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陽虛的傳統中醫證型介紹
脾陽虛起因於陽虛而生寒,故又稱脾虛寒證、中焦虛寒證。常常因為脾胃虛弱、久病內傷脾陽、過食生冷,陰寒內盛所造成。
所謂「脾主升清」,脾陽不足造成清氣不升、濁氣不降,因此最容易出現腹瀉、腹滿痛,只要遇到天氣冷,或食用寒冷食物就會發作。
由於陰寒內盛,所以得到溫暖時痛減,遇冷更嚴重。由於脾陽不足,氣不化水,下焦水邪泛濫會出現泌尿系統疾病。
脾陽虛主要的症狀是:容易疲勞倦怠、畏寒肢冷、面色虛白、食慾減退、腹冷痛而喜溫喜按喜熱飲、大便溏、完穀不化、久瀉久痢、口淡、嘔吐、容易流口水、全身浮腫、小便不利、婦女白帶量多而清稀,舌質淡胖或有齒痕、舌苔白滑,脈細遲弱。
脾陽虛證常見於古代中醫疾病如「泄瀉」、「痢疾」、「脘腹痛」、「痰飲」、「水腫」、「臌脹」等疾病中。本證常與「脾氣虛證」、「脾虛濕困證」、「脾腎陽虛證」、「肺脾腎陽虛證」一起討論。
「脾氣虛證」與脾陽虛證類似,但程度上有輕重的不同,氣虛證常常不會出現寒象,陽虛證則有氣虛的表現且兼有寒象。
氣虛輕而陽虛重,氣虛者易兼寒象,但未必陽虛,陽虛者寒從內生,必兼氣之不足,故稱為陽氣虛。脾陽虛證則可因脾氣虛證的漸進發展,或腎陽不足,命門火衰所致。
「脾虛濕困證」的特點,主要是「脾陽不足」及「水濕內盛」。脾陽虛證以陽虛則寒的寒性症狀為主,雖有時兼有水濕不化的表現,但不是主要現象。脾虛濕困證,除脾陽虛的寒證表現之外,以水濕內盛為其主要特徵。
「脾腎陽虛證」同時具有「脾陽虛」又有「腎陽不足」兩種現象。單純脾陽虛證不會出現腎陽虛症狀(例如:腰膝無力、性機能減退)。
「肺脾腎陽虛證」是由肺氣虛、脾陽虛、加之腎氣或腎陽不足而成,常見於久咳痰飲之病,具有這三種證候的症狀,咳喘日久加之痰飲壅盛,是肺脾腎陽虛證的主要表現。
以上的抽象概念,如果不容易理解的話,可以從經絡數據來理解,反而相對簡單容易,可以閱讀下面的經絡型態分析。
從經絡理解脾陽虛
造成脾陽虛的9種主要原因
脾陽虛的舌相與脈相
舌相
脈相
脾陽虛的臨床症狀或疾病
脾陽虛的相關證型
改善脾陽虛的常用方劑
改善脾陽虛的常用穴道
脾陽虛的可能經絡型態或現象
脾陽虛,可以拆解成「脾虛」與「陽虛」兩種概念,現代人高機率脾經虛證,很容易出現脾虛相關症狀,但是「脾虛」不代表一定是「脾陽虛」。
若從「寒熱指數」的角度看來,當一個脾經虛證,加上少陽經、陽明經虛證,那就有很高機率是屬於「脾陽虛」證,有較高機率會是以下這種經絡型態。
從不少會員的長期觀察後也發現,冬天很容易出現這種經絡型態,伴隨容易疲勞、脾胃消化障礙、食慾減退、四肢冰冷、腹痛腹瀉、大便溏、喜熱飲、嘔吐、小便不利...等等。
除此之外,脾經實證時出現的「倒鐵三角經絡型態」,呈現體內一派陽虛經絡現象時,也容易出現脾陽虛症狀。因此脾陽虛證並不限於脾經虛證的經絡型態。列舉幾種常見型態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