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涼解毒飲

QING LIANG JIE DU YI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慈航集》卷下

熱性指數

7

寒性指數

18

熱/寒比例

(0.39)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37%
胃經 33%
心經 9%
肝經 8%
腎經 6%
脾經 4%
肺經
胃經
心經
肝經
腎經
脾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清涼解毒飲中加入玄參,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藥性:

  1. 清熱解毒: 玄參味甘苦性寒,入肺、腎經,具有清熱涼血、解毒消腫之效。對於熱毒壅盛、血分有熱所致的發熱、口渴、咽喉腫痛、瘡瘍腫毒等症狀,能起到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作用。
  2. 滋陰降火: 玄參同時具有滋陰降火的功效。對於陰虛火旺、虛熱內盛所致的口乾舌燥、心煩失眠、潮熱盜汗等症狀,能起到滋陰降火、清熱解毒的作用。

因此,清涼解毒飲中加入玄參,可發揮其清熱解毒、滋陰降火的功效,達到更好的解毒消腫、清熱涼血的效果。

「清涼解毒飲」方劑中加入麥門冬,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滋陰潤肺,清熱解毒:麥門冬性寒,入肺、心經,具有滋陰潤肺、清心除煩、生津止渴之效。對於熱毒熾盛、肺燥津傷、口乾舌燥、咽喉腫痛等症狀,麥門冬能清熱解毒,滋陰生津,緩解熱毒對人體的損傷。
  2. 護心安神,增強體質:麥門冬還具有養心安神、益氣生津的功效,能緩解熱毒引起的煩躁不安、心悸失眠等症狀,同時能提升人體免疫力,增強抵抗力,幫助身體更快地恢復健康。

因此,在「清涼解毒飲」中加入麥門冬,可起到清熱解毒、滋陰潤肺、護心安神等多重作用,有效緩解熱毒對人體的傷害。

清涼解毒飲中加入桔梗,主要有以下原因:

1. 開宣肺氣,利咽止咳:桔梗具有宣肺利咽之效,能開宣肺氣,使痰液易於排出,對於外感風熱所致的咽喉腫痛、咳嗽痰多等症狀有較好的療效。

2. 促進排膿,消腫止痛:桔梗具有消腫排膿之效,可以促進膿液排出,減輕炎症反應,緩解疼痛。對於因熱毒引起的瘡瘍腫毒,也有一定的治療作用。

因此,清涼解毒飲中加入桔梗,可以起到宣肺利咽、消腫止痛的作用,有助於緩解外感風熱所致的各種症狀。

清涼解毒飲中加入甘草,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緩和藥性,調和各藥: 甘草味甘,性平,具有調和諸藥、緩解藥性過於偏寒或偏熱的作用。清涼解毒飲多由寒涼藥物組成,加入甘草可以減輕其寒涼之性,避免過度損傷脾胃,同時還能更好地發揮藥效。
  2. 增強解毒功效: 甘草本身也具有解毒功效,能解百毒,與其他藥材協同作用,增強解毒效果,並能保護肝腎,減少毒素對人體的傷害。

清涼解毒飲中加入牛蒡子,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毒: 牛蒡子性寒,味苦,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散結的功效。其藥性可有效清除體內熱毒,並緩解因熱毒引起的發熱、口渴、咽喉腫痛等症狀,與方劑清涼解毒的功效相符。
  2. 疏散風熱: 牛蒡子還具有疏散風熱的作用,能有效緩解因風熱引起的感冒、咳嗽、鼻塞等症狀。在清涼解毒飲中加入牛蒡子,可以更全面地解決風熱與熱毒交雜的病症,提高治療效果。

「清涼解毒飲」方劑中加入「青黛」,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項藥理作用:

  1. 清熱解毒:青黛性寒,味苦,入肺經,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功效。它能有效清除體內熱毒,適用於外感熱毒、瘡瘍腫毒等症狀。
  2. 消腫止痛:青黛還能消腫止痛,對於因熱毒引起的紅腫熱痛、咽喉腫痛等症狀有一定的緩解作用。

因此,在「清涼解毒飲」中加入「青黛」,可以更好地發揮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達到治療目的。

「清涼解毒飲」中加入白僵蠶,主要是基於其以下兩個功效:

1. 解毒消腫: 白僵蠶性寒,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能有效化解熱毒引起的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等症狀,對於因熱毒引起的各種炎症有較好的治療效果。

