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安胎利水湯中加入人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補氣固胎:人參性溫,味甘,歸脾、肺經,具有補氣益血、健脾益肺之效。孕婦懷孕期間,氣血虛弱,易導致胎兒不穩,人參可補益氣血,增強母體抵抗力,固胎安胎,防止流產。
- 利水消腫:人參亦具利水消腫之效。孕婦懷孕後期,體內水液容易瀦留,導致水腫,人參可促進利尿,消除水腫,緩解孕期不適。
總而言之,人參在安胎利水湯中,起到補氣固胎、利水消腫的作用,有助於安胎保胎,促進母嬰健康。
安胎利水湯中包含白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健脾益氣,固胎止嘔:白朮味甘性溫,入脾胃經,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固脾止瀉的功效。安胎利水湯多用於孕婦胎動不安、水腫、嘔吐等症,白朮能健脾益氣,固本培元,改善脾胃功能,進而減少嘔吐,改善水腫,有助於安胎。
- 利水消腫,兼顧胎兒:白朮利水消腫,不僅可以改善孕婦水腫,更能通過利水滲濕,排除體內濕邪,避免濕邪影響胎兒的健康生長。
因此,白朮在安胎利水湯中發揮着健脾益氣,固胎止嘔、利水消腫的作用,對改善孕婦水腫、嘔吐等症狀,同時兼顧胎兒的健康,起到重要作用。
安胎利水湯中加入大腹皮,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 利水消腫: 大腹皮性寒,味辛,入脾、膀胱經,具有利水消腫、行氣化濕之效。安胎利水湯多用於妊娠期水腫、小便不利等症,而大腹皮可幫助排除體內多餘水分,減輕水腫症狀。
- 健脾和胃: 大腹皮還能健脾和胃,促進消化吸收,改善孕婦因脾胃虛弱而導致的水腫和胎兒發育不良。
總而言之,安胎利水湯中加入大腹皮,旨在利水消腫、健脾和胃,以達到安胎利水的目的。
安胎利水湯中加入茯苓皮,主要基於其利水滲濕、健脾安胎的功效。
茯苓皮性味甘淡平,入脾、膀胱經,具有利水滲濕、健脾安胎的功效。利水滲濕可以幫助排出體內多餘的水分,減輕水腫,而健脾安胎則能穩定脾胃功能,減少胎動不安、滑胎等問題。對於妊娠期間水腫、胎動不安、小便不利等症狀,茯苓皮能起到很好的緩解作用,因此被列入安胎利水湯的組成。
安胎利水湯中加入紫蘇梗,主要有以下兩方面原因:
- 安胎止嘔:紫蘇梗性溫,味辛,具有行氣解鬱、止嘔安胎的功效。對於孕婦因氣滯血瘀、脾胃不和所致的妊娠惡阻、嘔吐等症狀,紫蘇梗能疏肝理氣,和胃止嘔,起到安胎作用。
- 利水消腫:紫蘇梗兼具利水消腫的功效。妊娠期間,部分孕婦可能出現水腫、尿少等症狀,紫蘇梗能利水滲濕,促進水液代謝,減輕水腫,改善尿少問題。
「安胎利水湯」中加入「天仙藤」主要是基於其藥性具有安胎利水的功效。
天仙藤性平味甘,入肝、腎經,具有舒筋活絡、利水消腫的作用。對於孕婦因腎虛水腫導致胎動不安的情況,天仙藤能有效補腎利水,安胎止嘔,並能緩解孕期水腫,改善妊娠過程中的不適。
此外,天仙藤還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可幫助孕婦改善血液循環,促進胎兒生長發育。因此,在「安胎利水湯」中加入天仙藤,可達到安胎利水、補腎活血的功效,幫助孕婦平安度過妊娠期。
安胎利水湯中加入冬葵子,主要考量其兩方面的功效:
1. 利水消腫: 冬葵子性寒,入膀胱經,具有利水消腫的功效,能有效改善孕婦水腫、小便不利等症狀,有助於解除孕期水腫的困擾,同時也能緩解胎兒水腫,保障胎兒健康。
2. 潤腸通便: 冬葵子還能潤腸通便,緩解孕期便祕,這對於孕婦來說尤為重要,便祕容易導致腹脹、便祕等不適,影響胎兒發育,而冬葵子可以改善腸道蠕動,促進排便,減輕孕期便祕的困擾。
因此,安胎利水湯中加入冬葵子,不僅能利水消腫,改善孕婦水腫,還能潤腸通便,保障母嬰健康,是安胎利水湯中不可或缺的一味藥材。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安胎利水湯之傳統功效主治分析
此方主治「妊懷八九月,渾身腫脹,小便不利,不任行動」,即妊娠晚期(約8-9個月)孕婦出現全身水腫、小便困難、行動不便之證。中醫認爲,此症多因脾虛濕盛、氣機壅滯所致。胎兒成長需耗氣血,若孕婦素體脾虛,運化失職,則水濕停聚;加上胎體增大,阻礙氣機升降,水道不通,故腫脹小便不利。傳統治法強調「扶正利水」,既需補益脾氣以固胎元,又需行氣利水以消腫滿。
組方邏輯與治療原理
補氣健脾以固本
- 東洋參、生於朮:二者配伍,益氣健脾。東洋參(或指黨參)補中益氣,生於朮(白朮)健脾燥濕,共奏扶正之功,使脾運復健,水濕得化,胎元得養。
行氣利水以消腫
- 大腹皮、家蘇梗:大腹皮行氣寬中、利水消腫,專治脹滿;蘇梗理氣寬中,兼能安胎,二藥協同疏通氣機,緩解因胎氣壅滯所致之脹滿。
- 茯苓皮、冬葵子:茯苓皮專走皮膚利水,冬葵子滑利通淋,引水下行,針對小便不利與皮下水腫。
調和胎氣兼祛濕
- 陽春砂、天仙藤:砂仁(陽春砂)化濕醒脾、理氣安胎,天仙藤(青木香藤)行氣祛濕、活血通絡,既能助氣機流暢,又防濕瘀互結,緩解浮腫。
整體治療思路
此方以「標本兼顧」為核心:
- 治本:補脾益氣(參、朮)以扶正,固護胎元。
- 治標:行氣(蘇梗、砂仁)、利水(茯苓皮、冬葵子)、通絡(天仙藤)以祛邪,針對水濕停聚之標證。
全方補瀉並施,既能改善水腫、通利小便,又避免耗傷正氣,契合妊娠晚期「虛實夾雜」之病機。其理法體現中醫「治病與安胎並舉」之原則,尤重氣機調暢與水濕分消。
傳統服藥法
東洋參1錢半,生於朮1錢半,大腹皮3錢,陽春砂6分(衝),茯苓皮3錢,家蘇梗2錢,天仙藤3錢,冬葵子3錢。
扶正利水,防胎不足而臨產。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安胎利水湯, 出處:《鎬京直指》。 組成:東洋參1錢半,生于朮1錢半,大腹皮3錢,陽春砂6分(衝),茯苓皮3錢,家蘇梗2錢,天仙藤3錢,冬葵子3錢。 主治:扶正利水,防胎不足而臨産。主治:妊懷八九月,渾身腫脹,小便不利,不任行動。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