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消炎]功效的中藥清單(2023年更新)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19-06-18

關於抗發炎

具有[消炎]功效的中藥清單(2022年更新)

關於抗發炎的20種常見中藥或食物

1. 大棗

大棗

大棗性甘、溫。主治補中益氣、解藥毒、養血安神。用於脾虛食少、乏力便溏、婦人臟躁、氣管炎、腸炎、痢疾、崩漏、外用治外傷出血。


2. 紅棗

紅棗

紅棗性甘、溫。主治補中益氣、養血安神。常用於治療脾虛食少、乏力便溏、婦人臟躁。心悸、失眠、盜汗、血小板減少性紫癜。


3. 蒲公英

蒲公英

蒲公英性味苦、甘、寒。主治清熱解毒、利尿散結。治急性乳腺炎、淋巴腺炎、瘰癧、疔毒瘡腫、急性結膜炎、感冒發熱、急性扁桃體炎、急性支氣管炎、胃炎、肝炎、膽囊炎、尿路感染。

公英具有一定的抗發炎作用。蒲公英的主要功效在於清熱利尿、消炎解毒、養肝明目等方面,其中消炎解毒的作用有助於抑制炎症反應的發生。

蒲公英中含有多種有效成分,如類黃酮、蒲公英苷、香豆素等,這些成分能夠有效地減輕發炎反應,並有助於促進身體免疫力的提高。此外,蒲公英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和維生素E等天然抗氧化劑,可以減緩細胞氧化損傷,降低炎症反應的程度。


4. 黃瓜

黃瓜

黃瓜性味甘,涼。主治抗腫瘤可抵抗腫瘤,還可以治療慢性肝炎和遷延性肝炎,對原發性肝癌患者有延長生存期作用。抗衰老起到延年益壽,抗衰老的作用;黃瓜中的黃瓜酶,有很強的生物活性,能有效地促進機體的新陳代謝。用黃瓜搗汁塗擦皮膚,有潤膚,舒展皺紋功效。防酒精中毒對肝臟病人,特別是對酒精性肝硬化患者有一定輔助治療作用,可防治酒精中毒。降血糖糖尿病人以黃瓜代澱粉類食物充飢,血糖非但不會升高,甚至會降低。減肥強體瓜中的纖維素對促進人體腸道內腐敗物質的排除和降低膽固醇有一定作用,能強身健體。健腦安神黃瓜對改善大腦和神經系統功能有利,能安神定志,輔助治療失眠症。


5. 路路通

路路通

路路通性苦、平。主治祛風通絡、利水除濕。治肢體痹痛、手足拘攣、胃痛、水腫、脹滿、經閉、乳少、癰疽、痔漏、疥癬、濕疹。

路路通具有一定的抗發炎作用,可用於治療一些炎症性疾病。


6. 雷公藤

雷公藤

雷公藤性苦、辛、大毒。主治祛風、解毒、殺蟲。 外用治風濕性關節炎、皮膚發癢、殺蛆蟲、孑孓、滅釘螺、毒鼠。

雷公藤水煎劑腹腔注射對大鼠甲醛性足腫脹、棉球肉芽組織增生有抑制作用,也可抑制組胺所致的大鼠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加。

雷公藤微囊對大鼠角叉菜膠足腫脹、棉球肉芽腫及大鼠佐劑性關節炎均有抑制作用。

雷公藤總苷對各種急慢性關節炎有較好的抗炎作用,同時尿中17-OHCS顯著升高,說明能增強腎上腺皮質的功能。

雷公藤甲素、雷公藤內酯對巴豆油誘發的小鼠耳腫脹、醋酸所致的小鼠毛細血管通透性增高有抑制作用。


7. 伸筋草

伸筋草

伸筋草性苦、辛、溫、無毒、平。主治祛風散寒、除濕消腫、舒筋活血。治風寒濕痺、關節酸痛、皮膚麻木、四肢軟弱、水腫、跌打損傷。

伸筋草具有一定的抗發炎功效,可以用於治療風濕痛、肌肉酸痛等症狀。它含有多種活性成分,例如類黃酮、生物鹼、黃酮類化合物和多糖等,這些成分都具有一定的抗發炎作用。此外,伸筋草也被用於治療一些慢性炎症性疾病,例如乙型肝炎、慢性支氣管炎等。


8. 矮腳苦蒿

矮腳苦蒿

矮腳苦蒿性苦.涼。主治清熱解毒;瀉火止血。主慢性氣管炎;扁桃體炎;咽喉炎;口腔炎;腎炎;黃疸型肝炎;眼結晶膜炎;中耳炎;瘡瘍;牙痛;鼻衄;便血;崩漏;外傷出血


9. 矮楊梅

矮楊梅

矮楊梅性《雲南中草藥》:"根皮:澀,涼果:酸,涼"《昆明民間常用草藥》:"酸澀,溫"。主治治痢疾,腹瀉,消化不良,崩漏,直腸出血,脫肛,風濕疼痛,跌打勞傷。《雲南中草藥》:"收斂,止血,消炎。防治痢疾,內出血,風濕疼痛,崩漏。"《雲南中草藥選》:"收斂止瀉,止血,通絡。治痢疾,腹瀉,胃痛,消化不良,直腸出血,風濕性關節炎,跌打勞傷。"《昆明民間常用草藥》:"消食健胃,收斂,祛風濕。"


