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訊
主治功效
一貫煎的主要功用就是「滋陰疏肝」,主治陰虛肝鬱證。症狀是:胸院脅痛,吞酸吐苦,咽乾口燥,舌紅少津,脈細弱或虛弦。
肝藏血,主疏泄,體陰而用陽,喜條達而惡抑鬱。肝腎陰血虧虛,肝體失養,則疏泄失常,肝氣鬱滯,進而橫逆犯胃,故胸脘脅痛、吞酸吐苦。
肝氣久鬱,經氣不利則生疝氣、瘕聚等症;陰虛津液不能上承,故咽乾口燥、舌紅少津;陰血虧虛,血脈不充,故脈細弱或虛弦。
肝腎陰血虧虛而肝氣不舒,治宜滋陰養血、柔肝舒鬱。方中重用生地黃滋陰養血、補益肝腎為君,內寓滋水涵木之意。
當歸、枸杞養血滋陰柔肝;北沙參、麥冬滋養肺胃,養陰生津,意在佐金平木,扶土制木,四藥共為臣藥。佐以少量川楝子,疏肝泄熱,理氣止痛,復其條達之性。
該藥性雖苦寒,但與大量甘寒滋陰養血藥相配伍,則無苦燥傷陰之弊。諸藥合用,使肝體得養,肝氣得舒,則諸症可解。
本方配伍特點:在大量滋陰養血藥中,少佐一味川楝子疏肝理氣,補肝與疏肝相結合,以補為主,使肝體得養,而無滋膩礙胃遏滯氣機之虞,且無傷及陰血之弊。
全方組方嚴謹,配伍得當,照顧到「肝體陰而用陽」的生理特點,誠為滋陰疏肝之名方。
一貫煎與逍遙散都能疏肝理氣,均可治肝鬱氣滯之脅痛。不同之處:逍遙散疏肝養血健脾的作用較強,主治肝鬱血虛之脅痛,並伴有神疲食少等脾虛症狀
一貫煎滋養肝腎的作用較強,主治肝腎陰虛之脅痛,且見吞酸吐苦等肝氣犯胃症狀者。
加減法:苦燥者,加酒炒川連三至五分。有虛熱或汁多,加地骨皮。痰多,加貝母。舌紅而乾,陰虧過甚,加石斛。脅脹痛,按之硬,加鱉甲。煩熱而渴,加知母、石膏。腹痛,加芍藥、甘草。腳弱,加牛膝、薏苡仁。不寐,加棗仁。若脅痛甚者,加合歡花、玫瑰花,白蒺藜等以舒肝調氣。頭目昏暈者,加女貞子、桑葚等以補益肚腎。
現代運用於慢性肝炎、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腸潰瘍、肋間神經痛、神經官能症等屬陰虛肝鬱者。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制方重在滋補,雖可行無形之氣,但不能祛有形之邪,且藥多甘膩,故有停痰積飲而舌苔白膩、脈沈弦者,不宜使用。 此方下舌無津液四字最宜注意,如其舌苔濁垢,即非所宜;凡屬氣、血、火、食、痰、濕諸鬱,不兼陰虛者忌用。 本方中滋膩之藥較多,故有停痰積飲而舌苔白膩,脈沉弦者,不宜使用。
相關證候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一貫煎, 出處:《續名醫類案》卷十八。 組成:北沙參、麥冬、地黃、當歸、杞子、川楝。 主治:滋陰舒肝。養肝血,滋肝陰,泄肝氣。滋陰充液,疏肝調氣。補肝腎之陰,佐以疏肝。主治:肝腎陰虛氣鬱,胸脅脘腹脹痛,吞酸吐苦,咽乾口燥,及疝氣瘕聚,舌紅少苔,脈弦細而數。現用于慢性肝炎。脅痛,吞酸,吐酸,疝瘕,一切肝病,肝腎陰虛,氣滯不運,脅肋攻痛,胸腹(月真)脹,脈反細弱,或虛弦,舌無津液,喉嗌乾燥者;肝腎陰虛而腿膝斠疼,足軟無力,或環跳、髀樞、足跟掣痛者。亦治痢後風及鶴膝、附骨、環跳諸證。慢性肝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