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保元湯中包含人參,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補氣固本:人參性溫味甘,具有大補元氣、益氣復脈、生津止渴的功效。保元湯作為補益氣血、扶正祛邪的方劑,以人參補益元氣,提升患者正氣,可增強抵抗力,有助於疾病的康復。
- 扶正祛邪:人參能提高機體免疫力,有助於抵禦外邪入侵,並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微循環,有利於邪氣的排出。在保元湯中,人參與其他藥材協同作用,起到扶正祛邪,改善病症的作用。
保元湯中加入黃耆,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補氣固表: 黃耆性溫,味甘,歸脾、肺經,具有補氣固表、託毒生肌的功效。保元湯主要用於治療氣虛乏力、面色蒼白、自汗盜汗、體虛易感等症狀,黃耆的補氣功效可以增強人體免疫力,抵禦外邪侵襲,達到固表止汗的效果。
2. 扶正祛邪: 黃耆能補氣生津,促進體液生成,並能促進血液循環,提高機體抵抗力。保元湯中常與其他藥材配伍使用,如黨參、白朮等,共同起到扶正祛邪的作用,增強機體抵抗力,促進疾病康復。
保元湯中加入甘草,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調和藥性,緩解藥物毒性: 甘草性甘平,入脾、肺經,具有調和諸藥、解毒的功效。保元湯中多用藥性較烈之藥材,如黃芪、白朮、茯苓等,甘草可緩解其燥性,防止藥性過於峻猛,避免對患者造成損傷。
- 增強補氣效果,提高藥效: 甘草味甘,具有補氣益脾的功效,與黃芪、白朮等藥材配合,能增強補氣益氣之力,使藥效更佳,更能有效改善脾氣虛弱、元氣不足等症狀。
保元湯中加入肉桂,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溫陽補氣:肉桂性熱,味辛甘,入心、腎、脾經,具有溫陽補氣、散寒止痛之功效。保元湯主要用於治療脾腎陽虛、元氣不足之症,肉桂的溫陽補氣作用,可以扶助陽氣,增強脾腎功能,從而改善虛寒症狀。
- 溫通心陽:肉桂能溫通心陽,改善心陽不足導致的心悸、胸悶等症狀。保元湯中加入肉桂,也起到溫補心陽的作用,促進氣血運行,改善心臟功能。
總而言之,肉桂在保元湯中起著溫陽補氣、溫通心陽的重要作用,是方劑中不可或缺的藥物。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保元湯之探討
方劑組成與傳統功效
保元湯,一方源於古籍,由以下四味藥材組成:
- 人參: 甘溫,補益肺脾元氣,進而推動四臟之氣,氣旺則精生形盛。古人認為血脫益氣,氣為血之母,氣旺則血生。適用於氣虛諸證,如面白、黃、青黧悴、脈虛弱等。
- 黃耆: 甘溫,固表益氣,升陽,託毒排膿。能補五臟諸虛,治氣虛自汗、盜汗,亦可療癰疽久敗,甚至用於大風癩疾、五痔鼠瘻等症。
- 甘草: 甘平,調和諸藥,益氣補中,潤肺止咳。
- 肉桂: 辛甘大熱,溫腎壯陽,散寒止痛,引火歸元。
綜合而言,傳統上認為保元湯具有大補元氣、益氣固表之功,主治氣虛所致之倦怠乏力、少氣懶言、自汗盜汗、食慾不振、面色萎黃等症。
古籍觀點與治療原理分析
張璐在《本經逢原》中對人參、黃耆的藥性做了深入闡釋,為理解保元湯的治療原理提供了重要依據:
黃耆之論:
- 黃耆性溫補,然能通調血脈,不壅滯。
- 治氣虛自汗、盜汗,為固表之要藥。
- 亦可治癰瘍,託毒排膿。
- 強調黃耆固護營衛,使陰自守,熱自除。
- 黃耆與人參同用,益氣之功更著。
人參之論:
- 人參補肺中元氣,肺氣旺則四臟之氣皆旺。
- 氣為血之母,補氣有助於生血。
