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文名稱: Grosvenor Siraitia Fruit of Momordica grosvenorii
- 別名:拉汗果,假苦瓜
- 來源:本品呈卵形、橢圓形或球形,長45~,直徑35~表面褐色、黃褐色或綠褐色,有深色斑塊及黃色柔毛,有的有6~11條縱紋。頂端有花柱殘痕,基部有果梗痕。體輕,質脆,果皮薄,易破。果瓤(中、內果皮)海綿狀,淺棕色。種子扁圓形,多數,長約,寬約淺紅色至棕紅色,兩面中間微凹陷,四周有放射狀溝紋,邊緣有槽。氣微,味甜。
- 道地藥材:廣東, 廣西, 江西, 湖南, 貴州
- 生長環境:山坡, 河邊濕地, 河邊
- 現代中藥典籍摘錄(請登入點選開啟閱讀)中國藥典中藥大辭典中華本草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羅漢果的傳統功效
1. 止咳化痰
羅漢果性味甘涼,歸肺、大腸經。從中醫觀點分析,其核心功效是清熱潤肺、滋潤肺燥。它主要針對因肺熱或肺燥所引起的咳嗽,例如乾咳少痰、喉嚨乾燥發癢、聲音沙啞等症狀。
其「潤燥」之性,能滋養肺部與呼吸道黏膜,緩解因乾燥造成的刺激與不適,並使黏稠、不易排出的痰液得以稀釋,變得容易咳出,達到化痰效果。同時,「清熱」作用則能消除肺部積熱,肺熱得清,痰濁之氣亦可隨之消解。羅漢果的止咳化痰作用,正是透過其清熱潤燥、生津利咽的特性,改善肺部狀態,從而緩解咳嗽、促進痰液排出。
2. 清熱瀉火
羅漢果,性涼味甘酸,其涼性直入肺胃,能清肺熱、胃熱;甘潤則可滋陰生津,緩解熱邪傷津之口渴、咽乾。結合其清血熱之效,羅漢果藉由其寒涼之性,直接祛除實熱壅盛於臟腑、血分之火邪,故具清熱瀉火之功,常用於燥咳、嘔吐、便血等熱證。
3. 潤肺
羅漢果,性涼味甘酸,歸肺、大腸經。從傳統中醫角度觀之,其潤肺功效主要源於「甘」味能補益、滋潤,以及「涼」性能清熱。肺喜潤而惡燥,若肺臟受燥邪侵襲或津液不足,便會出現肺燥咳嗽、咽乾口燥等不適。
羅漢果的甘味能滋養肺陰,補充肺津,直接發揮「潤肺」作用,如同為乾燥的肺部提供滋潤。其涼性則能清解肺熱,因燥熱亦可耗傷肺津,造成肺燥症狀;清熱不僅能治標,更能從源頭減少津液耗損,間接助益潤肺生津。羅漢果歸肺經,使其功效直達肺臟,配合其能夠促進呼吸道黏膜分泌、稀釋痰液,使痰液易於咳出,正是其潤肺化痰、止咳平喘的具體表現,尤其適用於肺燥失潤所致的各類乾咳症狀。
4. 通便
羅漢果在中醫理論中,其通便功效源於其性涼、味甘酸的特性,並歸入肺經與大腸經。這兩條經絡在中醫而言,肺主通調水道、朝百脈;大腸主傳導糟粕。羅漢果的「涼」能清熱,對於因體內熱盛導致的腸道津液不足、大便乾結有清熱作用,此即「清熱潤燥」。
其「潤」則指其能滋潤腸道,增加腸內液體,有助於軟化糞便。這種滋潤和平滑腸道的作用,正是中醫所稱的「滑腸通便」。現代研究提及羅漢果肉含膳食纖維與果膠,能幫助增加腸道水分並促進腸蠕動,軟化糞便、易於排出,這與傳統中醫「清熱潤燥、滑腸通便」的理路相符,使其成為緩解便祕,特別是大便燥結的常用食療選擇。
羅漢果的現代功效
1. 降血壓
