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消炎]功效的中藥清單(2023年更新)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19-06-18關於抗發炎
具有[消炎]功效的中藥清單(2022年更新)
關於抗發炎的19種常見中藥或食物
1. 大棗
大棗性甘、溫。主治補中益氣、解藥毒、養血安神。用於脾虛食少、乏力便溏、婦人臟躁、氣管炎、腸炎、痢疾、崩漏、外用治外傷出血。
大棗,性味甘平,入脾、胃經。具有補中益氣、養血安神、潤腸通便之功效。 現代研究發現,大棗中的多糖、黃酮類化合物、維生素C和β-胡蘿蔔素等成份,具有明顯的抗炎作用。 大棗可抑制炎症因子的釋放,減少炎症反應,緩解關節炎、哮喘、腸炎等炎症性疾病的症狀。 大棗還可增強免疫力,減少感染的發生。 但大棗含糖量較高,糖尿病患者要注意控制食用量。
2. 紅棗
紅棗性甘、溫。主治補中益氣、養血安神。常用於治療脾虛食少、乏力便溏、婦人臟躁。心悸、失眠、盜汗、血小板減少性紫癜。
紅棗,性溫,味甘,歸脾胃經。具有補中益氣、養血安神、健脾和胃之功效。現代藥理研究表明,紅棗含有三萜類化合物、黃酮類化合物、多糖等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炎、增強免疫力等作用。其中,三萜類化合物具有顯著的抗炎作用,可抑制炎症因子,如白介素-1β、腫瘤壞死因子-α等,從而緩解炎症反應。
3. 蒲公英
蒲公英性味苦、甘、寒。主治清熱解毒、利尿散結。治急性乳腺炎、淋巴腺炎、瘰癧、疔毒瘡腫、急性結膜炎、感冒發熱、急性扁桃體炎、急性支氣管炎、胃炎、肝炎、膽囊炎、尿路感染。
蒲公英素有清熱解毒之效,當中所含類黃酮、蒲公英苷、香豆素等成份,對抑制炎症反應及增強免疫力皆有益。此外,蒲公英富含維生素C、E等天然抗氧化劑,可減緩細胞氧化損傷,進一步降低炎症程度。
4. 大黃瓜
黃瓜性味甘,涼。主治抗腫瘤可抵抗腫瘤,還可以治療慢性肝炎和遷延性肝炎,對原發性肝癌患者有延長生存期作用。抗衰老起到延年益壽,抗衰老的作用;黃瓜中的黃瓜酶,有很強的生物活性,能有效地促進機體的新陳代謝。用黃瓜搗汁塗擦皮膚,有潤膚,舒展皺紋功效。防酒精中毒對肝臟病人,特別是對酒精性肝硬化患者有一定輔助治療作用,可防治酒精中毒。降血糖糖尿病人以黃瓜代澱粉類食物充飢,血糖非但不會升高,甚至會降低。減肥強體瓜中的纖維素對促進人體腸道內腐敗物質的排除和降低膽固醇有一定作用,能強身健體。健腦安神黃瓜對改善大腦和神經系統功能有利,能安神定志,輔助治療失眠症。
5. 路路通
路路通性苦、平。主治祛風通絡、利水除濕。治肢體痹痛、手足拘攣、胃痛、水腫、脹滿、經閉、乳少、癰疽、痔漏、疥癬、濕疹。
路路通,性味甘平,歸肝、腎經,具有活血通絡、消腫止痛之效。研究證明,路路通中的某些成分具有抗炎作用,可抑制炎症因子的產生,減輕炎症反應。
6. 雷公藤
雷公藤性苦、辛、大毒。主治祛風、解毒、殺蟲。 外用治風濕性關節炎、皮膚發癢、殺蛆蟲、孑孓、滅釘螺、毒鼠。
雷公藤具有顯著的抗炎作用。雷公藤水煎劑可抑制大鼠甲醛性足腫脹、棉球肉芽組織增生,並能抑制組胺所致的大鼠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加。雷公藤微囊對大鼠角叉菜膠足腫脹、棉球肉芽腫及大鼠佐劑性關節炎均有抑制作用。雷公藤總苷對各種急慢性關節炎有較好的抗炎作用,同時尿中17-OHCS顯著升高,說明能增強腎上腺皮質的功能。雷公藤甲素、雷公藤內酯對巴豆油誘發的小鼠耳腫脹、醋酸所致的小鼠毛細血管通透性增高有抑制作用。
7. 伸筋草
伸筋草性苦、辛、溫、無毒、平。主治祛風散寒、除濕消腫、舒筋活血。治風寒濕痺、關節酸痛、皮膚麻木、四肢軟弱、水腫、跌打損傷。
