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孫

SP04

英文名稱Gongsun

位置足內側緣,第1跖骨基底前下方凹陷處,當太白後1寸,拇展肌中

所屬經絡足太陰脾經

五俞穴絡穴,八脈交會穴(衝脈)

可灸

最後更新日:2021-07-29

穴名介紹


公孫。公孫,公之輩與孫之輩也,言穴內氣血物質與脾土之間的關係也。脾經物質五行屬土,其父為火,其公為木,其子為金,其孫為水。該穴名意指本穴物質為脾經與衝脈的氣血相會後化成了天部的水濕風氣。本穴物質來源於二個方面,一是太白穴傳來的天部之氣,二是由地部孔隙傳來的衝脈高溫經水。衝脈的高溫地部經水出體表後急速氣化與天部的氣態物相合,形成了本穴天部中的水濕風氣,故名。

解剖位置


  • 在拇趾的底部,拇展肌之中的位置;
  • 這裡有腳部內側動脈的小分支穿過,還有足背上的靜脈網絡分布;
  • 此處同時被隱神經和來自腓骨的淺神經分支所覆蓋。

針刺方法


直刺0.5~1寸

穴道介紹


公孫是足太陰脾經的絡穴,別走足陽明經,也是八脈交會穴之一,通於沖脈。主要功效就是健脾益胃、通調沖脈、消除痞疾之功。《穴性賦》中提到:「公孫理腹寒。」因此,中醫常運用公孫穴來調理腹部的病症,例如:月痛經(生理痛)、月經不調、腹痛、心痛、胃痛、胸痛、嘔吐、腹脹、腹瀉、痢疾、食慾不振等胃腸病。

公孫穴通沖脈。督脈、任、沖三脈皆起於胞宮,其中,沖、任二脈與女子月經、生育有著至關重要的聯繫,因沖脈具有含蓄十二經氣血的作用,調理公孫穴,等於是對人身上十二經的氣血進行一次全面疏導,具有行瘀止痛之功。

腳足踝痛、顏面浮腫、胸悶的人也可以按摩公孫穴。

穴道配伍


治療胃腸疾病:

  • 公孫 + 內關: 這是治療胃痛、嘔吐、呃逆的經典組合,被稱為「公孫內關胃心同治」。公孫穴調理脾胃,內關穴和胃降逆,兩穴相配,可有效緩解胃部不適。
  • 公孫 + 足三里 + 中脘: 適用於脾胃虛弱、消化不良、腹脹、腹瀉等。足三里是胃經的合穴,具有健脾和胃、補中益氣的作用;中脘是胃的募穴,具有和胃健脾、降逆止嘔的功效。三穴合用,可有效改善脾胃功能。
  • 公孫 + 天樞 + 大腸俞: 治療便秘、腹痛。天樞是大腸的募穴,大腸俞是大腸的背俞穴,兩穴配合可調理大腸腑氣。配合公孫穴,可調理脾胃,促進腸道蠕動,緩解便秘。

治療婦科疾病:

  • 公孫 + 三陰交 + 關元: 適用於月經不調、痛經、崩漏等。三陰交是肝脾腎三經的交會穴,關元是任脈上的穴位,具有補腎益精的作用。配合公孫穴,可以調理衝脈,改善婦科疾病。
  • 公孫 + 中極 + 次髎: 治療痛經、 dysmenorrhea、白帶異常。中極是膀胱的募穴,次髎是足太陽膀胱經的穴位,具有調理下焦氣血的作用。配合公孫穴,可以有效緩解痛經等症狀。

治療其他疾病:

  • 公孫 + 豐隆: 治療痰飲、咳嗽。豐隆是胃經的絡穴,具有化痰祛濕的功效。配合公孫穴,可以健脾化痰,緩解咳嗽等症狀。
  • 公孫 + 合谷 + 列缺: 治療面癱、口眼歪斜。合谷是大腸經的原穴,列缺是肺經的絡穴,配合公孫穴可以疏風通絡,改善面部神經功能。
  • 公孫 + 太沖: 可以緩解壓力和焦虑引起的胸悶、脅痛等症狀,起到疏肝理氣的作用。

Youtube影片


載入中...

