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膈湯

LI GE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5

寒性指數

8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31%
胃經 19%
脾經 17%
肝經 14%
心經 12%
膀胱經 4%
肺經
胃經
脾經
肝經
心經
膀胱經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利膈湯中加入紫蘇葉,主要基於其以下兩個作用:

1. 解表散寒,行氣寬中: 紫蘇葉性溫,具有解表散寒、行氣寬中的功效,可治療風寒感冒、胸悶氣短、胃脘脹滿等症。利膈湯多用於治療脾胃氣滯、食積不消、胸悶脘痞等病症,紫蘇葉有助於散寒解表,促進氣機流通,緩解胸悶氣短,輔助治療脾胃氣滯。

2. 疏肝理氣: 紫蘇葉還具有疏肝理氣的作用,可緩解肝氣鬱結所致的胸脅脹滿、食慾不振等症。利膈湯中常配合柴胡、枳殼等疏肝理氣藥物,紫蘇葉的加入,可增強疏肝理氣的作用,進一步促進脾胃功能恢復。

利膈湯中包含荊芥,主要是因為其具有以下兩點功效:

  1. 疏散風熱,利膈開胃:荊芥性辛溫,入肺經,具有疏散風熱、解表散寒的功效。對於因風熱鬱結於胃腸所致的脘腹脹滿、食慾不振、口乾咽燥等症,荊芥能起到疏風散熱、利膈開胃的作用,幫助恢復正常消化功能。
  2. 配合其他藥材,增強療效:利膈湯中其他藥材如厚朴、枳實等,也具有理氣化痰、消食導滯的功效。荊芥與之配合,既能疏散風熱,又能促進氣機流通,共同達到消食導滯、利膈開胃的治療目的。

利膈湯中加入桔梗,主要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宣肺利膈: 桔梗味辛,性平,歸肺經,具有宣肺、利膈、消痰止咳之功效。其宣肺之性可使肺氣通暢,利膈之性可消除胸膈之氣滯,從而緩解胸悶、氣短等症狀,與利膈湯疏肝理氣、消食化積的功效相輔相成。
  2. 引藥入肺: 桔梗性善升散,可將藥力引至肺經,有助於其他藥物發揮其治療作用。利膈湯主要用於治療胸脅脹滿、飲食不消、脘腹脹痛等症,桔梗的引經作用可使藥物更有效地作用於肺經,從而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利膈湯中加入防風,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疏散風寒,利膈止痛: 防風性溫,具有疏散風寒、止痛的作用。利膈湯主要用於治療胸膈脹滿、脘腹疼痛等症,這些症狀往往與風寒鬱結於胸膈有關。防風可以散寒解表,疏通經絡,從而達到利膈止痛的效果。
  2. 調和藥性,增強療效: 利膈湯中其他藥物如厚朴、枳實等,偏於燥性,容易耗傷津液。防風性溫,可緩解燥性藥物的副作用,調和藥性,使藥效更加平和,更易於患者接受。

利膈湯中包含牛蒡子,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疏散風熱,利膈止痛:牛蒡子性寒,味辛,入肺經,具有疏散風熱、利膈止痛的功效。對於風熱犯肺,氣機阻滯所致的胸膈滿悶、脘腹疼痛、咽喉腫痛等症狀,牛蒡子能有效清熱解毒,暢通氣機,緩解疼痛。
  2. 消腫散結,通利竅道:牛蒡子亦具有消腫散結、通利竅道的功效。利膈湯多用於治療胸膈脹滿、食積不化等症,牛蒡子能促進胃腸蠕動,消除積滯,有助於改善消化功能,通利氣血運行。

利膈湯中加入甘草,主要有以下兩大原因:

  1. 調和藥性: 利膈湯中多用辛溫之品,容易燥烈傷陰。甘草性甘平,入脾胃經,能緩和藥性,避免藥物過於燥烈,保護脾胃,使藥力平和,更易於被機體吸收。
  2. 增強藥效: 甘草能調和諸藥,使各味藥物發揮最佳功效。同時,甘草還具有補脾益氣、緩急止痛的作用,能增強利膈湯的整體療效,更有效地治療胸膈痞滿、脘腹脹痛等症狀。

利膈湯中加入人參,主要是針對其 補氣健脾 的作用。

  1. 利膈湯主要用於治療 脾胃氣虛、食積不消 等症狀,人參能 益氣健脾,增強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有助於消食積、化痰涎,改善食慾不振、脘腹脹滿等症狀。
  2. 此外,人參還能 扶正祛邪,提高機體抵抗力,幫助脾胃恢復正常功能,促進病情的康復。因此,利膈湯中加入人參,可謂 標本兼治,達到更佳的療效。

主治功效


利膈湯是中醫常用的方劑之一,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臨牀上用於治療熱毒瘡瘍、咽喉腫痛、藥物中毒、心氣不足、脾氣虛弱、熱毒發熱、口渴、咳嗽、痺痛、泄瀉、咽喉腫痛、口腔潰瘍、肺熱咳嗽、痰多氣喘、咽喉腫痛、口瘡、胃炎、十二指腸潰瘍等症狀。

