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更新日:2019-06-18
蜂蜜性味甘、平。主治調補脾胃、補中緩急止痛、潤肺止咳、潤肺止咳、潤腸通便、潤膚生肌、解毒。用於脾胃虛弱、體倦少食、脘腹作痛、肺燥咳嗽、腸燥便秘、目赤、口瘡、潰瘍不斂、風疹瘙癢、水火燙傷、手足裂、肺燥咳嗽、痰少或乾咳、腸燥津枯、大便秘結、瘡瘍熱毒、或服烏頭、附子等引起的毒性反應。
火麻仁性甘、平。主治潤燥滑腸、利水通淋、活血。主腸燥便秘、風痹、消渴、風水、熱淋、痢疾、月經不調、瘡癬、丹毒。
潤燥滑腸;利水通淋;活血。主腸燥便秘;風痹;消渴;風水;熱淋;痢疾;月經不調;瘡癬;丹毒。
用於腸燥便秘。本品甘平,質潤多脂,能潤腸通便,且又兼有滋養補虛作用。適用於老人、產婦及體弱津血不足的腸燥便秘證。通常多與其他潤腸通便藥同用,或與大黃、厚朴等配伍,以加強通便作用,如麻子仁丸。
常用於體質較為虛弱、津血枯少的腸燥便秘,可配合柏子仁、瓜蔞仁、鬱李仁、等同用。
天門冬性味甘、苦、寒。主治滋陰、潤燥、清肺、降火。 治陰虛發熱、咳嗽吐血、肺痿、肺癰、咽喉腫痛、消渴、便秘。
治血虛肺燥,皮膚拆裂,及肺痿咳膿血證:天門冬,新掘者不拘多少,凈洗,去心、皮,細搗,絞取汁澄清,以布濾去粗滓,用銀鍋或砂鍋慢火熬成膏,每用一、二匙,空心溫酒調服。(《醫學正傳)天門冬膏)
治吐血咯血:天門冬一兩(水泡,去心),甘草(炙)、杏仁(去皮、尖,炒熟)、貝母(去心,炒)、白茯苓(去皮)、阿膠僻之,蛤粉炒成珠子)各半兩。上為細末,煉蜜丸如彈子大,含化一丸咽津,日夜可十丸。(《本事方》天門冬丸)
飴糖性甘、溫。主治補中緩急、補虛、生津、潤燥、潤肺止咳、解毒。用於勞倦傷脾、脾胃虛弱、里急腹痛、肺燥咳嗽、吐血、口渴、咽痛、便秘、肺燥咳嗽、咽痛。服烏頭、附子等藥物引起的中毒或不良反應。
請點選以下中藥按鈕,取得更多詳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