伸筋草擁有抗發炎效能,可治風濕痛、肌肉痠痛等。含類黃酮、生物鹼、黃酮類化合物與多糖等活性成分,皆有抗發炎作用。此外,也用於治慢性炎症性疾病,如乙肝、慢性支氣管炎等。
11. 白背三七莖葉
白背三七莖葉性《雲南中草藥》:"鹹微辛,寒,有毒"。主治清熱,舒筋,止血,祛瘀。治百日咳,風濕痛,骨折、創傷出血,癰腫瘡癤。《雲南中草藥》:"清熱消炎,舒筋活絡。"《雲南中草藥選》:"接骨,止血,祛瘀,消炎。"
13. 鹿角草
鹿角草性苦、涼。主要功效清熱利濕、解毒消腫、活血止血。主痢疾、洩瀉浮腫、咳嗽、哮喘、扁桃體炎、咳血、尿血、癰癤腫毒、帶狀皰疹、跌打腫痛、外傷出血。
鹿角草,性味甘平,入肝、腎經。具有清熱解毒、活血化瘀、消腫止痛之效。現代藥理研究表明,鹿角草含有鹿角草素、黃酮類化合物等活性成分,具有抗炎、抗氧化、抗菌等作用。 鹿角草素具有抑制炎性細胞因子釋放,減輕組織炎症反應的作用。黃酮類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清除自由基的作用,可以減輕組織炎症反應。鹿角草中的其他成分,如多糖、揮發油等,也具有抗炎作用。 鹿角草的抗炎作用,可應用於治療各種炎症性疾病,如咽炎、扁桃體炎、支氣管炎、肺炎、腸炎、痢疾等。鹿角草也可外用於治療皮膚炎症,如瘡瘍、腫毒、跌打損傷等。
15. 天葵子
天葵子性味苦、微苦、微辛、寒、小毒。主要功效清熱解毒、消腫散結、利水通淋。主小兒熱驚、癲癇、癰腫、疔瘡、乳癰、瘰癧、皮膚癢瘡、目赤腫痛、咽痛、蛇蟲咬傷、熱淋、砂淋
天葵子之抗發炎功能,古醫籍多有記載。《本草綱目》載:「天葵子,味甘、性平,入肺、肝、腎經。具有清肺止咳、平肝熄風、補腎益精之功效。」其中,平肝熄風之功,即與其抗發炎作用相關。中醫理論認為,肝主風,風性燥烈,易生發炎。天葵子性平,味甘,入肝經,能平肝熄風,從而起到抗發炎之效。現代藥理研究也證實,天葵子含有多種抗炎成分,如天葵苷、天葵寧等,具有顯著的抗炎作用。
17. 麻黃
麻黃性辛微苦溫。主治宣肺氣、散風寒、發汗解表、平喘止咳、利水消腫。可治療風濕痹痛關節痛、頭痛鼻塞、咳嗽氣喘、風疹瘙癢...等等。
麻黃水提物、醇提物口服或腹腔注射後,能明顯地降低腹腔毛細血管的通透性,抑制雞胚囊膜肉芽組織的形成,並能抑制由致炎物右旋糖酐、角叉菜膠等引起的炎症反應。 近年來還從麻黃中分離出雜環化合物,如噁唑烷酮類ephedroxane具有抗炎活性,抗炎作用有利於上呼吸道炎症的消退。 麻黃素是坊間常見感冒藥的主要成份,沒有抗組織胺的副作用,市面上感冒藥廣告強調服用後不會有嗜睡的副作用,都是[使用麻黃素](https://health.udn.com/health/story/6012/344797)。
18. 附子
附子性辛甘熱。主治回陽救逆、補火助陽、散寒除濕。主治心腹冷痛、脾虛腹瀉、腳氣水腫、風寒濕痹、陽萎、疽瘡漏及一切沈寒痼冷之疾。
附子性溫,味辛、甘、有毒,歸腎、脾、心經。具有去除寒濕、溫經止痛的功效。現代藥理研究表明,附子水煎液腹腔注射給藥,對巴豆油所致小鼠耳廓炎症腫脹抑制率達54%。烏頭鹼無論口服、皮下注射或肌肉注射均能明顯降低大鼠腎上腺內抗壞血酸的含量,其作用不被巴比妥及氯丙嗪阻斷。烏頭鹼低劑量能抑制大鼠、小鼠角叉菜膠足浮腫,也能抑制受精雞胚的尿囊膜上的肉芽形成。由此可見,附子具有顯著的抗炎作用。
19. 葫蘆巴
葫蘆巴性溫、味苦。主治溫腎、祛寒、止痛。用於腎臟虛冷、小腹冷痛、小腸疝氣、寒濕腳氣。
葫蘆巴,性平,味苦、辛,入肝、腎、脾經。具有祛風散寒、解毒消腫、消積化痰、補腎益精等功效。現代研究表明,葫蘆巴具有很強的抗炎作用,可以抑制炎症因子的釋放,緩解炎症反應。臨牀應用於風寒感冒、咳嗽痰多、腹痛腹瀉、痢疾、水腫、腎炎、糖尿病等疾病。
關於抗發炎的50種中藥清單
請點選以下中藥按鈕,取得更多詳細資訊...
關於抗發炎的50種食物清單
請點選以下食物按鈕,取得更多詳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