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滋肺生津湯中加入沙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滋陰潤肺: 沙參性涼,味甘,入肺經,具有滋陰潤肺、養陰生津的功效。對於肺陰不足所致的乾咳少痰、口乾咽燥、津液不足等症狀,沙參能有效緩解。
- 清熱解毒: 沙參還具有一定的清熱解毒功效,可用於治療熱病傷陰、燥熱傷肺等症。
因此,沙參在滋肺生津湯中,起到滋陰潤肺、養陰生津、清熱解毒的功效,有效緩解肺陰不足、燥熱傷肺等症狀,是方劑中不可或缺的藥材。
滋肺生津湯中加入玉竹,主要原因如下:
- 滋陰潤肺:玉竹性甘寒,入肺經,具有滋陰潤肺、生津止渴的功效,可有效緩解肺燥津傷所引起的咳嗽、口渴、咽乾等症狀。
- 養陰清熱:玉竹能養陰清熱,可清解肺熱,對於因熱邪傷肺引起的咳嗽、咯痰、胸悶等症狀也有一定的療效。
因此,玉竹在滋肺生津湯中發揮著重要的滋陰潤肺、養陰清熱作用,與其他藥材共同作用,達到治療肺燥津傷、肺熱咳嗽等症狀的效果。
滋肺生津湯中加入文蛤,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一、滋陰潤肺:文蛤味甘鹹,性寒,入肺經,具有滋陰潤肺、化痰止咳的功效。其富含蛋白質、胺基酸、維生素等營養物質,能補充肺部津液,緩解肺陰虛所致的口乾舌燥、咳嗽痰少等症狀。
二、清熱解毒:文蛤亦具清熱解毒之效,可清利肺熱,解毒化痰。對於因肺熱引起的咳嗽、痰黃稠等症狀,文蛤能起到輔助治療作用。
總之,文蛤的滋陰潤肺、清熱解毒之效,使其成為滋肺生津湯中重要的組成部分,有助於改善肺陰虛、肺熱等症狀,達到滋養肺部、生津潤燥的目的。
滋肺生津湯中加入杏仁,主要是利用其潤肺止咳、降氣化痰的功效。杏仁性味甘苦、平,入肺經,能宣肺散寒、潤肺止咳,對於肺熱燥咳、痰多粘稠、咽喉乾燥等症狀有良好的緩解作用。
此外,杏仁還具有降氣化痰的作用,能將肺中積痰排出體外,有助於改善呼吸道疾病。因此,在滋肺生津湯中加入杏仁,可增強其潤肺止咳、化痰止喘的療效,幫助患者更快恢復健康。
滋肺生津湯中包含茯神,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 寧心安神,益智健腦:茯神味甘性平,入心經,能安神定志,寧心安神,有助於改善因肺燥津傷導致的心神不寧、失眠多夢等症狀。
- 健脾益氣,助藥力:茯神兼具健脾益氣之效,能增強脾胃運化功能,促進營養吸收,從而增強機體對滋陰潤肺藥物的吸收利用率,提升整體治療效果。
滋肺生津湯中加入川貝母,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 清熱潤肺:川貝母性寒,入肺經,能清肺熱,化痰止咳,對於因肺熱燥咳、痰稠難咯等症狀,有良好的緩解作用。
- 滋陰生津:川貝母能滋陰潤燥,生津止渴,對於肺陰不足、津液虧虛導致的口乾舌燥、咽喉疼痛等症狀,有一定的緩解功效。
總體而言,川貝母在滋肺生津湯中,起著清熱潤肺、滋陰生津的作用,有助於改善因肺熱、肺燥、陰虛等因素引起的咳嗽、痰多、口乾舌燥等症狀。
滋肺生津湯中加入百合,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 潤肺止咳:百合性微寒,入肺經,具有潤肺止咳、清熱化痰的作用。對於肺燥津傷、咳嗽乾咳、痰少粘稠等症狀,百合能有效滋潤肺部,緩解燥熱,促進痰液排出。
