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文名稱: Fructus Arctii Lappae Great Burdock Fruit, Fructus Arctii, Great Burdock Achene, Achene Of Great Burdock
- 別名:土大酮子,彎巴鈎子,黍粘子,大力子,惡實,毛錐子,粘蒼子,蝙蝠刺,大牛子,鼠粘子,萬把鈎,牛子,毛然然子,黑風子,鼠尖子
- 藥品來源:本品為菊科植物牛蒡Arctium lappa L.的幹燥成熟果實。秋季果實成熟時采收果序,曬幹,打下果實,除去雜質,再曬幹。
- 道地藥材:山西, 河北, 遼寧, 陝西, 四川, 廣西, 吉林, 山東, 西北地區, 黑龍江, 河南, 安徽, 江蘇, 浙江, 江西, 湖北, 中南地區, 西南地區, 東北地區
- 生長環境:草地, 溝邊, 山坡, 路旁, 荒地, 林邊
- 現代中藥典籍摘錄(請登入點選開啟閱讀)
最後更新日:2023-03-26
牛蒡子的傳統功效
1. 發汗解表
牛蒡子具有發汗和解表的功效,中醫運用牛蒡子來治療感冒、風寒等外感病症,以幫助身體排出病邪,恢復健康。
它可以促進人體的汗液分泌,從而加速汗腺的代謝和排泄,達到發汗的目的。同時,牛蒡子還可以擴張血管,促進血液循環,從而加速身體的新陳代謝,增強身體的免疫力。
2. 清熱解毒
牛蒡子辛苦而寒,主要有透發與清泄兩種功效,既能疏散風熱,又能清解熱毒。但本品透發的力量較弱,並無發汗作用,故在用於感風熱或透發麻疹時,須與薄荷同用,始能收透發之效。
至於它的清泄熱毒的作用,則較顯著,無論咽喉紅腫,痄腮腫痛,瘡癰腫毒以及痰熱咳嗽等症,都可適用,常與銀花、連竅等配伍。
3. 透疹
牛蒡子散風熱而透疹,對麻疹初起、疹出不暢者,往往配升麻、葛根、蟬蛻、薄荷等同用。牛蒡子散風熱,宣肺氣,祛痰而止咳,故外感風熱,咳嗽不暢痰多者,往往用為要藥,可配荊芥、桔梗、甘草等同用。
牛蒡子配黃連、板藍根等又能清解熱毒,對熱毒瘡癰有一定療效。
4. 利水消腫
牛蒡子具有利水消腫的功效,常被用來治療水腫、腎臟疾病等相關症狀。
牛蒡子具有利尿、消腫的作用,能夠促進體內多餘水分的排出,改善水腫症狀。同時,它還能夠幫助調節腎臟功能,從而改善腎臟疾病引起的水腫、浮腫等症狀。
5. 清肺熱利咽
牛蒡子具有清肺熱、利咽的作用。在中醫學中,牛蒡子常用來治療喉嚨疼痛、口干舌燥、咳嗽等症狀。
牛蒡子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能夠清除人體內的熱毒,從而改善肺部熱毒引起的喉嚨疼痛、口干舌燥等症狀。
此外,牛蒡子還能夠促進唾液分泌和舒緩喉部炎症,從而減輕咳嗽和喉嚨疼痛等不適感。
6. 清熱瀉火
《本草正義》提到:牛蒡之用,能疏散風熱,起發痘疹,而善通大便,苟非熱盛,或脾氣不堅實者,投之輒有泄瀉,則辛泄苦降,下行之力為多。潔古作溫,景岳又謂其降中有升,皆非真諦。
7. 散風熱
牛蒡子辛散苦泄,疏散風熱,宣肺利咽,更可泄火清熱,用於外感風熱、咽喉腫痛及熱毒瘡瘍證;又屬子,故可治腸燥便秘。
本品疏散風熱,且能利咽,臨床應用以風熱表症兼有咽喉腫痛者為宜,常配合桔梗、銀花、連翹等同用。
牛蒡子疏散風熱的作用,與薄荷相似,常配合同用,唯牛蒡清熱解毒之功較優,薄荷解表發汗之力較強。由於它性寒滑利,能滑腸通便,故脾虛腹瀉者忌用;癰疽已潰、膿水清稀者也不宜應用。