羅漢果在探討其降血壓的藥理功效時,主要歸因於其所含的活性化合物。其中,皂苷類化合物是關鍵,包括羅漢果皂苷元A、B、E等。這些皂苷能夠有效抑制血管緊張素轉化酶(ACE)的活性,進而減少血管緊張素II的生成。血管緊張素II是一種強效的血管收縮物質,其水平的降低有助於血管舒張,從而發揮降血壓的作用。此作用機制類似於臨床上常見的ACE抑制劑類降壓藥。
此外,羅漢果還富含黃酮類化合物,如槲皮素與蘆丁等。這些黃酮類成分透過增強血管壁的彈性,並降低外周血管阻力來達成降壓效果。黃酮類物質的抗氧化特性也有助於保護血管內皮細胞,維持血管功能的健康。血管彈性的改善與阻力的降低,共同促進血液流動的順暢,有助於維持穩定的血壓水平。綜合而言,羅漢果透過多種藥理途徑,協同作用於調控血壓。
2. 改善消化系統
羅漢果,性涼味甘,歸肺、大腸經。其果實富含膳食纖維,此為其改善消化系統之核心機制之一。膳食纖維能增加糞便體積,促進腸道蠕動,從而發揮潤腸通便之效,有效緩解習慣性便秘。
《本草綱目》載:「羅漢果,能寬腸胃,行積滯,下氣。」「寬腸胃」意指其有助於放鬆消化道,使腸胃運作更為順暢;「行積滯」則直接說明羅漢果能幫助身體疏通因飲食不當或消化不良所造成的宿食積滯,減少腹部脹滿、食慾不振等症狀;而「下氣」則有助於調理氣機,引導鬱積於上焦的氣機下行,緩解因氣滯引起的腹脹、噯氣(打嗝)等不適。
《隨息居飲食譜》亦云:「羅漢果,和胃化食。」這點進一步強化了其對消化系統的益處,表明羅漢果能協調脾胃功能,增強食物的消化與轉化效率,減少因消化不足而引起的食滯。此外,其涼性特點,對於因腸胃積熱所導致的便秘或消化不良,亦具有清熱潤燥之輔助作用。
綜合而言,羅漢果透過其纖維的物理作用、入大腸經的臟腑歸屬,以及經典藥典所闡述的理氣、通便、寬腸和胃化食等多重功效,為消化系統的順暢運作提供多方面支持,尤其適合緩解食滯、改善排便困難,或因體內燥熱引起的腸胃不適。
3. 抗氧化
羅漢果,性涼味甘,歸肺、大腸經,傳統上用於清肺潤燥、止咳化痰、生津止渴、涼血止血。其藥理學之抗氧化功效,源於其豐富的天然抗氧化物質組成。羅漢果富含如維生素C、維生素E及類胡蘿蔔素等多種高效能抗氧化劑,這些成分是其對抗氧化壓力核心作用的物質基礎。
這些內含的抗氧化物,在體內能發揮關鍵作用,主動捕捉並清除過量的自由基。自由基是新陳代謝過程中產生的不穩定分子,過量積聚會導致細胞結構損傷、功能失衡,進而引發一系列慢性疾病及加速衰老進程。羅漢果的抗氧化成分藉由清除這些有害自由基,有效保護細胞與組織免受氧化應激的侵害,維護細胞膜的完整性與蛋白質的正常功能。
現代藥理研究進一步印證了羅漢果卓越的抗氧化活性。科學分析顯示,羅漢果的整體抗氧化能力顯著,甚至遠超我們熟知的維生素C與維生素E。這不僅體現其清除自由基的強效性,更強調了其在抵禦氧化損傷、增強機體天然防禦機制方面的潛力。這種強效的抗氧化作用,有助於增強人體免疫功能,延緩細胞老化,同時也被認為與其所展現的抗炎、抗病毒乃至抗腫瘤效應密切相關,為預防多種慢性病提供了分子層面的藥理基礎。
4. 提升免疫力
羅漢果,自古被視為藥食同源之珍品,其在提升人體免疫力方面的潛在效用,主要歸因於其豐富的營養成分及其對生理功能的積極影響。從現代藥理角度分析,羅漢果蘊含大量的維生素C,這是一關鍵性的免疫調節因子。
維生素C作為人體必需的營養素,不只參與膠原蛋白的合成,更是提升免疫功能的關鍵所在。它扮演著強效的抗氧化劑角色,能有效清除體內自由基,減少氧化壓力對細胞,特別是免疫細胞如淋巴細胞和吞噬細胞的損害,從而維持這些細胞的正常功能和活性。健康的免疫細胞是抵禦病原體入侵的第一道防線,其功能的維護直接關乎機體的抗病能力。