利膈湯的主要成分包括甘草、防風、桔梗、荊芥、牛蒡子、人參、紫蘇葉等。

甘草性味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臨牀上,甘草可治癒熱毒瘡瘍、咽喉腫痛、藥物中毒、心氣不足、脾氣虛弱、熱毒發熱、口渴、咳嗽、痺痛、泄瀉、咽喉腫痛、口腔潰瘍、肺熱咳嗽、痰多氣喘、咽喉腫痛、口瘡、胃炎、十二指腸潰瘍等症狀。

防風性溫,微苦,歸肺、脾、膀胱經,具有散風邪、解表發汗、活血止痛、祛風除濕、解毒透疹等功效。防風能治癒外感風寒或風熱表證,例如感冒、流行性感冒等;防風能祛風除濕,勝濕止痛,常用於治癒風濕、類風濕關節炎、痛風等;防風能解痙止痙,常用於治癒肌肉痙攣、抽搐等;防風能活血通經,常用於治癒瘀血經閉、痛經等;防風能解毒透疹,常用於治癒溫熱病、瘡瘍腫毒等。防風是中醫常用的藥物之一,具有多種功效。在使用時應根據具體情況,辨證論治,以免誤用。

桔梗性微寒,味甘辛,歸肺、胃經,具有宣肺、利咽、祛痰、排膿、破血消癥、止血、清熱解毒之功效,常用於治癒濕熱、寒熱交加所致之咳嗽、痰多等症狀,亦可預防和治癒呼吸道感染。桔梗還具有促進血液循環、排膿解毒、止血等功效,可用於治癒膿瘍、癤子、瘡瘍等疾病。

荊芥性微溫、味辛,具有散風寒、發汗解表、祛風除濕、止癢、止血、活絡止痛、透疹、消食化積、斂瘡等功效,常用於治癒感冒、風寒、風濕痛、關節炎、皮膚瘙癢、外傷出血、瘀血、頭痛、肌肉痠痛、關節疼痛等症狀。

牛蒡子性涼、味辛、苦,具有散風熱、發汗解表、清熱瀉火、清肺熱利咽、利水消腫和清熱解毒等功效,臨牀上用於治癒外感風熱、咽喉腫痛、熱毒瘡瘍、感冒、水腫、腎疾、喉嚨疼痛、口乾舌燥、咳嗽、麻疹、風疹等病症。

人參具有多種傳統代功效,它能補氣,增強免疫力、調節血糖、改善心血管功能、提高記憶力、延緩衰老、提高性功能。還能安神益智,緩解神經衰弱、失眠等症狀,人參味甘,性微溫,歸脾、肺經,具有生津止渴、補血、健脾胃等功效。

紫蘇葉性溫味辛,歸肺、脾經,具有發汗解表、散風寒、止嘔、理氣行氣、降氣、補陽、補中益氣、溫裡溫中、安胎、止咳平喘、止血和解毒等傳統代功效。

總之,利膈湯是一種具有多種功效的中醫方劑,臨牀上用於治療多種疾病,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在使用時應根據具體情況,辨證論治,以免誤用。

傳統服藥法


防風1兩,雞蘇葉1兩,桔梗1兩,牛蒡子1兩,荊芥穗1兩,川升麻半兩,人參半兩,甘草(炙)半兩。
上(口父)咀。每服4錢,水1盞半,加生薑5片,煎至8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利膈湯具有發汗解表的功效,因此不宜在感冒初期服用。如果有發熱、頭痛、咳嗽、流鼻涕等感冒症狀,應先服用感冒藥治療。

相關疾病


咽喉痛咽喉有異物感舌頻頻伸出口外,又立即內收口咽惡性腫瘤(口腔癌)喉聲門之惡性腫瘤(喉癌)腹瀉嘴裡發苦多痰心情煩燥腰背反折,身體後仰如弓狀心胸煩熱吞咽障礙咽喉乾燥眼瞼丹毒

相同名稱方劑


利膈湯, 出處:《麻症集成》卷四。 組成:薄荷、荊芥、力子、元參、瓜蔞、防風、桔梗、連翹、黃芩、甘草。 主治:麻症因於脾肺火熱風邪者。

利膈湯, 出處:《濟生》卷五。 組成:防風1兩,雞蘇葉1兩,桔梗1兩,牛蒡子1兩,荊芥穗1兩,川升麻半兩,人參半兩,甘草(炙)半兩。 主治:上膈壅熱,口苦咽乾,痰唾稠粘,心煩喜冷,咽喉生瘡疼痛,一切上壅之證。

利膈湯, 出處:《本事》卷四引都君予方。 組成:雞蘇葉1兩,荊芥穗1兩,桔梗(炒)1兩,防風(去杈股)1兩,牛蒡子(隔紙炒)1兩,甘草1兩(炙),人參半兩(去蘆)。 主治:輕清解散。主治:虛煩上盛,脾肺有熱,咽喉生瘡,腹癰臍中出膿,失護進風,角弓反張。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