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名介紹
肺臟的濕熱之氣由此外傳於膀胱經。
解剖位置
有斜方肌、菱形肌,深層為最長肌;有第3肋間動、靜脈後支;布有第3或第4胸神經後支的皮支,深層為第3胸神經後支外側支。
穴道圖片
針刺方法
斜刺0.5-0.7寸
Youtube影片
穴道主治疾病
本穴道可以改善81種症狀或疾病,在此隨機顯示57種。
感染症與寄生蟲疾病
- 淋巴結腫大
- 肺結核
- 百日咳
腫瘤
- 肺癌
內分泌、營養與新陳代謝疾病
- 甲狀腺腫
- 甲狀腺機能減退
- 高血脂症(膽固醇過高)
神經系統疾病
- 上肢手部麻木
- 小兒驚巒
耳與乳突疾病
- 暈眩
循環系統疾病
- 心包炎
- 心絞痛
- 心臟病
呼吸系統疾病
- 慢性喉炎和喉氣管炎
- 支氣管炎
- 慢性鼻炎
- 肺氣腫
- 氣喘
皮膚與皮下組織疾病
- 皮膚搔癢
- 異位性皮膚炎
肌肉骨骼系統與結締組織疾病
- 類風濕性關節炎
- 脖子(頸項)酸痛
- 背痛
- 腰痛
泌尿生殖系統疾病
- 腎及輸尿管結石
- 月經過多
症狀、徵候與實驗室異常發現疾病
- 全身性水腫
- 胸悶脹
- 頻尿
- 咽喉痛
- 胸悶胸痛
- 咳血
- 黃疸
- 淋巴結腫大
- 心悸
- 打噴嚏
- 氣喘
- 嗅覺減退/喪失
傳統中醫症狀與疾病
- 皮膚搔癢
- 呼吸氣短言語無力
- 心臟痛
- 大椎穴痛
- 發熱(發燒)
- 腰痛
- 胸悶脹
- 嗅覺減退/喪失
- 眼睛乾澀
- 胸骨疼痛
- 夜間遺尿
- 多痰
- 小便疼痛
- 咽喉痛
- 下背部疼痛
- 脖子(頸項)酸痛
- 失音(啞)
- 前胸上部位疼痛
穴道配伍
艾灸刮痧
艾條灸5-15分鐘,艾炷灸3-7壯
按摩推拿
雙手拇指指腹放在肺俞穴上,逐漸用力下壓按揉,會產生酸、麻、脹、重的感覺,接著來回摩擦穴位,使熱感向內部深透,皮膚潮紅即可。 每次5~10分鐘,每日或隔日1次。
古代中醫典籍摘錄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