10. 拔毒散

拔毒散

拔毒散性苦,寒。主治下乳;活血;利濕;解毒。主乳汁不下;乳癰;癰腫;小便淋澀;洩瀉;痢疾;閉經;跌打骨折


11. 霸王鞭

霸王鞭

霸王鞭性苦澀,平,有毒。主治祛風解毒;殺蟲止癢。主瘡瘍腫毒;牛皮癬


12. 白背三七莖葉

白背三七莖葉

白背三七莖葉性《雲南中草藥》:"鹹微辛,寒,有毒"。主治清熱,舒筋,止血,祛瘀。治百日咳,風濕痛,骨折、創傷出血,癰腫瘡癤。《雲南中草藥》:"清熱消炎,舒筋活絡。"《雲南中草藥選》:"接骨,止血,祛瘀,消炎。"


13. 白背楊

白背楊

白背楊性。主治祛痰、消炎、平喘、止咳。治慢性氣管炎、咳嗽、氣喘。


14. 大丁草

大丁草

大丁草性性苦、溫、無毒。主要功效清熱利濕、解毒消腫。主肺熱咳嗽、濕熱瀉痢、熱淋、風濕關節痛、癰癤腫毒、臁瘡、早蛇咬傷、燒燙傷、外傷出血


15. 鹿角草

鹿角草

鹿角草性苦、涼。主要功效清熱利濕、解毒消腫、活血止血。主痢疾、洩瀉浮腫、咳嗽、哮喘、扁桃體炎、咳血、尿血、癰癤腫毒、帶狀皰疹、跌打腫痛、外傷出血。


16. 毛蕊花

毛蕊花

毛蕊花性辛苦、寒。主要功效清熱解毒、止血散瘀。主肺炎、慢性闌尾炎、瘡毒、跌打損傷、創傷出血


17. 天葵子

天葵子

天葵子性味苦、微苦、微辛、寒、小毒。主要功效清熱解毒、消腫散結、利水通淋。主小兒熱驚、癲癇、癰腫、疔瘡、乳癰、瘰癧、皮膚癢瘡、目赤腫痛、咽痛、蛇蟲咬傷、熱淋、砂淋


18. 馬鈴薯

馬鈴薯

性。主治和胃健中;解毒消腫,益氣健脾,緩急止痛,通利大便。主胃痛;痄肋;癰腫;濕疹;燙傷,脾胃虛弱,消化不良;腸胃不和,脘腹作痛;大便不利


19. 麻黃

麻黃

麻黃性辛微苦溫。主治宣肺氣、散風寒、發汗解表、平喘止咳、利水消腫。可治療風濕痹痛關節痛、頭痛鼻塞、咳嗽氣喘、風疹瘙癢...等等。

麻黃水提物、醇提物口服或腹腔注射後,能明顯地降低腹腔毛細血管的通透性,抑制雞胚囊膜肉芽組織的形成,並能抑制由致炎物右旋糖酐、角叉菜膠等引起的炎症反應。

近年來還從麻黃中分離出雜環化合物,如噁唑烷酮類ephedroxane具有抗炎活性,抗炎作用有利於上呼吸道炎症的消退。

麻黃素是坊間常見感冒藥的主要成份,沒有抗組織胺的副作用,市面上感冒藥廣告強調服用後不會有嗜睡的副作用,都是使用麻黃素


20. 附子

附子

附子性辛甘熱。主治回陽救逆、補火助陽、散寒除濕。主治心腹冷痛、脾虛腹瀉、腳氣水腫、風寒濕痹、陽萎、疽瘡漏及一切沈寒痼冷之疾。

附子去除寒濕,溫經止痛寒濕偏盛、周身骨關節疼痛的痹痛證,相似於現代醫學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風濕病如類風濕性節炎和風濕性關節類等,用附子治療有效。

附子水煎液腹腔注射給藥,對巴豆油所致小鼠耳廓炎症腫脹抑制率達54% 。烏頭鹼無論口服、皮下注射或肌肉注射均能明顯降低大鼠腎上腺內抗壞血酸的含量,其作用不被巴比妥及氯丙嗦阻斷。

烏頭鹼低劑量能抑制大鼠、小鼠角叉菜膠足浮腫,也能抑制受精雞胚的尿囊膜上的肉芽形成。


關於抗發炎的50種中藥清單

請點選以下中藥按鈕,取得更多詳細資訊...

關於抗發炎的21種食物清單

請點選以下食物按鈕,取得更多詳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