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粘子散

SHU ZHAN ZI S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9

寒性指數

22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41%
胃經 27%
肝經 13%
脾經 8%
心經 8%
肺經
胃經
肝經
脾經
心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19

方劑組成解釋

鼠粘子散中加入牛蒡子,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清熱解毒: 牛蒡子性寒,味苦,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鼠粘子散主要用於治療瘡瘍腫毒、皮膚濕疹等症,牛蒡子的清熱解毒作用可以幫助消散局部炎症,促進傷口癒合。
  2. 利濕排膿: 牛蒡子還能利濕排膿,有助於清除瘡瘍腫毒中的膿液,加速病竈的消退。鼠粘子散中加入牛蒡子,可以增強其利濕排膿的作用,提高治療效果。

鼠粘子散中加入甘草,主要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調和藥性:鼠粘子散中其他藥物性味較烈,甘草性甘平,能緩和藥性,避免對人體造成過強刺激,確保藥效發揮的同時,減少副作用。
  2. 解毒護胃:甘草具有解毒護胃之效,可減輕其他藥物對脾胃的損傷,起到保護脾胃的作用,提高藥效的利用率。

甘草在方劑中起到調和藥性、解毒護胃的輔助作用,使其藥效更平和,安全性更高,達到最佳治療效果。

鼠粘子散中加入荊芥,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疏散風熱,止癢消腫: 荊芥性味辛溫,入肺經,具有疏散風熱、解表止癢、消腫止痛之效。鼠粘子散主要用於治療風熱襲表所致的皮疹、瘙癢、紅腫等症狀,荊芥能有效疏散風熱,止癢消腫,改善皮膚症狀。
  2. 配合其他藥物,增強療效: 鼠粘子散中其他藥物如蟬蛻、地膚子等也具有清熱解毒、止癢止痛之效,荊芥與這些藥物配合使用,可發揮協同作用,增強清熱止癢、消腫止痛的功效,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主治功效


鼠粘子散

組成:

  • 牛蒡子:散風熱、發汗解表、清熱瀉火、清肺熱利咽、利水消腫和清熱解毒。
  • 甘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
  • 荊芥:散風寒、發汗解表、祛風除濕、止癢、止血、活絡止痛、透疹、消食化積、斂瘡。

主治:

上焦有熱,咽喉及隔膜腫脹疼痛、呼吸不暢。

用法用量:

口服,每日1劑,水煎服。

注意事項:

  • 孕婦及哺乳期婦女應慎用。
  • 脾胃虛弱者不宜服用。
  • 服藥期間忌食辛辣、油膩、生冷食物。

功效:

  • 清熱解毒
  • 利咽消腫
  • 祛風止痛

適應症:

  • 咽喉腫痛
  • 扁桃體炎
  • 扁桃腺炎
  • 急性會厭炎
  • 急性喉炎
  • 急性聲帶炎
  • 急性氣管炎
  • 急性肺炎
  • 急性支氣管炎
  • 急性鼻炎
  • 急性扁桃體炎
  • 急性會厭炎
  • 急性喉炎
  • 急性聲帶炎
  • 急性氣管炎
  • 急性肺炎
  • 急性支氣管炎
  • 急性鼻炎

禁忌:

  • 孕婦及哺乳期婦女禁用。
  • 脾胃虛弱者禁用。
  • 服藥期間忌食辛辣、油膩、生冷食物。

總結:

鼠粘子散是一味中藥方劑,具有清熱解毒、利咽消腫、祛風止痛的功效。臨牀上常被用於治療咽喉腫痛、扁桃體炎、扁桃腺炎、急性會厭炎、急性喉炎、急性聲帶炎、急性氣管炎、急性肺炎、急性支氣管炎、急性鼻炎等疾病。

傳統服藥法


鼠粘子1兩(銚子內以文武火隔紙炒令香為度),甘草1分,荊芥半兩。
大調胸膈。
上為細末。
每服1錢,水3分1盞,煎令沸,去滓溫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以免傷陰耗氣。

相關疾病


口咽惡性腫瘤(口腔癌)喉聲門之惡性腫瘤(喉癌)腹瀉吞咽障礙

相同名稱方劑


鼠粘子散, 出處:《禦藥院方》卷九。 組成:鼠粘子1兩,馬牙硝1兩,寒水石(生)1兩,大黃(生)半兩。 主治:時行熱毒攻發咽喉及頸外腫痛。

鼠粘子散, 出處:《三因》卷十六。 組成:鼠粘子(炒)、丹參、升麻、甘草(炙)、乾薄荷(炙)各等分。 主治:傷寒斑瘡毒氣,咽膈不利,聲不出,疼痛。

鼠粘子散, 出處:《普濟方》卷六十三。 組成:鼠粘子1兩(铫子內以文武火隔紙炒令香爲度),甘草1分,荊芥半兩。 主治:大調胸膈。主治:上焦壅熱,咽膈腫疼不利。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