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苓五皮散

SI LING WU PI S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便覽》卷二

熱性指數

14

寒性指數

14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1%
腎經 18%
膀胱經 12%
肺經 12%
胃經 12%
肝經 9%
小腸經 6%
心經 3%
膽經 3%
大腸經 3%
脾經
腎經
膀胱經
肺經
胃經
肝經
小腸經
心經
膽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四苓五皮散中包含白朮,主要基於以下兩方面原因:

一、健脾利濕: 白朮味甘性溫,入脾胃經,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之功。方中以白朮配伍茯苓、豬苓、澤瀉等利水滲濕之品,共同發揮健脾利濕、滲溼止瀉的作用。

二、固護脾陽: 白朮能補脾氣,固脾陽,防止濕邪困脾,導致脾陽不振,出現腹瀉、水腫等症狀。四苓五皮散針對脾虛濕盛、水濕停滯所致的腹瀉、水腫等病證,白朮的加入能夠起到扶正祛邪、改善脾胃功能的作用。

四苓五皮散中包含澤瀉,主要原因如下:

  1. 利水滲濕: 澤瀉性寒,味甘淡,入膀胱、腎經,具有利水滲濕的功效。方劑中以茯苓、豬苓等利水滲濕藥為主,澤瀉的加入可加強利水滲濕之效,並能助茯苓等藥物引水下行,利水消腫。
  2. 清熱解毒: 澤瀉亦具清熱解毒之效,可與五皮藥物合用,共同清熱解毒,治療濕熱蘊結所致之水腫、小便不利等症。

四苓五皮散中包含豬苓,主要原因在於豬苓的利水滲濕功效。豬苓味甘淡,性平,入脾、膀胱經,能利水滲濕、清熱解毒,對於水濕停滯、小便不利、水腫等症狀有良好療效。

四苓五皮散以茯苓、豬苓、澤瀉、滑石四味藥材為核心,主要針對水濕停滯、脾虛濕困引起的疾病,而豬苓的利水滲濕作用恰好與其他藥材相輔相成,共同達到利水消腫、健脾化濕的效果。

四苓五皮散中包含蒼朮,其主要原因在於:

  1. 健脾燥濕:蒼朮味辛性溫,入脾胃經,具有健脾燥濕之效。四苓五皮散主治脾虛濕困,症狀包括腹脹、納呆、便溏等,蒼朮可健脾利濕,改善脾胃功能,促進水濕代謝。
  2. 化濕止瀉:蒼朮能燥濕化痰,並可止瀉止痢。四苓五皮散中常配合茯苓、白朮等藥材,共同發揮健脾利濕、止瀉止痢的效果,改善濕困所致的腹瀉等症狀。

四苓五皮散中含有木通,主要原因如下:

  1. 利水消腫: 木通味甘性寒,入膀胱經,具有利水消腫之效。四苓五皮散旨在利水滲濕,以治療水腫、腹水、小便不利等症,木通的利水作用可配合其他藥材,發揮更佳的療效。
  2. 清熱解毒: 木通亦有清熱解毒之效,能清熱利濕,排解體內毒素。四苓五皮散中部分藥材具有一定燥性,木通的清熱作用可緩解燥性,使藥性更平和,並避免對身體造成損害。

因此,木通的加入有助於四苓五皮散更好地發揮利水消腫、清熱解毒的功效。

四苓五皮散中加入茯苓皮,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利水滲濕:茯苓皮性味甘淡平,入脾經,具有利水滲濕、健脾化濕之效。四苓五皮散主治水濕內停,脾陽不振所致的四肢浮腫、小便不利、脘腹脹滿等症,茯苓皮能利水滲濕,使水濕排出,改善水腫症狀。
  2. 健脾益氣:茯苓皮亦能健脾益氣,增強脾胃運化水濕的能力。四苓五皮散中加入茯苓皮,可加強利水滲濕的作用,同時兼顧健脾益氣,達到標本兼治的效果。

四苓五皮散中加入五加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補腎固本: 五加皮性溫,味辛甘,入腎經,具有補腎壯陽、強筋健骨之效。四苓五皮散主要針對脾腎氣虛所致的水腫,五加皮能補腎固本,增強脾腎功能,促進水液代謝,達到利水消腫之效。
  2. 溫陽散寒: 五加皮亦有溫陽散寒的作用,有助於驅散體內寒濕,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因寒濕凝滯導致的水腫。四苓五皮散中配合茯苓、白朮等燥濕健脾藥物,可更有效地去除寒濕,達到治本之效。

四苓五皮散中加入大腹皮,主要原因有二:

  1. 利水滲濕: 大腹皮性寒,味苦,入脾、膀胱經,具有利水滲濕之功效,可助茯苓、豬苓等利水藥物,促進水液代謝,排除體內濕氣,改善水腫、小便不利等症狀。
  2. 調和脾胃: 大腹皮味苦,能降逆氣,配合白朮、澤瀉等藥物,可健脾和胃,促進脾胃功能運化水濕,避免水濕停滯,造成脾胃虛弱。

四苓五皮散中加入地骨皮,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瀉火,涼血解毒:地骨皮性寒,味甘,具有清熱涼血、瀉火解毒之效。四苓五皮散主治濕熱蘊脾、脾虛水停,地骨皮的加入可有效清熱瀉火,使脾胃濕熱得以消除,從而達到利水消腫的效果。
  2. 配伍增效:地骨皮與其他藥材如茯苓、澤瀉等共同作用,可增強利水滲濕的效果。同時,地骨皮還能清熱解毒,降低其他藥材的毒性,使方劑更安全有效。

四苓五皮散中包含桑白皮,主要是針對其利水消腫、宣肺止咳的功效。

桑白皮味甘苦,性寒,入肺、膀胱經。其性寒涼,能清熱利水,並能宣肺止咳,利咽喉。在四苓五皮散中,桑白皮與茯苓、豬苓、澤瀉、白術等利水藥材共同作用,能夠有效地清除體內的水濕,消散水腫。同時,桑白皮還具有宣肺止咳的功效,可以緩解因水濕停滯而引起的咳嗽痰多。因此,桑白皮的加入,既能利水消腫,又能宣肺止咳,在四苓五皮散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四苓五皮散中加入青皮,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疏肝理氣,行氣止痛: 青皮味苦辛,性微寒,入肝、脾經,具有疏肝理氣、行氣止痛的功效。四苓五皮散主治水濕停滯、脾陽不足所致的腹脹、腹痛、泄瀉等症,而肝氣鬱滯、氣機不暢也是常見的病因,青皮可以疏肝理氣,使氣機暢通,從而促進脾陽運化,利水消腫,緩解腹痛腹脹。
  2. 健脾和胃,助消化: 青皮除了疏肝理氣之外,還有健脾和胃、助消化的功效。四苓五皮散中含有茯苓、白朮等健脾利濕藥,而青皮的加入可以增強健脾和胃的作用,促進食物消化吸收,改善脾胃功能,有利於水濕的代謝。

主治功效


四苓五皮散

四苓五皮散,是中醫中的一個常用的方劑,具有利水滲濕、清熱消腫的功效。

組成

  • 白朮:補氣健脾、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健脾胃、祛風除濕。
  • 蒼朮:燥濕健脾、芳香化濕、散風寒、健脾胃、補腎、溫裡溫中、清肝明目、利水滲濕。
  • 大腹皮:理氣行氣、利水消腫、健脾胃。
  • 地骨皮:清虛熱、清熱瀉火、清熱涼血、止血。
  • 茯苓皮:利水消腫、利水滲濕。
  • 木通:清熱瀉火、清熱利尿、補血養肝、利水滲濕、排膿、通乳、利尿、利尿通淋、清熱解毒、消腫止痛。
  • 青皮:理氣行氣、活血化瘀、疏肝解鬱、消食化積、降氣等功效。
  • 桑白皮:止咳化痰、利水消腫、止咳平喘、散血。
  • 五加皮:補益肝腎、強筋骨、活血化瘀、止咳化痰、祛風除濕、利水消腫。
  • 澤瀉:利水滲濕、清熱利尿、澀精止遺、強筋骨、止嘔、清熱利濕。
  • 豬苓:利水消腫、生津止渴、止瀉、止嘔及改善排尿等多種功效。

功效

  • 病後虛腫的人。
  • 不服水土而生病的人。

用法

  • 口服,每日1劑,水煎服。

禁忌

  • 孕婦忌服。
  • 脾虛泄瀉者慎服。

總結

四苓五皮散,是中醫中的一個常用的方劑,具有利水滲濕、清熱消腫的功效,主要用於治療病後虛腫的人,尤其是因為不服水土而生病的人。

傳統服藥法


白朮、澤瀉、豬苓、蒼朮、木通、茯苓皮、五加皮、大腹皮、地骨皮、桑白皮、青皮。
如氣脹,加木通磨入;不欲食,加砂仁,麥芽;心下悶,加檳榔、青皮,再加生薑皮尤好。
加燈心,水煎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一定的副作用,如服用過量可能會導致腹瀉、腹痛等症狀。

相同名稱方劑


四苓五皮散, 出處:《便覽》卷二。 組成:白朮、澤瀉、豬苓、蒼朮、木通、茯苓皮、五加皮、大腹皮、地骨皮、桑白皮、青皮。 主治:病後虛腫,不服水土者尤宜。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