2. 驅蟲止癢: 白僵蠶具有較強的殺蟲止癢作用,可以有效地驅除寄生蟲,緩解由蟲咬引起的皮膚瘙癢、紅腫等症狀。

因此,在「清涼解毒飲」中加入白僵蠶,可以起到清熱解毒、消腫止癢的作用,進一步提升方劑的治療效果。

「清涼解毒飲」方劑中加入馬勃,主要基於其清熱解毒、利咽消腫的功效。

馬勃性寒,味甘,歸肺、脾經。其藥理作用包括:

  1. 清熱解毒: 馬勃能清熱解毒,對於外感熱毒、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等症狀有緩解作用。
  2. 利咽消腫: 馬勃能利咽消腫,對於咽喉部炎症引起的聲音嘶啞、吞嚥困難等症狀有改善作用。

因此,在「清涼解毒飲」中加入馬勃,有助於增強方劑的清熱解毒、利咽消腫功效,達到治療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等症狀的目的。

主治功效


清涼解毒飲主治功效分析

主治: 爛喉瘟症。初病惡寒,喉痛破爛,食飲皆嗆,其症最危,來如風雨。

治療原理分析:

根據古文內容,清涼解毒飲主要由以下藥物組成:

  • 基礎方劑: 玄參、麥門冬、桔梗、甘草、牛蒡子、青黛、白僵蠶、馬勃
  • 《類證治裁》加減方: 連翹、大力子 (牛蒡子)、黃芩、生地黃、牡丹皮、梔子、金銀花、甘草、紫花地丁、玄參、天花粉、赤芍;熱重加黃連、犀角汁;溺澀加木通。

方劑功效分析:

從方劑組成來看,「清涼解毒飲」以清熱解毒為核心,兼顧滋陰潤燥、宣肺利咽、活血化瘀

  1. 清熱解毒:

    • 基礎方藥中: 青黛、白僵蠶、馬勃 皆為清熱解毒要藥,針對爛喉瘟的熱毒病因。
    • 加減方藥中: 連翹、金銀花、黃芩、黃連、紫花地丁,進一步加強清熱解毒之力,特別是針對熱毒壅盛的情況。犀角汁 (現已禁用,可考慮以水牛角濃縮粉替代) 為清熱涼血解毒之峻品,用於熱毒熾盛、熱入營血之危重症。
  2. 滋陰潤燥:

    • 基礎方藥中: 玄參滋陰降火、潤燥生津;麥門冬養肺潤喉。
    • 加減方藥中: 生地黃滋陰清熱;天花粉清熱生津。
    • 這些藥物針對熱毒耗傷陰液,導致喉嚨乾燥、疼痛的病理變化。
  3. 宣肺利咽:

    • 基礎方藥中: 桔梗宣肺利咽,祛痰排氣;牛蒡子疏散風熱,兼有清利咽喉之功。
    • 針對爛喉瘟導致的喉嚨腫痛、聲音嘶啞等症狀。
  4. 活血化瘀:

    • 加減方藥中: 牡丹皮、赤芍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之效。
    • 針對喉嚨局部紅腫、破潰的病理變化。
  5. 調和諸藥:

    • 基礎方藥中: 甘草調和諸藥,緩急止痛。
  6. 利尿通淋:

    • 加減方藥中: 溺澀加木通,以清熱利尿,導熱下行。

總結:

清涼解毒飲針對爛喉瘟的病因病機,以清熱解毒為主,結合滋陰、宣肺、活血等多種治法,標本兼顧,體現了中醫辨證論治的精髓。從《類證治裁》的加減方可以看出,在應用此方時,還需根據患者的具體病情,如熱毒的輕重、陰液的耗傷程度、是否兼有尿路感染等,進行靈活的藥物加減,以達到最佳的治療效果。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清熱解毒、利咽消腫的功效,可用於治療爛喉瘟症,但不宜長期服用。

相關疾病


扁桃腺炎急性會厭炎怕冷

相同名稱方劑


清涼解毒飲, 出處:《類證治裁》卷八。 組成:連翹、大力子、芩、地、丹、梔、銀、草、紫菀地丁、元參、花粉、赤芍。 主治:疔毒。

清涼解毒飲, 出處:《慈航集》卷下。 組成:元參8錢,麥冬5錢(去心),桔梗3錢,生甘草1錢5分,牛蒡子3錢(研),青黛1錢5分,白僵蠶3錢(炒),馬勃5分。 主治:爛喉瘟症。初病惡寒,喉痛破爛,食飲皆嗆,其症最危,來如風雨。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