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mhealthlogo

基本資訊

出處典籍:《種痘新書》卷九

熱性指數

19

寒性指數

16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1%
肺經 15%
腎經 10%
胃經 10%
心經 8%
膀胱經 8%
小腸經 6%
肝經 6%
大腸經 6%
三焦經 2%
膽經 2%
脾經
肺經
腎經
胃經
心經
膀胱經
小腸經
肝經
大腸經
三焦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3-09-07

主治功效

人參五皮散

整體功效

健脾利水,消腫退黃。

主治

痘後脾氣不行而浮腫,其皮如鼓,按之難下。

痘後脾氣不行而浮腫,其皮如鼓,按之難下。

痘後,指的是患了天花之後。脾氣不行,指的是脾胃功能失調。浮腫,指的是全身或局部水腫。其皮如鼓,指的是皮膚腫脹得像鼓一樣。按之難下,指的是用手按壓腫脹部位,很難按下去。

文獻參考

醫學衷中參西錄

中藥功效分類

  • 健脾益氣:人參、白朮、肉桂、麥門冬
  • 燥濕利水:大腹皮、陳皮、桑白皮、生薑、茯苓皮、木香、澤瀉、車前草、木通
  • 消腫退黃:人參、白朮、肉桂、麥門冬、大腹皮、陳皮、桑白皮、生薑、茯苓皮、木香、澤瀉、車前草、木通

傳統服藥法

人參、白朮、官桂、麥冬、大腹皮、陳皮、桑皮、薑皮、茯苓皮、木香、澤瀉、車前、木通。

方劑組成解釋

人參補脾益氣,白朮健脾燥濕,肉桂溫中散寒,麥門冬養陰生津,大腹皮、陳皮、桑白皮、生薑、茯苓皮、木香、澤瀉、車前草、木通均具有利水消腫的作用。諸藥合用,共奏健脾利水,消腫退黃之功。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適用於脾氣不行而引起的水腫,若是脾虛濕盛所致的水腫,則不宜使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人參五皮散, 出處:《種痘新書》卷九。 組成:人參、白朮、官桂、麥冬、大腹皮、陳皮、桑皮、薑皮、茯苓皮、木香、澤瀉、車前、木通。 主治:痘後脾氣不行而浮腫,其皮如鼓,按之難下。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四苓五皮飲

相似度 75%

扶脾消腫湯

相似度 73%

五苓五皮散

相似度 60%

消陰利導煎

相似度 59%

四苓五皮湯

相似度 56%

和解導水湯

相似度 56%

導水茯苓湯

相似度 53%

參香枳朮丸

相似度 52%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新增討論留言

搜尋

中藥分類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