啓膈散

QI GE S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7

寒性指數

20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20%
心經 20%
肝經 13%
胃經 13%
脾經 11%
膽經 8%
腎經 6%
心包經 4%
肺經
心經
肝經
胃經
脾經
膽經
腎經
心包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24

方劑組成解釋

啓膈散中包含沙參,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生津,養陰潤肺: 沙參性微寒,味甘,入肺、胃經,具清熱生津、養陰潤肺之效。啓膈散主治胸膈痞悶、痰多氣喘等症,沙參可清熱化痰,潤燥生津,緩解胸膈之鬱熱,有助於氣機通暢。
  2. 滋陰降火,和胃降逆: 沙參兼具滋陰降火之功效,可緩解因熱邪灼傷津液而致的口乾舌燥、咽喉腫痛等症。啓膈散中,沙參與其他清熱化痰藥物配合,可滋陰降火,和胃降逆,使氣機順暢,痰濁得以化解。

啓膈散中包含丹參,主要是因為丹參具有以下兩種功效,有助於治療本方所針對的疾病:

  1. 活血化瘀:啓膈散主治胸膈痞滿,氣機阻滯,而丹參具有活血化瘀、通經止痛的功效,可以改善胸部氣血運行,解除瘀阻,達到寬胸理氣的效果。
  2. 清熱涼血:丹參還具有清熱涼血的功效,可以緩解因氣血瘀滯導致的發熱、疼痛等症狀,配合其他藥材,達到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

因此,丹參的加入對於啓膈散治療胸膈痞滿、氣機阻滯的病症具有重要作用。

啓膈散中加入茯苓,主要因其具有以下兩個作用:

1. 健脾利濕:茯苓性平味甘,入脾、腎經,具有健脾利濕、寧心安神之效。啓膈散旨在治療脾胃氣滯,胸膈滿悶,飲食不化等症,茯苓能健脾和胃,利濕化痰,有助於消除積滯,改善脾胃運化功能。

2. 化痰止咳:茯苓還具有利水滲濕的作用,可化痰止咳,有助於解除因痰濕阻滯所致的胸膈滿悶、氣喘咳嗽等症狀。

啓膈散中加入川貝母,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清熱化痰: 川貝母性寒,味甘苦,入肺經,具有清熱化痰、潤肺止咳的功效。啓膈散主要用於治療痰熱鬱結,氣逆胸悶,因此加入川貝母以清熱化痰,使痰液易於咳出,通暢氣道。
  2. 宣肺利膈: 川貝母能宣肺利膈,開宣肺氣,使氣機通暢,有助於解除胸悶、氣逆等症狀。啓膈散中加入川貝母,可以加強其開胸理氣的功效,幫助患者恢復呼吸順暢。

啓膈散中包含鬱金,主要因其具備以下功效:

  1. 行氣解鬱: 鬱金性味辛溫,入肝脾經,具有行氣解鬱、消腫止痛之功,可疏肝理氣,化解胸膈之鬱結,解除氣滯血瘀所致的胸悶、心悸、嘔吐等症狀,與啓膈散開胸理氣、消食止痛的功效相契合。
  2. 活血化瘀: 鬱金亦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可改善氣血運行,促進瘀血消散,進一步緩解胸膈滿悶、脘腹脹痛等症狀,配合啓膈散中的其他藥物,增強其通暢氣機、化解瘀滯的效果。

啓膈散中包含砂仁,其主要原因有二:

一、行氣寬中: 砂仁味辛、性溫,入脾、胃經,具有行氣寬中、消食化滯之效。啓膈散主治胸膈滿悶、胃脘脹痛等症,砂仁的加入可促進氣血流通,消除胃腸脹氣,緩解胸膈滿悶之感。

二、溫脾止嘔: 砂仁亦能溫脾止嘔,對於脾胃虛寒、寒邪犯胃所致的嘔吐,砂仁可溫暖脾胃,緩解嘔吐症狀。啓膈散中的其他藥材如厚朴、陳皮等,也能起到溫脾止嘔的作用,與砂仁相輔相成,增強藥效。

啓膈散中包含荷葉,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清熱利濕,消暑解暑: 荷葉性寒,味苦,入肺、脾經,具有清熱利濕、消暑解暑的功效。啓膈散用於治療暑熱傷陰,脾胃氣滯所致的胸膈滿悶、脘腹脹痛、食慾不振等症狀,荷葉的清熱利濕之性,可清解暑熱,利濕化痰,緩解胸膈滿悶、脘腹脹痛等症狀。
  2. 行氣解鬱,和胃降逆: 荷葉亦具有行氣解鬱、和胃降逆的作用。啓膈散中常配伍其他理氣化濕藥物,如厚朴、枳殼等,與荷葉共同作用,可疏肝理氣,行氣解鬱,降逆止嘔,改善脾胃氣滯所致的症狀。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啓膈散」具有清熱涼血、活血化瘀、健脾胃、利水消腫、安神補氣等功效,主要用於治療噎膈的病症。噎膈是指食物或其他異物梗塞於咽喉或胸膈,引起吞嚥困難或疼痛等症狀的病症。

