犀角散

XI JIAO S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博濟》卷二

熱性指數

9

寒性指數

22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41%
胃經 27%
肝經 13%
脾經 8%
心經 8%
肺經
胃經
肝經
脾經
心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17

方劑組成解釋

犀角散中包含牛蒡子,主要基於其疏散風熱、宣肺透疹的功效。

牛蒡子性寒,味辛,入肺經,具有清熱解毒、宣肺透疹、利咽止痛的功效。犀角散主治風熱犯肺,症見發熱、咳嗽、咽喉腫痛、疹出不暢等。牛蒡子的加入,可以有效清熱解毒,疏散風熱,促進疹出,從而達到治療風熱犯肺的目的。

此外,牛蒡子還能宣肺利咽,有助於緩解咽喉腫痛,改善呼吸道症狀。

犀角散中加入甘草,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調和藥性: 犀角性寒,甘草性甘,味甘而性平,可緩解犀角的寒性,避免其過於寒涼而傷及脾胃。
  2. 增強藥效: 甘草具有解毒、調和藥性、緩解藥物毒副作用的作用,可增強犀角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功效,使其藥力更為溫和、安全。

此外,甘草還有潤肺止咳、健脾益氣等功效,有助於整體提升方劑的療效。

犀角散中包含荊芥,主要是由於荊芥具有以下功效,與方劑整體作用相輔相成:

  1. 疏散風熱:荊芥性辛溫,善於疏散風邪,清熱解表,可與犀角共奏清熱解毒、疏風止痛之功,適用於外感風熱之症。
  2. 透疹止癢:荊芥能透發麻疹,止癢止痛,與犀角配伍,可促進毒邪外透,達到清熱解毒、止癢消腫之效,適用於麻疹初起或風疹、濕疹等症。

因此,荊芥在犀角散中發揮著重要作用,與其他藥材協同,達到清熱解毒、疏風止痛、透疹止癢等功效。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犀角散」

犀角散,是中藥方劑之一,主要成分為牛蒡子、甘草、荊芥,具有清熱解毒、消炎止痛、利咽止咳的功效。

牛蒡子味辛、苦,性涼,具有散風熱、發汗解表、清熱瀉火、清肺熱利咽、利水消腫和清熱解毒等功效。臨牀上用於治療外感風熱、咽喉腫痛、熱毒瘡瘍、感冒、水腫、腎疾、喉嚨疼痛、口乾舌燥、咳嗽、麻疹、風疹等病症。

甘草味甘、平,性溫,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臨牀上,甘草可適用於治療熱毒瘡瘍、咽喉腫痛、藥物中毒、心氣不足、脾氣虛弱、熱毒發熱、口渴、咳嗽、痺痛、泄瀉、咽喉腫痛、口腔潰瘍、肺熱咳嗽、痰多氣喘、咽喉腫痛、口瘡、胃炎、十二指腸潰瘍等症狀。

荊芥味辛,性微溫,具有散風寒、發汗解表、祛風除濕、止癢、止血、活絡止痛、透疹、消食化積、斂瘡等功效。常用於治療感冒、風寒、風濕痛、關節炎、皮膚瘙癢、外傷出血、瘀血、頭痛、肌肉痠痛、關節疼痛等症狀。

犀角散具有清熱解毒、消炎止痛、利咽止咳的功效,臨牀上主要用於治療上焦壅熱,咽膈腫痛不利。上焦是指人體的胸部,包含了肺、心等臟腑。當上焦壅熱時,會導致肺熱、心火旺盛,從而引起咽喉腫痛、吞嚥困難等症狀。犀角散中的牛蒡子具有清熱瀉火、清肺熱利咽的功效,可緩解咽喉腫痛;甘草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的功效,可增強機體的抵抗力,促進炎症的消退;荊芥具有散風寒、發汗解表的功效,可幫助排除體內的熱毒。三藥合用,具有清熱解毒、消炎止痛、利咽止咳的功效,臨牀上主要用於治療上焦壅熱,咽膈腫痛不利。

傳統服藥法


犀角屑1分,木通1分,羌活1分,黑豆半合,甘草1分(炙微赤,銼),牛黃半錢(細研),麝香半錢(細研),桑根白皮1分。
上細銼。
以水2大盞,煎至1盞2分,去滓,入牛黃、麝香攪令勻,分3次溫服,不拘時候。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清熱解毒、利咽消腫的功效,適用於上焦壅熱,咽膈腫痛不利。但本方含有犀角,犀角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皮膚顏色發黃動脈粥樣硬化氣喘痤瘡肺結核扁桃腺炎坐骨神經痛胰臟炎癲癇瘧疾排尿困難五十肩原發性高血壓類風濕性關節炎慢性喉炎和喉氣管炎痢疾志賀桿菌病細菌性食物中毒阿米巴病鏈球菌性咽喉炎

相同名稱方劑


犀角散, 出處:《誠書》卷十六。 組成:犀角5錢,升麻5錢,木香5錢,檳榔5錢,桑皮5錢,大黃(炒)5錢,麝1錢,桃仁(炒)2-7枚。 主治:中惡,鬼疰。

犀角散, 出處:《博濟》卷二。 組成:鼠粘子1兩(入铫子內,以文武火隔紙炒令香爲度),甘草1分,荊芥半兩。 主治:大利胸膈。主治:上焦壅熱,咽膈腫痛不利。

犀角散, 出處:《丹溪心法附餘》卷二十二。 組成:酸棗仁2錢,麥門冬(去心)2錢,人參2錢,白附子2錢,茯苓(去皮)2錢,朱砂1錢。 主治:壓驚退熱,安心定神。主治:小兒虛風有涎,胃氣弱,或吐乳。喉中作聲。

犀角散, 出處:《雞峰》卷十七。 組成:生犀(銼末)半兩,羚羊角(銼末)半兩,朱砂(研)半兩,人參半兩,牛黃1分(研),龍腦1分(研),麝香1分(研)。 主治:太息。因飲食次驚憂悲泣,食即吐出,自後常多不快,時時太息。

犀角散, 出處:《傳家秘寶》卷中。 組成:龍齒1分,辰砂半兩(别研),真牛黃1分,生烏犀角半兩,新羅人參半兩,白茯苓半兩,遠志1兩,生白龍腦2錢,鐵粉1分(研),真麝香2錢(4味同研極細)。 主治:心虛有熱,忪悸煩惕不安,有如詐病。

犀角散, 出處:《博濟》卷四。 組成:犀角末1分,柴胡(去蘆)1分,枳殼(面炒)1分,麥門冬(去心)1分,茯苓(去皮)1分,芍藥1分,大黃1分,桑白皮1分,人參1分,黃耆1分,鱉甲1個(醋炙令黃)。 主治:小兒骨熱,晚後多發熱,面赤,五心煩悶,四肢無力,飲食減少,夜多盜汗,面色痿黃;大人盜汗。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