穴道主治疾病


感染症與寄生蟲疾病

  • 痢疾

腫瘤

  • 胰臟炎
  • 胃癌

內分泌、營養與新陳代謝疾病

  • 月經不調
  • 肥胖

精神(心智)與行為疾病

  • 神經性厭食症
  • 睡眠障礙

神經系統疾病

  • 三叉神經痛
  • 癲癇
  • 梅尼爾氏病
  • 睡眠障礙
  • 偏頭痛
  • 頭痛

耳與乳突疾病

  • 暈眩

循環系統疾病

  • 心臟病
  • 低血壓

消化系統疾病

  • 胰臟炎
  • 消化不良
  • 腹股溝疝氣
  • 腹中有鳴叫聲
  • 胃潰瘍
  • 慢性肝炎
  • 慢性肝硬化
  • 胃及十二指腸炎
  • 脫肛
  • 胃腸出血
  • 胃酸食道逆流

肌肉骨骼系統與結締組織疾病

  • 扳機指

泌尿生殖系統疾病

  • 月經不調
  • 月經腹痛
  • 白帶
  • 子宮發炎

艾灸刮痧


艾灸公孫穴方法:

  1. 準備:
    • 艾條:選擇品質良好的艾條,避免使用劣質艾條,以免刺激過度。
    • 灸具:準備艾灸盒或艾灸器,可避免艾條燃燒過程中燙傷皮膚。
    • 防護措施:準備毛巾等,避免艾灸過程中燙傷衣物。
  2. 定位:
    • 公孫穴位於足內側緣,第1蹠骨基底前下方凹陷處。
  3. 施灸:
    • 將艾條點燃,緩慢移動艾條至公孫穴上方約1-2寸處,保持溫熱感即可,避免灼傷。
    • 施灸時間一般為10-15分鐘,根據個人體質和病情調整時間。
  4. 注意事項:
    • 艾灸過程中,注意觀察灸感,如有不適立即停止。
    • 施灸後,注意保暖,避免吹風受寒。
    • 孕婦、經期女性、皮膚破損者禁用艾灸。

遠紅外線加熱公孫穴方法:

  1. 準備:
    • 遠紅外線加熱燈:選擇品質優良的遠紅外線加熱燈,並確認燈具安全無虞。
    • 保護措施:準備毛巾等,避免加熱過程中燙傷皮膚。
  2. 定位:
    • 公孫穴位於足內側緣,第1蹠骨基底前下方凹陷處。
  3. 加熱:
    • 將遠紅外線加熱燈調至適當溫度,將燈光照射於公孫穴位置,保持溫熱感即可,避免灼傷。
    • 加熱時間一般為10-15分鐘,根據個人體質和病情調整時間。
  4. 注意事項:
    • 加熱過程中,注意觀察感受,如有不適立即停止。
    • 加熱後,注意保暖,避免吹風受寒。
    • 孕婦、經期女性、皮膚破損者禁用遠紅外線加熱。

按摩推拿


公孫穴按摩方法:

準備工作:

  • 放鬆心情,選擇舒適的坐姿或躺姿。
  • 將雙腳平放,保持自然放鬆狀態。

按摩步驟:

  1. 尋找穴位: 找到足內側緣,第1蹠骨基底前下方凹陷處,即為公孫穴。
  2. 輕柔按壓: 用拇指指腹輕柔按壓公孫穴,以感到酸脹感為宜。
  3. 旋轉按摩: 沿順時針和逆時針方向旋轉按壓穴位,每次10-15圈。
  4. 輕輕點按: 用拇指指腹輕輕點按穴位,每次3-5秒,重複數次。
  5. 熱敷: 可用熱毛巾或熱水袋敷於公孫穴處,促進血液循環。

注意事項:

  • 按摩時力度要適宜,避免過度用力,以免造成損傷。
  • 按摩過程中如有不適,應立即停止。
  • 孕婦、經期女性、有皮膚病者慎用。
  • 建議每天按摩2-3次,每次5-10分鐘。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