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減葛根湯

JIA JIAN GE GEN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1

寒性指數

12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26%
胃經 17%
脾經 14%
肝經 14%
膀胱經 11%
三焦經 2%
心包經 2%
膽經 2%
腎經 2%
心經 2%
肺經
胃經
脾經
肝經
膀胱經
三焦經
心包經
膽經
腎經
心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17

方劑組成解釋

「加減葛根湯」方中加入「葛根」,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解肌退熱: 葛根性涼,味甘,入脾、胃經,具有解肌退熱、生津止渴的作用。對於外感風寒、發熱惡寒、頭痛項強、肌肉痠痛等症狀,葛根能疏散風邪,解除肌表之邪,達到退熱之效。
  2. 疏散經絡: 葛根具有一定的通經活絡作用,能夠疏通經絡,解除痺痛。對於風寒濕邪阻滯經絡所致的肢體麻木、疼痛等症狀,葛根能使經絡通暢,解除痺痛,改善肢體功能。

加減葛根湯中加入荊芥,主要考量其 疏散風熱 的功效。

葛根湯本用於治療外感風寒,但若患者兼有風熱之象,如發熱、頭痛、咽喉腫痛等,則需加入荊芥以清熱解表。荊芥性辛溫,入肺經,能疏散風熱,兼具止咳化痰之效,可配合葛根湯中的其他藥物,共同達到解表散寒、清熱止痛的目的。

此外,荊芥還能 透疹,對於因風熱所致的麻疹、風疹等疾病,也有輔助治療作用。因此,在加減葛根湯中加入荊芥,可針對患者不同的症狀進行調整,提高療效。

加減葛根湯中加入防風,是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疏散風寒:葛根湯主治外感風寒,但若患者兼有風寒表證,如惡寒發熱、頭痛鼻塞等,則需加入防風以疏散風寒。防風辛溫,善於祛風解表,可助葛根解肌發表,更能有效驅散寒邪,緩解表證。
  2. 止痛消腫:防風亦具止痛消腫之效。葛根湯中葛根、白芍等藥材能解肌止痛,但若患者同時伴有肢體疼痛或腫脹,則防風可輔助止痛消腫,加強藥效。

綜上所述,防風的加入不僅有助於疏散風寒,更能增強葛根湯的止痛消腫功效,使藥效更加全面。

加減葛根湯中加入羌活,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疏散風邪,解表止痛: 葛根湯本身主治外感風寒,以解表止痛為主。羌活性溫,善於疏散風寒,止痛止癢,與葛根、柴胡等藥物合用,可增強解表散寒之力,更有效地驅散外邪,緩解頭痛、肢體疼痛等症狀。
  2. 兼治風濕痹痛: 若患者伴有風濕痹痛,則加入羌活更能發揮其祛風濕、止痛的作用。羌活具有通經絡、行氣血的功效,可緩解因風寒溼邪入侵而引起的關節疼痛、肢體麻木等症狀,使治療更加全面。

加減葛根湯中加入柴胡,是為了針對寒熱錯雜的病症。葛根湯本身主治外感風寒,但若患者兼有少陽經熱證,如寒熱往來、胸脅苦滿、口苦咽乾等,則需加入柴胡以疏解少陽經鬱熱。

柴胡性微寒,能疏肝解鬱、和解少陽,與葛根相伍,既能解表散寒,又能清熱解鬱,使寒熱之邪皆得宣泄,達到治病求本的效果。因此,柴胡的加入,使加減葛根湯更能有效地治療寒熱錯雜的病症,提高療效。

加減葛根湯中加入前胡,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疏散風寒,宣肺止咳:前胡性微寒,味辛,入肺經,具疏散風寒、宣肺止咳之效。葛根湯本為解肌發表、生津止渴之方,若患者兼見風寒束肺,咳嗽痰多,則可加入前胡以助其宣肺止咳,使風邪得散,肺氣得宣,達到治標治本之效。
  2. 引經藥作用:前胡可引葛根、柴胡等藥之氣上行於肺,增強其解表散寒之力。同時,前胡本身亦能通絡止痛,與葛根相輔相成,更能緩解風邪引起的肌表疼痛。

葛根湯中加入牛蒡子,主要考量其清熱解毒、利咽止痛的功效。

牛蒡子性寒,味苦,入肺、胃經,能清肺熱、散風熱,並能解毒消腫。當患者出現咽喉腫痛、聲音嘶啞等症狀時,牛蒡子可以與葛根、甘草等藥物協同作用,清熱利咽,緩解咽喉疼痛和聲音嘶啞。

此外,牛蒡子還有利尿消腫的作用,可以幫助體內濕熱的排出,進一步促進患者的恢復。

加減葛根湯中加入沙參,主要是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滋陰潤燥:葛根性寒,容易耗傷津液,而沙參味甘性涼,具有滋陰潤燥、益氣生津之效。加入沙參可以緩解葛根的寒性,避免損傷脾胃,並增強其清熱解毒的效果。
  2. 補肺降火:葛根湯主要用於治療外感風熱,但有些患者可能同時伴有肺燥咳嗽等症狀。沙參入肺經,能補肺氣、降肺火,有助於緩解肺燥咳嗽,提升療效。

