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文名稱: Radis Adenophorae Seu Glehniae Glehnia Sand Root
- 別名:白參,南沙參,文希,羊婆奶,鈴兒參,泡參,誌取,桔參,山沙參,沙獺子,泡沙參,北沙參,白沙參,識美,文虎,苦心,知母,虎須
- 藥品來源:桔梗科植物沙參、杏葉沙參、輪葉沙參、雲南沙參、泡沙參及其同屬數種植物的根。
- 道地藥材:華北地區, 山西, 河北, 甘肅, 陝西, 青海, 西藏, 雲南, 四川, 廣東, 廣西, 山東, 河南, 安徽, 江蘇, 浙江, 江西, 湖南, 湖北, 貴州, 華東地區, 中南地區, 西南地區, 寧夏, 東北地區, 華南地區
- 生長環境:草地, 路邊, 山坡, 路旁, 灌叢, 草叢, 林緣, 石縫, 低山, 灌木叢
- 現代中藥典籍摘錄(請登入點選開啟閱讀)全國中草藥彙編中華本草
最後更新日:2023-04-13
沙參的傳統功效
1. 滋陰
2. 潤肺
沙參性微寒,味甘,入肺、胃經,具有養肺陰、清燥熱、生津潤燥之功效。主治肺陰虛之肺熱燥咳,乾咳少痰,或癆嗽久咳,咽乾音啞等症。常與麥冬、玉竹、天花粉、川貝母等同用,以增強養陰潤肺之功。
3. 止咳化痰
沙參,性涼,味甘,歸肺經,具有潤肺止咳、化痰散結之功。其皁甙類化合物能抑制氣管平滑肌收縮,緩解支氣管痙攣,從而止咳化痰。此外,沙參還具有抗炎、抗氧化、免疫調節等功效,對於改善呼吸系統的健康非常有益。
4. 清熱瀉火
沙參清熱瀉火之效,乃因其性寒,味甘,歸肺、胃經,有清肺熱、生津止渴、益胃生津之功。其清熱瀉火之性,尤以清肺熱為著,故凡肺熱咳嗽、痰熱咳喘等症,皆可應用沙參。此外,沙參亦可清胃熱,故凡胃熱嘔吐、呃逆等症,亦可酌情選用。
5. 補氣
沙參,滋補藥材也。氣虛乏力,肺虛咳嗽,皆可得益於沙參之補氣益肺之效。其含皁甙類、多糖、蛋白質等成分,有助於調節免疫、促進氧氣吸收,改善人體氣血不足之狀。
沙參的現代功效
1. 抗氧化
沙參具有抗氧化功效,其有效成分如皁苷類等,能降低自由基產生和累積,以減少氧化損傷;並提升抗氧化酵素活性,強化自由基清除能力,進而保護細胞與器官,免受氧化傷害。
2. 降血糖
沙參含多醣類成分,可增胰島素分泌,改善胰島素敏感性,降低血糖。其皁甙、黃酮、多酚等亦有助調節血糖水平,維持血糖平衡,是輔助治療糖尿病之天然藥物。
3. 提升免疫力
沙參,性涼,味甘,歸肺、腎經,具有滋陰潤肺、益氣養胃之效。其所含多糖成分可促進免疫細胞增殖分化,提高免疫力,有效預防感染,對於免疫性疾病、過敏性疾病、癌症等亦有一定的治療效果。此外,沙參中的皁甙、多酚等成分亦具有免疫調節作用。
4. 抗發炎
沙參之抗炎功能,乃其所含皁甙類所致。皁甙類具多種生物活性,部分成分可抑制細胞因子之產生及釋放,減輕炎症反應,另亦含多醣、黃酮等,亦具抗炎效果。沙參可治風濕性關節炎、骨關節炎、皮膚炎、胃炎、肝炎等炎症性疾病,且無西藥之副作用。
沙參的運用方法與用量
內服:煎湯,10-15g,鮮品15-30g,或入丸、散。
沙參的炮製
- 沙參:現行,取原藥材,除去雜質和蘆頭,洗淨,潤透,切厚片,乾燥。
- 蜜沙參:現行,取煉蜜用適量開水稀釋後,加入南沙參片中拌勻,悶透,置鍋內,用文火加熱,炒至黃橙色,不粘手為度。取出放涼。每南沙參片100kg用煉蜜25kg。
- 飲片性狀:沙參為圓形或類圓形厚片,表面黃白色或類白色,有多數不規則裂隙,呈花紋狀。周邊淡棕黃色,皺縮。質輕。無臭,味微甘。蜜沙參形如南沙參片,表面橙黃色或焦黃色,偶見焦斑,味甜。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風寒咳嗽禁服。
- 《本草經集註》:惡防己,反藜蘆。
- 《本草經疏》:臟腑無實熱,肺虛寒客之作嗽者,勿服。
- 孕婦禁用:沙參具有一定的滋補作用,但在懷孕期間不建議使用,以免對胎兒產生不良影響。
- 腹瀉患者慎用:沙參具有健脾益胃的功效,但對於腹瀉、腹部脹滿等症狀的患者不宜使用。
- 患有感冒等發熱症狀的患者慎用:沙參具有清熱瀉火的作用,但對於已經有發熱、高燒等症狀的患者不宜使用,以免影響病情。
沙參相關的方劑
沙參可治療的相關疾病
沙參含有的化學成分
蒲公英賽酮(taraxerone)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