

按法、點法、揉法、按揉法、點揉法、點按法、掐法、拇指彈撥法等 經常用拇指及甲尖掐按太淵,每次1~3分鐘,可以補肺氣、利心臟,促進血液循環,還可保健心腦血管,預防心肺疾患

古代中醫典籍摘錄

  1. 針灸聚英》:「咳嗽飲水治太淵。引兩脅痛肩俞間。引尻痛兮魚際上。咳血列缺三里灣...原文
  2. 備急千金要方》:「心膈下嘔血,上脘主之,唾血振寒咽乾,太淵主之...原文
  3. 針灸大成》:「目赤膚翳:太淵俠谿攢竹風池...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