- 養心安神:百合還具有養心安神的作用,能清心除煩,寧心安神,對於心神不寧、失眠多夢、心悸不安等症狀,百合能起到一定的緩解作用。
總而言之,滋肺生津湯加入百合,旨在通過其潤肺止咳、養心安神的功效,達到滋陰潤肺、生津止渴的效果。
滋肺生津湯中包含枇杷葉,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一、清肺止咳:枇杷葉性涼,味苦,入肺經,具有清肺熱、止咳化痰的功效。其所含的苦杏仁苷能抑制呼吸道平滑肌痙攣,緩解咳嗽。
二、生津潤燥:枇杷葉還具生津止渴、潤肺止燥之效。其含有的蘋果酸等物質能促進唾液分泌,緩解口乾舌燥,對於肺燥咳嗽、津液不足等症狀有改善作用。
因此,滋肺生津湯中加入枇杷葉,旨在清熱止咳、生津潤燥,從多方面緩解肺燥咳嗽等病症。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滋肺生津湯主治「久嗽肺虛,痰白而多,陰虧者」。此證屬肺陰不足,虛火灼津,久咳耗氣傷陰所致。肺陰虧虛則燥熱內生,故痰白黏稠而量多;久嗽傷肺絡,氣逆不降。全方以「養肺化痰」為核心,既滋陰潤燥以治本,又化痰止咳以治標。
組成邏輯推理及治療原理
1. 滋陰潤肺,養陰生津
- 北沙參、生玉竹:甘涼潤肺,清養肺胃之陰,為君藥。沙參益氣生津,玉竹質潤滋膩,專補肺陰。
- 燕根、驢膠珠:燕根(燕窩)養陰潤燥,驢膠(阿膠)蛤粉炒後增潤肺止血之效,二藥助主藥滋陰填精,針對陰虧本虛。
2. 止咳化痰,降氣平喘
- 炙桑皮、叭杏仁、炙紫菀、枇杷葉:
- 桑皮瀉肺平喘,杏仁降氣止咳,二藥一清一降,調暢肺氣。
- 紫菀溫潤化痰,枇杷葉清肺和胃,合用以化白痰、止久嗽。
- 川貝母:清熱化痰,潤肺散結,針對痰黏難咯,助肺氣宣降。
3. 寧心安神,健脾佐助
- 白茯神:健脾滲濕,杜絕生痰之源,兼能寧心,防虛火擾神。
- 野百合:甘寒清潤,養陰安神,輔助肺陰不足兼見心神不寧者。
全方配伍特點
- 潤燥相濟:沙參、玉竹、阿膠等滋陰藥配伍桑皮、枇杷葉等清降之品,避免過膩滯痰。
- 標本兼治:養陰治本(肺陰虧虛)為主,化痰止咳治標(痰白量多)為輔,契合「久嗽肺虛」病機。
- 五行相生:肺陰得補(金生水),兼用茯神健脾(培土生金),暗合臟腑生剋之理。
此方結構嚴謹,適用於肺陰虧虛、痰濕未盡之虛實夾雜證,展現中醫「扶正祛邪」的辨證思維。
傳統服藥法
北沙參4錢,燕根3錢,生玉竹4錢,驢膠珠3錢(蛤粉炒),炙桑皮2錢,叭杏仁3錢(去皮尖),白茯神3錢,川貝1錢5,野百合4錢,炙紫菀3錢,枇杷葉2錢(去毛淨炙)。
養肺化痰。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滋陰潤肺,化痰止咳的功效,但陰虛火旺者不宜使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滋肺生津湯, 出處:《鎬京直指》。 組成:北沙參4錢,燕根3錢,生玉竹4錢,驢膠珠3錢(蛤粉炒),炙桑皮2錢,叭杏仁3錢(去皮尖),白茯神3錢,川貝1錢5,野百合4錢,炙紫菀3錢,枇杷葉2錢(去毛淨炙)。 主治:養肺化痰。主治:久嗽肺虛,痰白而多,陰虧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