啓膈散由川貝母、丹參、茯苓、砂仁、荷葉、沙參、鬱金七味中藥組成。

川貝母具有清肺熱、化痰、潤肺、止咳、平喘、鎮咳、祛痰、散結、清熱解毒、安神等功效。可清肺熱、化痰止咳,對肺熱燥咳、乾咳少痰、痰粘難咯、咯痰帶血等症有良好療效。

丹參具有活血化瘀、涼血消腫、清心除煩、補氣、通經絡、安神、活絡止痛等多種功效。活血化瘀方面,丹參可抑制血小板聚集、擴張血管、降低血液黏稠度、促血液凝固。止血方面,丹參可增強止血活性、促傷口癒合。調經方面,丹參可活血化瘀、涼血消腫、清心除煩、養血安神,緩解經期不適。

茯苓性平,味甘淡,歸脾、胃、心經。具有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等功效。茯苓可以促小便生成和排出,幫排除體內多餘水分,適用於水腫、尿路感染、膀胱炎、腎炎等症。茯苓還可以祛風除濕,適用於風濕痹痛、關節炎、水腫等症。茯苓還可以安胎,適用於孕婦水腫、先兆流產等症。茯苓還可以健脾胃,適用於脾虛諸證,虛弱、食少納呆、倦怠乏力等症。茯苓還可以補血,適用於氣血兩虛、面色蒼白、頭暈目眩等症。茯苓還可以安神,適用於失眠、多夢等症。

荷葉性涼,味苦澀,具有清熱瀉火、活血化瘀、固澀收斂、止血、清熱涼血、生津止渴、破血消癥、利尿消腫、健脾養心、安神寧心等功效。荷葉主要用於治療暑熱煩渴、暑濕泄瀉、脾虛泄瀉、血熱吐衄、便血崩漏、瘀血腫痛、瘡瘍腫痛、水腫、心悸失眠、煩躁不安等症。

砂仁性溫味辛,入脾、胃、腎經,具有燥濕、芳香化濕、理氣行氣、止瀉、安胎、健脾胃等傳統代功效。主治濕濁中阻、脘痞不飢、脾胃虛寒、嘔吐泄瀉、妊娠惡阻、胎動不安、腹瀉、腹部不適、氣滯妊娠惡阻、胎動不安、脾虛濕滯、中焦氣滯之證、胃脘脹滿、噁心嘔吐等症狀。

沙參具有滋陰養陰清熱、潤肺化痰、益胃生津、止渴止咳的作用,藥理成分含有皁甙類、多糖、蛋白質等,可抑制氣管平滑肌收縮、緩解支氣管痙攣,用於治療肺陰虛、支氣管炎、胃熱嘔吐、胃陰虛口渴等症。

鬱金中藥具有多種傳統功效,包括活血化瘀、止血、清熱涼血、化腐生肌、理氣行氣、降氣、清熱利濕等。鬱金辛散性味有助於活血止痛、行氣解鬱。鬱金性苦辛,味寒,歸肺、肝、脾經,能清肝降火、行氣止血。鬱金性寒,味辛、苦,入肝、心及脾經,有清熱涼血、解鬱開竅之效。鬱金性溫,溫能祛寒,寒去則腐肉自消;又因其味苦,苦能燥濕,濕去則腐肉不生。鬱金通於肝、膽、心、脾四經,辛開苦降,長於理氣行氣,和營活血,能疏肝解鬱,除濕利膽。鬱金含有多種活性成分,利於人體腸胃蠕動與分泌,可消除腸胃氣滯、胸脹、噫氣等問題。鬱金性寒,味苦,入肝膽經,具有清熱利濕、清熱退黃之效。

總結:中藥方劑「啓膈散」具有清熱涼血、活血化瘀、健脾胃、利水消腫、安神補氣等功效,主要用於治療噎膈的病症。

傳統服藥法


沙參3錢,丹參3錢,茯苓1錢,川貝母(去心)1錢5分,鬱金5分,砂仁殼4分,荷葉蒂2個,杵頭糠5分。
虛者,加人參;若兼蟲積,加胡連、蕪荑;甚則用河間雄黃散吐之;若兼血積,加桃仁、紅花;或另以生韭汁飲之;若兼痰積,加廣橘紅;若兼食積,加卜子、麥芽、山楂。
通噎膈、開關,潤燥解鬱。
水煎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啟膈散具有一定的活血化瘀作用,因此孕婦、月經期間的女性以及有出血傾向的患者慎用。

相關疾病


口咽惡性腫瘤(口腔癌)喉聲門之惡性腫瘤(喉癌)吞咽障礙

相同名稱方劑


啓膈散, 出處:《醫學心悟》卷三。 組成:沙參3錢,丹參3錢,茯苓1錢,川貝母(去心)1錢5分,鬱金5分,砂仁殼4分,荷葉蒂2個,杵頭糠5分。 主治:通噎膈、開關,潤燥解鬱。主治:噎膈。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