此外,維生素C還能促進免疫細胞的生成和成熟,增強其識別和消滅病原體的能力,從而提高身體對抗感染的效率。透過補充羅漢果所提供的維生素C,能支持免疫系統的整體運作,強化機體的防禦機制,有助於增強人體對抗疾病的抵抗力。這使得羅漢果在預防感冒和其他常見感染性疾病方面,展現出其獨特的藥理價值,為身體構建一道天然的免疫屏障。
5. 抗發炎
羅漢果具備優異的抗發炎藥理功效,其主要活性成分羅漢果酚與羅漢果苷,是緩解體內炎症反應的關鍵所在。
首先,羅漢果的抗炎作用體現於其能有效減少氧自由基對細胞造成的氧化損傷。發炎反應常伴隨過量自由基生成,加劇細胞與組織的損害。羅漢果透過清除這些有害的活性氧物質,能降低細胞受損程度,進而減輕整體的發炎反應。
其次,羅漢果具有顯著抑制發炎介質生成的潛力。發炎介質是觸發並維持炎症過程的化學信號分子,例如多種細胞因子。羅漢果能夠調控這些介質的合成與釋放,有效阻斷發炎信號的傳遞,從源頭上減少發炎症狀的生成與惡化。
再者,羅漢果對免疫系統的調節亦扮演重要角色。它能夠促進特定免疫細胞的分化和提升其功能,從而增強機體的防禦抵抗力。透過幫助身體更有效地應對挑戰,羅漢果有助於清除體內外來的有害物質或異常細胞,加速受損組織的修復,進一步緩解急性或慢性炎症帶來的負面影響。這些綜合性的機制,共同闡釋了羅漢果在抗炎領域的潛在作用。
6. 防癌抗腫瘤
羅漢果在防癌抗腫瘤領域展現其潛在藥理價值,這主要歸因於其內含多種活性成分,尤以羅漢果酚及羅漢果苷為關鍵。這些成分共同作用,為羅漢果帶來抗氧化、抗炎及抗增殖等多重功效。
羅漢果酚已被研究證實具備顯著的藥理活性。它能有效抑制癌細胞的生長與增殖過程,阻斷異常細胞的擴散。同時,羅漢果酚亦能刺激人體免疫系統產生更強的反應,進而增強機體抵抗力,使免疫細胞能更有效地識別並清除腫瘤細胞。這種雙重作用機制,即直接抑制癌細胞活力並強化宿主免疫防禦,為其抗癌潛力提供重要基礎。
另一方面,羅漢果苷作為羅漢果中主要的甜味成分,其抗腫瘤功效亦備受關注。羅漢果苷能夠精準調節細胞週期,干預癌細胞的異常快速分裂。它能誘導癌細胞進入程序性死亡(即細胞凋亡),從根本上減少腫瘤細胞的數量,而非單純抑制其生長。此外,羅漢果苷還能有效抑制腫瘤細胞的轉移,阻斷癌細胞向其他健康組織或器官擴散的惡性途徑。這表示羅漢果苷不僅能控制原發腫瘤的發展,更能降低癌症復發與遠端轉移的風險。
綜合而言,羅漢果的這些活性成分透過多靶點作用,協同發揮藥理功效,從抑制癌細胞增殖、促進其凋亡,到增強宿主免疫反應,並阻斷腫瘤轉移,為防癌抗腫瘤提供了潛在的天然途徑。
7. 降血糖
羅漢果作為一種傳統中藥材,其在血糖管理方面的藥理功效日益受到關注。科學研究已證實羅漢果具有顯著的降血糖作用,被認為有助於降低血液中的葡萄糖水平,使其成為糖尿病患者飲食輔助的潛在選擇。
其核心機制歸因於羅漢果中豐富的生物活性化合物,主要包括多醣類、皂苷以及多酚等。這些成分的協同作用,從多個層面精準調控血糖。首先,羅漢果提取物能夠影響胰臟β細胞的活性,進而調節胰島素的分泌。胰島素是體內唯一能降低血糖的激素,適當的分泌能確保葡萄糖被細胞有效吸收利用。其次,羅漢果的活性成分被發現能提高周邊組織細胞對葡萄糖的攝取和利用效率。這表示肌肉細胞和脂肪細胞等能更有效地從血液中清除葡萄糖,減少血糖積聚。此外,這些成分還能抑制肝臟葡萄糖的生成作用,減少內源性葡萄糖的釋放,從源頭上控制血糖的升高。
