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膈散

Li Ge S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博濟》卷二

熱性指數

12

寒性指數

9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36%
脾經 15%
肝經 15%
胃經 15%
心經 10%
膀胱經 5%
肺經
脾經
肝經
胃經
心經
膀胱經

最後更新日:2024-01-29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利膈散」,主治功效是:上焦風壅。

甘草性味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

薄荷性辛涼,入肺、肝經。具有發汗解表、清利咽喉、透疹、止血、降氣、透疹、疏肝解鬱、清熱解毒、消暑等功效。

防風性溫,微苦,歸肺、脾、膀胱經,具有散風邪、解表發汗、活血止痛、祛風除濕、解毒透疹等功效。

桔梗性微寒,味甘辛,歸肺、胃經,具有宣肺、利咽、祛痰、排膿、破血消癥、止血、清熱解毒之功效。

荊芥性微溫、味辛,具有散風寒、發汗解表、祛風除濕、止癢、止血、活絡止痛、透疹、消食化積、斂瘡等功效。

牛蒡子性涼、味辛、苦,具有散風熱、發汗解表、清熱瀉火、清肺熱利咽、利水消腫和清熱解毒等功效。

人參具有多種傳統代功效,它能補氣,增強免疫力、調節血糖、改善心血管功能、提高記憶力、延緩衰老、提高性功能。還能安神益智,緩解神經衰弱、失眠等症狀。

總結:中藥方劑「利膈散」,主要成分有甘草、薄荷、防風、桔梗、荊芥、牛蒡子、人參,具有上焦風壅的功效。

傳統服藥法


荊芥穗子(青,乾淨好者)1兩,鼠粘子1兩,甘草3分(炮過),白醜2兩(炒令香熟)。
上為末。
每服1錢,入鹽點。治風牙痛,以3錢末,入川椒1粒、鹽2錢,煎熟,熱含,冷吐出。

方劑組成解釋


甘草具有清熱解毒、潤肺止咳、緩急止痛的功效。薄荷具有疏風散熱、清利咽喉、透疹解毒的功效。防風具有祛風解表、止痙止痛的功效。桔梗具有宣肺利咽、化痰止咳的功效。荊芥具有疏風解表、透疹、止痛的功效。牛蒡子具有清熱解毒、利咽消腫的功效。人參具有大補元氣、生津止渴、安神益智的功效。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一定的辛溫燥烈之性,因此不宜長期服用。如果有陰虛火旺、口乾咽燥、大便乾結等症狀,不宜服用本方。

相關疾病


牙齦腫脹痛動脈粥樣硬化心絞痛坐骨神經痛心內膜炎五十肩心律不整類風濕性關節炎心肌梗塞肺性心臟病心包炎口咽惡性腫瘤(口腔癌)喉聲門之惡性腫瘤(喉癌)四肢麻痺癱瘓風濕性心臟病二尖瓣狹窄三尖瓣疾病高血壓性心臟病腦內出血腦動脈阻塞

相同名稱方劑


利膈散, 出處:《誠書》卷六。 組成:大黃2兩,朴硝2兩,甘草(炙)2兩,山梔仁1兩,薄荷1兩,黃芩1兩,連翹1兩5錢。 主治:胎熱驚煩。

利膈散, 出處:《博濟》卷二。 組成:荊芥穗子(青,乾淨好者)1兩,鼠粘子1兩,甘草3分(炮過),白醜2兩(炒令香熟)。 主治:上焦風壅,多患咽喉胸膈不利,及風牙痛。

利膈散, 出處:《聖惠》卷四十二。 組成:人參1兩(去蘆頭),前胡1兩(去蘆頭),甘草半兩(炙微赤,銼),訶黎勒皮3分,陳橘皮3分(湯浸,去白瓤,焙),桂心半兩,白朮3分,乾薑半兩(炮裂,銼),赤茯苓1兩。 主治:胸痹,膈塞不通。

利膈散, 出處:《聖惠》卷五十。 組成:鬱李仁4兩(湯浸,去皮了,搗研如膏,看多少入白面,滴水和搜,硬軟得所,擀作餅子,于(钅敖??)上煿令黃色),木香半兩,厚朴半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肉豆蔻半兩(去殼),槟榔半兩,陳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訶黎勒1兩(煨,用皮),甘草1分(炙微赤,銼),桂心半兩,麝香半分(細研)。 主治:五膈氣,胸心氣滯,滿悶不通。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