潤燥

具有[潤燥]功效的中藥清單(2023年更新)

最後更新日:2019-06-18

關於潤燥

具有[潤燥]功效的中藥清單(2022年更新)

關於潤燥的10種常見中藥或食物

了解更多...

1. 阿膠

阿膠性味甘、平。主治補血滋陰、潤燥、止血。主治血虛萎黃、眩暈心悸、肌痿無力、心煩不眠、虛風內動、肺燥咳嗽、勞嗽咯血、吐血尿血、便血崩漏、妊娠胎漏等症。


了解更多...

2. 蜂蜜

蜂蜜性味甘、平。主治調補脾胃、補中緩急止痛、潤肺止咳、潤肺止咳、潤腸通便、潤膚生肌、解毒。用於脾胃虛弱、體倦少食、脘腹作痛、肺燥咳嗽、腸燥便秘、目赤、口瘡、潰瘍不斂、風疹瘙癢、水火燙傷、手足裂、肺燥咳嗽、痰少或乾咳、腸燥津枯、大便秘結、瘡瘍熱毒、或服烏頭、附子等引起的毒性反應。


了解更多...

3. 紅花

紅花性味辛、溫。主治活血通經、散瘀止痛。 用於經閉、痛經、惡露不行、症瘕痞塊、跌撲損傷、瘡瘍腫痛。產後瘀阻腹痛、關節疼痛、中風偏竣、斑疹。


了解更多...

4. 胡桃仁

胡桃仁性甘、澀、溫。主治補腎固精、溫肺定喘、潤腸通便。用於腰痛腿弱、尿頻、遺尿、陽痿、遺精、久咳喘促、腸燥便秘、石淋及瘡瘍瘰癧


了解更多...

5. 火麻仁

火麻仁性甘、平。主治潤燥滑腸、利水通淋、活血。主腸燥便秘、風痹、消渴、風水、熱淋、痢疾、月經不調、瘡癬、丹毒。

潤燥滑腸;利水通淋;活血。主腸燥便秘;風痹;消渴;風水;熱淋;痢疾;月經不調;瘡癬;丹毒。

用於腸燥便秘。本品甘平,質潤多脂,能潤腸通便,且又兼有滋養補虛作用。適用於老人、產婦及體弱津血不足的腸燥便秘證。通常多與其他潤腸通便藥同用,或與大黃、厚朴等配伍,以加強通便作用,如麻子仁丸。

常用於體質較為虛弱、津血枯少的腸燥便秘,可配合柏子仁、瓜蔞仁、鬱李仁、等同用。


了解更多...

6. 芒硝

芒硝性辛苦鹹、寒。主治瀉熱通便、潤燥軟堅、清火消腫。用於實熱便秘、大便燥結、積滯腹痛、腸癰腫痛、外治乳癰、痔瘡腫痛。


了解更多...

7. 天花粉

天花粉性味甘微、苦寒。主治清熱生津、養陰、用於熱病津傷口渴、可消腫排膿、常用於癰疽、瘡瘍證、消渴多飲。


了解更多...

8. 天門冬

天門冬性味甘、苦、寒。主治滋陰、潤燥、清肺、降火。 治陰虛發熱、咳嗽吐血、肺痿、肺癰、咽喉腫痛、消渴、便秘。

治血虛肺燥,皮膚拆裂,及肺痿咳膿血證:天門冬,新掘者不拘多少,凈洗,去心、皮,細搗,絞取汁澄清,以布濾去粗滓,用銀鍋或砂鍋慢火熬成膏,每用一、二匙,空心溫酒調服。(《醫學正傳)天門冬膏)

治吐血咯血:天門冬一兩(水泡,去心),甘草(炙)、杏仁(去皮、尖,炒熟)、貝母(去心,炒)、白茯苓(去皮)、阿膠僻之,蛤粉炒成珠子)各半兩。上為細末,煉蜜丸如彈子大,含化一丸咽津,日夜可十丸。(《本事方》天門冬丸)


了解更多...

9. 飴糖

飴糖性甘、溫。主治補中緩急、補虛、生津、潤燥、潤肺止咳、解毒。用於勞倦傷脾、脾胃虛弱、里急腹痛、肺燥咳嗽、吐血、口渴、咽痛、便秘、肺燥咳嗽、咽痛。服烏頭、附子等藥物引起的中毒或不良反應。


了解更多...

10. 玉竹

玉竹性甘、平。主治滋陰潤肺、養胃生津。主燥咳、勞嗽、熱病陰液耗傷之咽幹口渴、內熱消渴、陰虛外感、頭昏眩暈、筋脈攣痛。


關於潤燥的13種食物清單

請點選以下食物按鈕,取得更多詳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