總體而言,羅漢果透過多重路徑作用於葡萄糖代謝,包括但不限於促進胰島素分泌、增強細胞葡萄糖攝取,以及抑制葡萄糖新生,從而實現其降血糖效果,展現出在糖尿病輔助治療上的潛力。
8. 保肝利膽
羅漢果於保肝利膽方面具顯著藥理功效,此效能主要源於其蘊含的羅漢果酚、羅漢果苷、羅漢果醇等一系列豐富的生物活性成分。這些獨特的植物性化合物賦予羅漢果多樣的生物活性。
它們展現出卓越的抗氧化能力,能有效清除體內自由基,減少氧化應激對肝臟造成的損害,從而降低肝細胞損傷的風險。同時,其具備的強力抗炎特性,有助於抑制肝臟組織的炎症反應,減輕因炎症引起的肝細胞病變及功能障礙。
此外,羅漢果的活性成分對於抗氧化損傷作用顯著,且能有效調節機體免疫功能,增強肝臟自身的防禦機制。透過這些綜合作用,羅漢果能夠為肝臟細胞提供全面的保護,使其免受諸如藥物、酒精或環境毒素等外部侵害的損傷。更深層次地,這些成分還能促進受損肝臟細胞的再生修復,加速肝組織的恢復,維護肝臟結構完整性與功能健全。
這種對肝細胞的保護與促進再生,進一步增強了肝臟的整體解毒能力,使其能更有效地代謝和排出體內有害物質。肝臟功能的優化,亦直接利於膽汁的分泌與流通,進而發揮其利膽作用,協助脂肪消化與廢物排泄。因此,羅漢果藉由其多重藥理途徑,全面體現了其保肝利膽的綜合效益。
羅漢果的運用方法與用量
內服:煎湯,15-30g,或燉肉;或開水泡。
羅漢果的炮製
- 果實烘乾
- 備用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羅漢果注意事項
- 脾胃虛寒者忌服:羅漢果性涼,脾胃虛寒者服用後可能導致腹瀉等不適症狀。
- 腸道潰瘍患者不宜食用:羅漢果中含有較多的膳食纖維,腸道潰瘍患者食用後可能會加重病情,導致腸道刺激。
- 孕婦慎用:羅漢果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孕婦服用後可能對胎兒產生不良影響,因此應慎用。
- 注意劑量:羅漢果屬於膳食植物,正常食用劑量下一般不會對健康造成不良影響。但如果使用過量,可能會對腸道產生刺激作用,引起腹瀉等症狀。
羅漢果可治療的相關疾病
羅漢果含有的化學成分
羅漢果甙V(Mogroside V), 羅漢果甙IV(Mogroside IV), D-甘露醇(D-Mannitol), 葡萄糖(Glucose), 果糖(Fructose), 亞油酸(Linoleic acid), 油酸(Oleic acid), 棕櫚酸(Palmitic acid), 硬脂酸(Stearic acid), 棕櫚油酸(Palmitoleic acid), 肉豆蔻酸(Myristic acid), 月桂酸(Lauric acid), 癸酸(capric acid), 維生素C(Vitamin C), 蛋白質(Protein), 錳(Manganese), 鐵(Iron), 鎳(Nickel), 硒(Selenium), 錫(Tin), 碘(Iodine), 鉬(Molybdenum), 種仁油脂(Seed oil)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