- 強調人參補元氣之功,並非單純補火。
- 適用於氣虛諸證,如面白、脈虛弱等。
綜合分析:
綜合張璐及其他古籍的觀點,保元湯的治療原理可以歸納為以下幾點:
- 補氣固表: 方中人參大補元氣,黃耆固表止汗,兩藥合用,內外兼顧,使氣旺表固,汗液得以斂藏。
- 益氣生血: 氣為血之帥,血為氣之母,人參、黃耆補氣,有助於生血,改善氣血兩虛之症。
- 溫陽散寒: 肉桂溫腎壯陽,散寒止痛,適用於陽虛所致之肢冷、畏寒等症。
- 調和諸藥: 甘草調和諸藥,使其藥性平和,避免過於峻猛。
保元湯的臨牀應用
保元湯臨牀應用廣泛,不僅用於治療氣虛諸證,還常用於以下情況:
- 久病體虛: 久病耗傷元氣,可使用保元湯補益元氣,增強抵抗力。
- 術後調理: 手術耗氣傷血,保元湯可加速術後恢復。
- 產後虛弱: 產後氣血虧虛,保元湯可補益氣血,促進身體康復。
- 小兒體虛易感: 小兒臟腑嬌嫩,易感外邪,保元湯可補益脾肺,增強抵抗力。
- 痘疹: 古籍記載保元湯可用於治療痘疹脾肺虛熱。
注意事項
- 保元湯偏於溫補,陰虛火旺者慎用。
- 實證、熱證不宜使用。
- 使用保元湯應在醫師指導下進行,不可自行濫用。
總結
保元湯是一張經典的補氣固表方劑,以人參、黃耆為君藥,配以甘草、肉桂,共奏補氣固表、益氣生血、溫陽散寒之功。其臨牀應用廣泛,不僅用於治療氣虛諸證,還可用於久病體虛、術後調理、產後虛弱、小兒體虛易感等多種情況。然而,保元湯偏於溫補,使用時應注意辨證,陰虛火旺、實證、熱證者慎用,並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通過對古籍的深入研讀,我們不僅可以瞭解保元湯的組方、功效,更能理解其背後的治療原理,從而更好地應用於臨牀實踐中。
傳統服藥法
蒼朮、黃柏、當歸、獨活、靈仙、加皮、防己、牛膝、薑、酒。
熱盛,加芩、連。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宜在醫師指導下使用,不可自行服用。
- 本方有溫補作用,陰虛火旺者慎用。
- 本方服用期間,應注意飲食清淡,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相關證候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保元湯, 出處:《痘疹仁端錄》卷十一。 組成:人參、黃耆、甘草、黃芩、阿膠、杜仲。 主治:婦女出痘膿期。
保元湯, 出處:《觀聚方要補》卷一。 組成:桂枝2錢,白朮1錢,人參1錢,黃耆8分,當歸3分,生附子7分。 主治:中風虛脫,卒昏塞不省人事,半身不遂。
保元湯, 出處:《外科正宗》卷四。 組成:人參1錢,黃耆1錢,白朮1錢,甘草3分。 主治:助脾健胃。主治:痘癰出膿之後,脾胃虛弱,膿清不斂者。氣血虛弱,痘癰留經絡中,發無定處腫不紅。
保元湯, 出處:《會約》卷十二。 組成:熟地3-5錢,棗皮2錢,山藥1錢半,菟絲子(炒香,搗碎)2-3錢,五味3分,益智仁(酒炒)1錢,附子1錢半,肉桂1-2錢。 主治:補陰固澀。主治:腎虛無火而下焦滑遺者。
保元湯, 出處:《片玉痘疹》卷三。 組成:人參、黃耆、甘草、牛蒡子、木香、防風、白芷、青皮、官桂、當歸、生地、麥冬、桔梗、連翹。 主治:補氣。主治:血虛氣實,血至而氣不至,痘起發四周紅活有水色,中心頂陷不起者。
保元湯, 出處:《博愛心鑑》卷上。 組成:人參1錢,黃耆3錢,甘草1錢,肉桂5分至7分。 主治:補氣溫陽,滋養益氣,扶弱補虛。主治:元氣虛弱,精神倦怠,肌肉柔慢,飲食少進,面青(白光)白,睡卧寧靜,痘頂不起,漿不足,及有雜證。氣血不足,嬰兒怯弱,痘毒內陷,面色蒼白,氣陷久瀉,肢體無力,肺脾虛弱,惡寒自汗。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