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圖表

澡浴方

ZAO YU FANG

熱性指數

12

寒性指數

25

複方歸經比例學習使用方法

脾經 17%
肺經 15%
膀胱經 12%
肝經 12%
胃經 11%
腎經 8%
大腸經 8%
心經 4%
小腸經 4%
膽經 4%
最後更新日:2022-01-02

主治功效

小兒行遲。小兒自小傷損,腳纖細無力,行止不得,或骨熱疳癆,肌肉消瘦。

傳統服藥法

苦參半兩,茯苓皮半兩,蒼朮半兩,桑白皮半兩,白礬半兩,蔥白少許。
上銼細。
每浴時取1兩,沸水2升,浸藥後通溫與兒浴之。避風乾溫處。

方劑組成解釋

苦參性味苦、寒。主治清熱燥濕、殺蟲、利尿。 用於熱痢、便血、黃疸尿閉、赤白帶下、陰腫陰癢、濕疹、濕瘡、皮膚瘙癢、疥癬麻風、外治滴蟲性陰道炎。

茯苓皮性甘、淡、平。主治利水、消腫。用於治水腫膚脹、利水消腫、水溫腫滿、小便不利等症。

蒼朮性味辛、苦、溫。主治健脾、燥濕、解鬱、闢穢。治濕盛困脾、倦怠嗜臥、脘痞腹脹、食慾不振、嘔吐、泄瀉、痢疾、瘧疾、痰飲、水腫、時氣感冒、風寒濕痺、足痿、夜盲。

桑白皮性甘、辛、寒。主治瀉肺平喘、行水消腫。治肺熱喘咳、吐血、水腫、腳氣、小便不利。

白礬性酸澀、寒、有毒。主治祛痰燥濕、解毒殺蟲、止瀉止血。主中風、癲癇、喉痹、疥癬濕瘡、癰疽腫毒、水火燙傷、口舌生瘡、爛弦風眼、聤耳流膿、鼻中息肉、瘡痔疼痛、崩漏、衄血、損傷出血、久瀉玖痢、帶下陰癢、脫肛、子宮下垂。

蔥白性味辛、溫。主治發汗解表、通陽、利尿、解毒、殺蟲。用於感冒頭痛、鼻塞、小便不利、癰癤腫毒、陰寒腹痛、二便不通、痢疾、瘡癰腫痛、蟲積腹痛等症。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疥癬皮膚癬菌病(鼠蹊肛門周圍)身體消瘦

相同名稱方劑

澡浴方, 出處:《普濟方》卷二七六。 組成:茵芋2兩,石楠2兩,莽草2兩,蛇床子2兩,羊踯躅2兩,白礬2兩。 主治:遍身熱毒風瘡,及疥癬瘙癢。

澡浴方, 出處:《顱囟經》卷下。 組成:苦參半兩,茯苓皮半兩,蒼朮半兩,桑白皮半兩,白礬半兩,蔥白少許。 主治:小兒行遲。小兒自小傷損,腳纖細無力,行止不得,或骨熱疳癆,肌肉消瘦。

澡浴方, 出處:《普濟方》卷二七六。 組成:防風1兩(去蘆頭),白芷1兩,細辛1兩,苦參1兩,吳茱萸1兩,苦楝子1兩,藜蘆(去蘆頭)1兩,莽草1兩,麻黃根1兩,川椒半兩(去目),鹽2兩。 主治:遍身熱毒風瘡及疥癬瘙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