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leen and kidney yang deficient

脾腎陽虛的原因,症狀與經絡,運用穴道與中藥加以改善!

- 最後更新:2023-12-02

脾腎陽虛的傳統中醫證型介紹


同名證候:
脾腎兩虛脾腎氣虛

脾腎陽虛證是指「脾陽」和「腎陽」都不足的一種複合證候。

「脾陽」和「腎陽」是人體重要的兩種陽氣,主導著人體的消化吸收、生殖泌尿、生長發育等功能。

脾腎陽虛時,脾陽和腎陽的功能都會減弱,進而出現一系列的臨床表現。

「脾腎陽虛證」通常指的是脾陽不足導致的陰寒內盛、運化失職和水液停滯。大多數情況下,脾陽不足會導致脾腎陽虛,主要表現為「脾陽不足」的症狀。

然而,也有腎陽不足導致脾腎陽虛的情況,主要表現為「腎陽不足」的症狀。

寒冷冬季容易出現脾腎陽虛證
寒冷冬季容易出現脾腎陽虛證

主要症狀包括:四肢冰冷、面色蒼白、形體消瘦、易疲勞、小腹冷痛、腹瀉、五更泄瀉、腰酸、膝冷、頻尿、尿不乾淨、夜尿、小便不利、面腫、四肢浮腫、陽痿遺精、女性宮寒不孕、白帶清稀、舌淡胖齒痕、脈沉細無力

會造成脾腎陽虛的主要原因,通常就是過度疲勞所造成,由於勞倦內傷,用腦過度或憂慮傷脾,脾臟運化失職,久了之後造成脾氣虛,進一步成為陽虛,體內陰寒內生,所以手腳冰冷。

進一步發展傳及腎臟,就會出現腰酸、腰冷、遺精陽痿...等等,種種屬於腎陽不足證。

有些人因為先天基因,或後天不加調養,縱情恣欲,先出現腎陽虛衰,腎陽不足導致不能溫暖脾陽,而出現脾陽虛證。

脾腎陽虛也經常會出現腹瀉,大便中出現沒有消化的食物,腎陽不足時腹瀉會發生在黎明時刻,這就是所謂的「雞鳴瀉」或「五更泄瀉」,也會出現小腹冷痛,怕冷四肢發涼等一派陰寒陽虛之現象。

脾腎陽虛的人容易出現腹瀉
脾腎陽虛的人容易出現腹瀉

由於脾腎與體內水液運化相關,因此出現此證時容易出現水腫,出現在頭、面、四肢或全身浮腫,以腰以下比較嚴重。

脾腎陽虛證臨床常見於中國古代的疾病如:虛勞、泄瀉、痢疾、水腫、臌脹、痿證、便血等疾病。像這樣抽象的理論,如果可以運用經絡檢測,從數據來理解會更加清楚,可參考下面的經絡型態分析。

從經絡理解脾腎陽虛


https://static.cloudtcm.com/syndrome/IG%E8%84%BE%E8%85%8E%E9%99%BD%E8%99%9B3.jpg

造成脾腎陽虛的7種主要原因


載入中...

脾腎陽虛的舌相與脈相


舌相

舌邊有齒痕舌體虛浮胖大,或邊有齒痕

脈相

沉脈遲脈細脈

脾腎陽虛的臨床症狀或疾病


面色發白白帶身體消瘦頻尿夜間頻尿/多尿排尿後有殘尿感無尿及少尿排尿困難面部浮腫便秘與腹瀉交替出現腰膝軟弱無力咳嗽手腳冰冷經常疲勞想睡四肢肌肉萎縮打嗝呃逆食慾不振大便秘結噁心反胃腹瀉月經不調月經延後到來月經期間腹瀉月經期間四肢浮腫月經稀少男性勃起障礙(陽痿)腹痛腳踝內側後側痛腳內側痛手肘外側痛腰痛下腹部痛(小腹痛)大腿內側疼痛女性不孕症糖尿病高血脂症(膽固醇過高)原發性高血壓遺精大腿後側疼痛

脾腎陽虛的相關證型


改善脾腎陽虛的常用方劑


脾腎陽虛的可能經絡型態或現象


現代人脾經與腎經高機率出現虛證,尤其是炎熱的夏天機率提升將近40%,這個現象會持續延續到冬天而放緩,而依然有至少30%-35%的人出現脾經與腎經虛證。

因此,這種經絡現象可以說是一年四季都容易出現,很容易成為一種體質現象。 而在進入冬季之後,隨著天氣越來越冷,相關不舒服的症狀就會顯現出來。

現代人在夏天時脾經與甚經出現虛證
現代人在夏天時脾經與腎經出現虛證

這種經絡型態保持不變,當進入冬天之後,會加上體內的陽經虛證,成為名符其實的脾腎陽虛,若用圖像化、數據化的方法來理解「脾腎陽虛」,就是這樣煉成的。

現代人高機率出現脾腎陽虛經絡型態
現代人高機率出現脾腎陽虛經絡型態

如何讓自己的經絡型態不要出現這種現代人常見的經絡型態,就是每個人養生的目標,只要努力都是可以達到的。以下列出相關的經絡型態以供參考:

載入中...

脾腎陽虛的相關典籍


  • 《內科摘要》:「善飲,便滑溺澀,食減胸滿,腿足漸腫,症屬脾腎虛寒,用加減金匱腎氣丸,食進腫消,更用八味丸,胃強脾健而愈。」
  • 《沈氏尊生書》:「脾腎法宜兼補。......腎虛宜補,當更扶脾。即欲壯脾,不忘養腎可耳。故許學士有補腎不如補脾,孫真人有補脾不如補腎之說。兩家雖似相反,要皆為虛撈家指示要法」。
  • 《張氏醫通.水腫》篇引張介賓曰:「水雖制於脾而實主於腎。腎本水臟,而元氣寓焉,若腎中陽虛,則命門火衰,既不能自製陰寒,又不能溫養脾土」
  • 《血證論.便血》:「此症必脈細無力唇淡口和,四肢清冷」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