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名介紹
肺臟的濕熱之氣由此外傳於膀胱經。
解剖位置
- 表層肌肉包括斜方肌與菱形肌。
- 深層則是身體的最長肌。
- 此處有第3肋間的動脈和靜脈後支通過。
- 分布著第3或第4胸神經後支的皮膚分支。
- 在更深的層次,有第3胸神經後支的外側分支。
針刺方法
斜刺0.5-0.7寸
注意事項
肺俞穴為背俞穴,不可深刺,以免傷及肺臟。
穴道介紹
肺俞穴功效:宣肺降氣,止咳平喘,化痰止咳。主治:咳嗽,氣喘,咯血,骨蒸,潮熱,盜汗,鼻塞。
穴道配伍
1. 肺俞穴配風門穴治咳嗽喘:
- 原理: 風門穴位於背部,第2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屬督脈,為肺之背俞穴。肺俞穴與風門穴均與肺臟功能密切相關,配伍後能雙向調節肺氣,宣肺止咳,平喘息。風門穴主治風邪,肺俞穴疏通肺氣,共同作用於肺的氣機,故能有效治療咳嗽喘息。
2. 肺俞穴配合谷穴、迎香穴治鼻疾:
- 原理: 此配伍屬於遠端取穴法。肺與鼻相表裡,肺俞穴調節肺氣,配合谷穴(手陽明大腸經原穴)清瀉大腸經的熱邪,迎香穴(足陽明胃經)疏通鼻竅,三穴合用,能有效治療由肺氣失調或肺熱引起的鼻疾。
3. 肺俞穴配中府穴(俞募配穴法):
- 原理: 中府穴位於胸前,鎖骨下緣,前正中線旁開2寸,屬肺經募穴。肺俞穴為肺之背俞穴,中府穴為肺之募穴,俞募配穴法具有整體調理肺經氣血的作用。此配伍能疏風解表,宣肺止咳,適用於外感風寒引起的咳嗽。
4. 肺俞穴配膏肓穴、三陰交穴:
- 原理: 膏肓穴位於背部,第7胸椎棘突下,旁開3寸,屬足太陽膀胱經,具有補益氣血的作用。三陰交穴位於內踝上3寸,脛骨內側後緣,屬足太陰脾經,具有調理脾腎陰陽的作用。此配伍適用於肺陰虛導致的骨蒸、潮熱、盜汗等症狀,通過補益肺腎陰液來達到清熱止汗的目的。
5. 肺俞穴配曲池穴、血海穴:
- 原理: 曲池穴位於肘橫紋外側端,屬手陽明大腸經,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癢的作用。血海穴位於膝內側,髕底內側上2寸,屬足太陰脾經,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此配伍適用於血熱型皮膚瘙癢、蕁麻疹等症狀,通過清熱涼血,活血化瘀來達到止癢的目的。
Youtube影片
載入中...
穴道主治疾病
感染症與寄生蟲疾病
- 肺結核
- 淋巴結腫大
- 百日咳
腫瘤
- 肺癌
內分泌、營養與新陳代謝疾病
- 高血脂
- 甲狀腺腫
- 甲狀腺機能減退
神經系統疾病
- 小兒驚巒
- 梅尼爾氏病
- 上肢手部麻木
耳與乳突疾病
- 暈眩
循環系統疾病
- 心絞痛
- 腦中風
- 心臟病
- 心包炎
呼吸系統疾病
- 氣喘
- 肺炎
- 慢性鼻炎
- 慢性喉炎和喉氣管炎
- 支氣管炎
- 肺氣腫
- 感冒
- 急性咽喉炎
消化系統疾病
- 慢性肝炎
皮膚與皮下組織疾病
- 異位性皮膚炎
- 蕁麻疹
- 皮膚搔癢
肌肉骨骼系統與結締組織疾病
- 類風濕性關節炎
- 背痛
- 脖子頸項酸痛
- 腰痛
泌尿生殖系統疾病
- 腎及輸尿管結石
- 月經過多
艾灸刮痧
艾灸肺俞穴
重點程序:
- 準備:
- 選擇艾條或艾灸盒。
- 清潔穴位周圍皮膚。
- 施灸:
- 將艾條或艾灸盒點燃,靠近肺俞穴約1-2寸處。
- 保持溫熱舒適,避免過燙。
- 施灸時間一般為10-15分鐘。
- 觀察:
- 觀察施灸部位的皮膚顏色變化,避免起泡或灼傷。
- 結束:
- 艾灸結束後,用溫水輕輕擦拭施灸部位,保持清潔。
注意事項:
- 肺俞穴為背俞穴,不可深刺,以免傷及肺臟。
- 施灸過程中,保持身體放鬆,避免緊張。
- 孕婦、經期婦女、嚴重心臟病患者等特殊人羣,應慎用艾灸。
遠紅外線加熱肺俞穴
重點程序:
- 準備:
- 準備遠紅外線神燈,並確認燈管功能正常。
- 確保神燈溫度適宜,避免過熱。
- 加熱:
- 將神燈照射在肺俞穴位置,保持距離約10-15釐米。
- 加熱時間一般為10-15分鐘,根據個人感受適當調整。
- 觀察:
- 觀察加熱部位的皮膚顏色變化,避免過熱或灼傷。
- 結束:
- 加熱結束後,輕輕按摩加熱部位,促進血液循環。
注意事項:
- 遠紅外線加熱時,避免長時間直射眼睛。
- 神燈的溫度需適當控制,避免過熱灼傷皮膚。
- 患有皮膚病或皮膚敏感的人羣,應慎用遠紅外線加熱。
按摩推拿
肺俞穴按摩方法:
重點程序:
- 定位:雙手拇指指腹置於背部第三胸椎棘突下(身柱)旁開1.5寸處。
- 按壓:以拇指指腹逐漸用力下壓按揉肺俞穴,直到產生酸、麻、脹、重的感覺。
- 摩擦:沿著穴位來回摩擦,使熱感向內部深透,直到皮膚潮紅。
- 時間:每次按摩5~10分鐘,每日或隔日1次。
注意事項:
- 不可深刺,以免傷及肺臟。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