牛蒡子的現代功效
1. 預防心血管疾病
牛蒡子中的一些成分如芝麻酸、胡蘿蔔素、維生素E等,有助於預防心血管疾病。
可降低膽固醇和三酸甘油酯的含量:牛蒡子中的芝麻酸可以降低血液中的膽固醇和三酸甘油酯含量,從而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保護血管內皮:牛蒡子中的胡蘿蔔素可以保護血管內皮細胞,預防心血管疾病的發生。
抗氧化:牛蒡子中的維生素E等成分可以抗氧化,減少自由基對身體組織的損傷,有益於心血管健康。
2. 抗菌、抗病毒
牛蒡子具有抗菌作用。牛蒡子中含有多種活性成分,其中一些成分被證實對細菌有殺滅作用或抑制菌的生長。例如,牛蒡子中的揮發油和黃酮類化合物等成分被認為對一些病原微生物有明顯的抑制作用。
研究表明,牛蒡子中的揮發油成分可以抑制多種細菌的生長和繁殖,例如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和痢疾桿菌等。同時,牛蒡子中的黃酮類化合物如牛蒡草素、蒲公英苷等也被證實能夠抑制一些病原微生物的生長,如大腸桿菌、肺炎克雷伯菌等。
因此,牛蒡子被廣泛應用於治療與感染相關的疾病,如支氣管炎、肺炎、膀胱炎等。
3. 抗發炎
牛蒡子具有抗發炎作用。牛蒡子中含有多種活性成分,其中一些成分被認為對炎症反應有調節作用。例如,牛蒡子中的多酚類化合物和黃酮類化合物等成分,被證實具有明顯的抗氧化和抗炎作用。
研究表明,牛蒡子中的多酚類成分能夠抑制炎症引起的細胞損傷和細胞凋亡,減輕炎症反應。此外,牛蒡子中的黃酮類化合物也被認為可以抑制炎症介質的產生,進一步降低炎症反應的程度。
因此,牛蒡子被廣泛應用於治療與炎症相關的疾病,例如風濕性關節炎、膀胱炎、支氣管炎等。
4. 降血糖
牛蒡子具有降血糖的功效。在中醫學中,牛蒡子常被用來治療糖尿病、高血糖等相關症狀。
牛蒡子中的活性成分可以幫助降低血糖水平,從而改善糖尿病引起的相關症狀。此外,牛蒡子還能夠調節腎臟功能,幫助體內多餘的糖分排出體外。
牛蒡子的運用方法與用量
內服:煎湯,5-10g;或入散劑。外用:適量,煎湯含漱。
牛蒡子的炮製
- 淨制:揀去雜質,篩去泥屑。
- 炒制:取淨牛蒡子,置鍋內,用文火炒至微鼓起,外面呈微黃色並略有香氣,取出,放涼。
- 酒制:《雷公炮炙論》:凡使惡實,採之淨揀,勿令有雜質,然後用酒拌蒸,待上有薄白霜重出,用布拭上,然後焙乾,別搗如粉用。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品能滑腸,氣虛便溏者忌用。
- 《本草經疏》:痘瘡家惟宜於血熱便秘之證,若氣虛色白大便自利或洩瀉者,慎勿服之。痧疹不忌洩瀉,故用之無妨。癰疽已潰,非便秘不宜服。本品能滑腸,氣虛便溏者忌用。
- 孕婦和哺乳期婦女應禁用。
- 有脾胃虛弱、腹瀉、脾胃濕寒等病症的人應慎用。
- 與某些藥物可能會產生相互作用,例如與降血糖藥物或利尿劑等藥物同時使用可能會增強其效果。
- 服用牛蒡子時應注意用量,不宜過量。
牛蒡子相關的方劑
牛蒡子可治療的相關疾病
牛蒡子含有的化學成分
亞油酸(linoleicacid), 棕櫚酸(palmiticacid), 葡萄糖(glucose), 硬脂酸(stearicacid), 絡石甙元(trachelogenin)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