因此,在加減葛根湯中加入沙參,可以有效地平衡藥性,增強其療效,並減少副作用。

葛根湯中加入白芍,主要是為了緩解葛根的升散之性,並兼顧養血柔肝的作用。

葛根性涼,善於解肌退熱,但其升散之性可能導致氣虛者汗出過多,甚至出現頭暈、乏力等症狀。白芍性微寒,味苦酸,入肝脾經,具有養血柔肝、斂陰止汗、緩解痙攣的功效。

白芍與葛根搭配,一方面可以抑制葛根的升散之性,避免汗出過多,另一方面可以滋養肝血,緩解因氣血不足導致的頭暈、乏力等症狀,使藥性更為平和,更利於疾病的康復。

加減葛根湯中加入桔梗,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宣肺利咽: 葛根善於解肌發表,但對於痰濁壅肺、咽喉不利者,療效欠佳。桔梗具備宣肺利咽之效,可助葛根疏散風熱,使痰濁得以排出,緩解咽喉腫痛,提升療效。
  2. 引藥下行: 葛根性升,偏於解表散寒,但對於寒邪深入,氣機下陷者,需配合引藥下行之藥物。桔梗能利氣開鬱,引藥下行,使藥力直達病所,更能有效治療寒邪深入,氣機下陷之症狀。

加減葛根湯中加入甘草,主要是基於以下兩點:

  1. 調和藥性:葛根性微寒,麻黃性辛溫,甘草性甘平,加入甘草能調和麻黃之辛溫,避免過於燥烈,使藥性更為平和,防止寒熱錯雜。
  2. 緩解藥物毒性:甘草具有解毒作用,可緩解麻黃的毒性,降低其對人體的副作用,保障患者安全。

此外,甘草還具有補氣益脾的作用,可緩解葛根湯可能引起的脾胃虛弱等症狀,使藥效更為全面。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 加減葛根湯 」

中藥方劑「 加減葛根湯 」主要由葛根、荊芥、防風、羌活、柴胡、前胡、牛蒡子、沙參、白芍、桔梗、甘草等中藥組成,具有麻疹剛剛開始的時候,天氣時而溫暖,時而寒冷的功效。

甘草

性味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

白芍

具有平肝息風、補血養肝、健脾胃等傳統功效。其平肝息風功能可治療肝陰不足、肝氣不舒或肝陽偏亢引起的頭痛、眩暈、抽搐等症狀;補血養肝功效可調節肝臟功能,增強其解毒和代謝能力,達到養肝之效;健脾胃功效可治療脾胃虛弱、腹痛泄瀉、陰血不足等症。

柴胡

具有散風熱、發汗解表、止咳化痰、平肝息風、補陽、清熱瀉火、疏肝解鬱等傳統功效。

防風

性溫,微苦,歸肺、脾、膀胱經,具有散風邪、解表發汗、活血止痛、祛風除濕、解毒透疹等功效。

葛根

具有散風熱、發汗解表、止血、生津止渴、解酒毒、透疹、止瀉和清熱解毒等功效。

桔梗

性微寒,味甘辛,歸肺、胃經,具有宣肺、利咽、祛痰、排膿、破血消癥、止血、清熱解毒之功效。

荊芥

性微溫、味辛,具有散風寒、發汗解表、祛風除濕、止癢、止血、活絡止痛、透疹、消食化積、斂瘡等功效。

牛蒡子

性涼、味辛、苦,具有散風熱、發汗解表、清熱瀉火、清肺熱利咽、利水消腫和清熱解毒等功效。

前胡

具有清化熱痰、止咳化痰、散風熱、降氣等傳統功效。

羌活

性辛溫,具有發散風寒、祛風除濕、舒筋活絡的功效。

沙參

具有滋陰養陰清熱、潤肺化痰、益胃生津、止渴止咳的作用。

總結

中藥方劑「 加減葛根湯 」由多種中藥組成,具有多種功效,可治療麻疹剛剛開始的時候,天氣時而溫暖,時而寒冷的症狀。

傳統服藥法


葛根、荊芥、防風、羌活、柴胡、前胡、大力、沙參、白芍、桔梗、甘草。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適用於麻疹初起,時令時暖時寒。若麻疹已透,則不宜使用。

相關疾病


蕁麻疹猩紅熱麻疹皮疹紅疹不易流汗身體容易出汗

相同名稱方劑


加減葛根湯, 出處:《醫學集成》卷三。 組成:葛根、荊芥、防風、羌活、柴胡、前胡、大力、沙參、白芍、桔梗、甘草。 主治:麻疹初起,時令時暖時寒。

加減葛根湯, 出處:《醫學探驪集》卷三。 組成:葛根1兩,桂枝3錢,淡豆豉4錢,黃芩4錢(酒洗),麻黃3錢,連翹3錢,滑石4錢,木通3錢,黃柏3錢,甘草1錢。 主治:傷寒自汗。

加減葛根湯, 出處:《疫痧草》。 組成:葛根、牛子、香豉、桔梗、枳殼、薄荷、馬勃、蟬衣、荊芥、防風、連翹、梔子、赤芍、甘草。 主治:爛喉疫痧,邪尚在表,火不內熾,無汗痧隱,舌白脈鬱,喉爛不甚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