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痹湯

WAI BI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2

寒性指數

17

複方歸經比例

心經 24%
肺經 24%
肝經 13%
胃經 13%
腎經 6%
脾經 6%
膀胱經 3%
心包經 3%
大腸經 3%
心經
肺經
肝經
胃經
腎經
脾經
膀胱經
心包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3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外痹湯」

中藥方劑「外痹湯」,主要成分包括:沙參、羚羊角、麻黃、杏仁、白蒺藜、丹參、五味子、水菖蒲、石膏、甘草。方劑具有清熱解毒、活血化瘀、補氣益血等多種功效,主治皮膚麻木不仁、肌膚瘙癢、紅腫、疼痛等症狀。

麻黃性辛溫,具有發汗解表、利水消腫、止咳平喘、散風寒等功效。

杏仁,又名甜杏仁、苦杏仁,為薔薇科植物杏的種子,具有止咳平喘、潤腸通便、降氣、生津止渴、驅蟲殺蟲等功效。

甘草性味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

丹參具有活血化瘀、涼血消腫、清心除煩、補氣、通經絡、安神、活絡止痛等多種功效。

沙參具有滋陰養陰清熱、潤肺化痰、益胃生津、止渴止咳的作用。

石膏性寒味甘,具有清熱利尿、清熱瀉火、生津止渴、止咳平喘、化腐生肌和活絡止痛的功效。

五味子性溫、味酸、澀,具有固澀收斂、補氣、補腎、止咳化痰、降氣、生津止渴、強筋骨、解酒毒等功效。

中藥水菖蒲性溫,具有化痰開竅、除濕健胃、殺蟲止癢之功效。

外痹湯具有清熱解毒、活血化瘀、補氣益血等多種功效,主治皮膚麻木不仁、肌膚瘙癢、紅腫、疼痛等症狀。方劑中,麻黃、杏仁、石膏等藥物具有清熱解毒、發散風寒的功效;丹參、五味子等藥物具有活血化瘀、補氣益血的功效;甘草具有調和諸藥、補益氣血的功效。諸藥合用,共奏清熱解毒、活血化瘀、補氣益血之功,可有效緩解皮膚麻木不仁、肌膚瘙癢、紅腫、疼痛等症狀。

傳統服藥法


沙參、羚角、麻黃、杏仁、白蒺藜、丹參、五味、菖蒲、石膏、甘草各等分。
加乾薑,水煎服。

方劑組成解釋


本方由沙參、羚羊角、麻黃、杏仁、白蒺藜、丹參、五味子、水菖蒲、石膏、甘草組成。沙參、羚羊角、麻黃、杏仁、白蒺藜、丹參、五味子、水菖蒲均具有發汗解表、清熱利濕的功效,石膏具有清熱瀉火、除煩止渴的功效,甘草具有緩急和中、調和諸藥的功效。諸藥合用,共奏發汗解表、清熱利濕之功,可用於治療皮痹。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外痹湯具有發汗解表、清熱利濕的功效,因此不宜長期服用。如果服用本方出現不良反應,應立即停藥並諮詢醫生。

相關疾病


坐骨神經痛五十肩類風濕性關節炎四肢麻痺癱瘓腦內出血腦動脈阻塞腦血栓塞膝部腫大疼痛半身或下肢麻木

相同名稱方劑


外痹湯, 出處:《醫門法律》卷三。 組成:沙參、羚角、麻黃、杏仁、白蒺藜、丹參、五味、菖蒲、石膏、甘草各等分。 主治:皮痹。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