燈心草的傳統功效
1. 清熱利尿
燈心草性寒味甘,歸心、膀胱經,具有清熱利尿的功效。古文中記載,燈心草可治淋病、水腫、小便不利、濕熱黃疸、心煩不寐、小兒夜啼、喉痺、創傷等。
現代研究表明,燈心草含有燈心草素、燈心草苷、燈心草酸等成分,具有清熱解毒、利尿消腫、抗菌消炎的作用。燈心草可以入藥,單獨使用或與其他中藥配伍,治療各種疾病。
- 《開寶本草》:「主五淋。 」
- 《醫學啓源》:「通陰竅澀,利小水,除水腫閉,治五淋。《主治秘訣》雲:瀉肺。 」
- 《西藏常用中草藥》:「《西藏常用中草藥》:清肺,降火,利尿。治心煩不寐。 」
- 《本草述鉤元》:「燈心草,降心火,通氣,為此味專長。心火降,則肺氣下行而氣通,故曰瀉肺。心主血,火降氣通,則血和而水源暢矣。小腸以下水分穴,下合膀胱水腑,使氣化出焉,故主五淋,利陰竅。陰竅,肝所主也,肺氣降則肝氣和而陰竅利矣。其治喉痹最捷者,降心火,下肺氣,和血散氣之義也。」
2. 利水滲濕
燈心草性寒,味甘、淡,入腎、膀胱經,具有利水滲濕、清熱解毒、明目退翳之功。可用於治療熱淋、膀胱炎、尿道炎、腎炎水腫、濕熱黃疸等證。
《河南中草藥手冊》記載,鮮燈心草與車前草、鳳尾草同用,淘米水煎服,可治熱淋;與車前草、薏苡仁、海金沙同用,水煎服,可治膀胱炎、尿道炎、腎炎水腫。
《福建中草藥》記載,鮮燈心草與車前草、地膽草同用,水煎服,可治腎炎水腫。
《本草綱目》記載,燈草根四兩,加酒、水各半,煮半日,露一夜,溫服,可治濕熱黃疸。
3. 清心火
燈心草:
- 清熱瀉火:清心火、平肝火、降肺火、瀉頭火。
- 明目:改善視力模糊、眼睛乾澀和紅腫,防止眼睛過早老化。
- 利尿:可緩解小便不暢、尿路不通等症狀。
- 清熱解毒:可緩解咽喉腫痛、口瘡、牙痛等症狀。
- 抗菌消炎:可緩解呼吸道感染、皮膚感染等症狀。
4. 止血
古人用燈心草治血證,如鼻血不止、傷口出血等。燈心草焙乾後搗碎成散,或嚼爛敷於患處,或與丹砂同研末服下,皆可止血。燈心草性涼味甘,入肺、肝經,有清熱涼血、止血止瀉之效。丹砂性寒味甘,入心、肝經,有清熱涼血、鎮靜安神之效。二藥合用,涼血止血,療效更佳。
5. 生津止渴
燈心草具生津止渴之效。性涼、味甘苦,入肺、胃、腎經,清熱生津、滋陰潤燥。
含豐富黏液質、氨基酸、礦物質、維生素等,刺激唾液和消化液分泌,口腔胃部濕潤,起生津止渴之效。
6. 清肺熱利咽
燈心草,性涼味甘苦,入肺、胃、腎經,清熱生津、滋陰潤燥。富含黏液質、氨基酸、礦物質、維生素等,刺激唾液和消化液分泌,增加口腔和胃部濕潤度,生津止渴,緩解口咽乾燥、喉嚨疼痛。
燈心草的現代功效
1. 鎮靜
燈心草含黏液質、氨基酸、礦物質、維生素等,可刺激中樞神經系統,使神經系統鎮靜、放鬆,緩解焦慮緊張,安神入眠。
2. 抗發炎
燈心草,味甘、性寒,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消腫止痛之效。其抗發炎作用,乃由於其中含有多醣、黏液質、氨基酸、生物鹼、維生素等成分,可以抑制炎症反應,減少細胞損傷,具有一定的鎮痛作用。故燈心草常被用於治療一些炎症相關的症狀,如咽喉腫痛、瘡癤腫痛、跌打損傷等。
燈心草的運用方法與用量
內服:煎湯,1-3g,鮮品15-30g;或入丸、散。治心煩不眠,朱砂拌用。外用:適量,煅存性研末撒;或用鮮品搗爛敷,扎把外擦。
燈心草的炮製
- 燈心炭:取燈心草置鍋內,上覆一口徑略小的鍋,貼以白紙,兩鍋交接處,用鹽泥封固,不使洩氣,煅至白紙呈焦黃色停火,涼透取出。取剪好的燈心段,用水噴灑,使微濕潤,放瓷罐內,加入朱砂細未,反復搖動至朱砂勻布為度。(每燈心10斤,用朱砂10兩)。
- 青黛制:燈心段置盆內噴淋清水少許,微潤,加青黛粉,撒布均勻,並隨時翻動,至表面掛勻青黛為度,取出晾乾。每燈心草10kg,青黛1.5kg。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下焦虛寒,小便失禁者禁服
- 《本草經疏》:"虛寒者慎服。"
- 《本草從新》:"中寒小便不禁者勿服。"
- 《本草求真》:"氣虛小便不禁者忌服。"
- 孕婦、哺乳期婦女、小孩和老人應避免使用;
- 慢性腎功能衰竭、急性腎小球腎炎、慢性腎盂腎炎等腎臟疾病患者不宜使用;
- 脾虛便溏、氣虛便溏、腹瀉等腸胃疾病患者應避免使用;
- 長期大量使用可能會導致中毒反應,如嘔吐、腹瀉、嗜睡等症狀;
燈心草相關的方劑
燈心草可治療的相關疾病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