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公藤

雷公藤

LEI GONG TENG

  • 英文名稱: Tripterygiumwilfordiihook.F. Common Threewingnut Root
  • 別名:黃藤根,黃藤,斷腸草,三棱花,三稜花,紅藥,菜蟲藥,黃臘藤,南蛇根,黃藤草,黃藤木,紅紫根,水莽草,黃藥,旱禾花
  • 藥品來源:衛矛科雷公藤屬植物雷公藤 TripterygiumwilfordiiHook.f.,以根、葉、花及果入藥。 根秋季採;葉夏季採;花、果夏秋採。
  • 道地藥材:廣東, 安徽, 浙江, 江西, 湖南, 福建, 台灣, 西南地區
  • 生長環境:山坡, , 溪邊, 山谷, 林中
  • 現代中藥典籍摘錄(請登入點選開啟閱讀)

最後更新日:2023-10-01

雷公藤的主治功效


雷公藤為一種常見的中藥,其主要成分為雷公藤素,具有抗腫瘤、抗菌、抗炎、鎮痛等作用。雷公藤素對多種腫瘤細胞有抑制作用,包括肺癌、肝癌、胃癌、乳腺癌、前列腺癌等。雷公藤素還具有抗菌、抗炎、鎮痛等作用,可用於治療瘧疾、痢疾、腸炎、關節炎等疾病。

雷公藤的常用功效如下

  • 抗腫瘤:雷公藤素對多種腫瘤細胞有抑制作用,包括肺癌、肝癌、胃癌、乳腺癌、前列腺癌等。
  • 抗菌:雷公藤素具有抗菌作用,可用於治療瘧疾、痢疾、腸炎等疾病。
  • 抗炎:雷公藤素具有抗炎作用,可用於治療關節炎等疾病。
  • 鎮痛:雷公藤素具有鎮痛作用,可用於治療疼痛性疾病。

現代研究

近年來,雷公藤的研究取得了很大進展。雷公藤素的抗腫瘤作用已得到大量研究證實,其作用機制可能與抑制腫瘤細胞增殖、誘導腫瘤細胞凋亡、抑制腫瘤血管生成等有關。雷公藤素還具有抗菌、抗炎、鎮痛等作用,其作用機制也已得到初步研究。

雷公藤是一種具有多種生物活性的中藥,其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學價值和臨牀應用價值。

雷公藤的運用方法與用量


  • 內服:煎湯,去皮根木質部分15-25g;帶皮根10-12g。均需文火煎1-2h。也可製成糖漿、浸膏片等。岩研粉裝膠囊服,每次0.5-1.5g,每日3次。
  • 外用:適量,研粉或搗爛或;或製成酊劑、軟膏塗擦。

雷公藤的炮製


1.淨制:除去雜質花摘除花柄及蒂。
2. 切制:除去雜質,根、葉洗淨,稍悶,切片、切絲、乾燥。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品有大毒,不可內服。凡瘡癢出血者慎用。敷藥時間不可超過半小時,否則起泡。
  • 服用恐致不孕,生育能力喪失。
  • 雷公藤中毒則噁心,嘔吐,腹痛,腹瀉,血壓下降,呼吸困難,最後因心臟及呼吸抑制而死亡。解救用催吐,洗胃,灌腸,導瀉等法,或給蛋清,麵糊保護粘膜,注射葡萄糖,給強心興奮劑,給氧等對症治療。

雷公藤可治療的相關疾病


類風濕性關節炎腎炎牛皮癬皮膚搔癢皮膚瘀血斑疹異位性皮膚炎濕疹僵直性脊椎炎腎盂腎炎

雷公藤含有的化學成分


葡萄糖(glucose), 鞣質(tannin), β-谷甾醇(β-sitosterol), 胡蘿蔔甙(daucosterol)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