燈心湯

DENG XIN TANG | 更多圖表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0

寒性指數

15

熱/寒比例

極寒 (0.07)

複方歸經比例

心經 25%
肺經 25%
小腸經 25%
膀胱經 25%
心經
肺經
小腸經
膀胱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燈心湯中加入燈心草,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作用:

  1. 清心除煩: 燈心草性味甘寒,入心經,具有清熱瀉火、寧心安神的功效,可有效緩解心煩、失眠、口渴等症狀,適合用於熱病心煩、神志不清、心悸不安等情況。
  2. 利尿降壓: 燈心草亦具利尿作用,可促進體內水分代謝,有助於降低血壓,對於心火亢盛、導致的高血壓、水腫等症狀,可起到輔助治療作用。

因此,燈心草在燈心湯中扮演著清心除煩、利尿降壓的角色,配合其他藥材,共同發揮治療效果。

主治功效


燈心湯主治功效分析

根據《驗方新編》、《奇效良方》、《本草綱目》、《聖濟總錄》、《仁術便覽》、《仁齋直指方論》、《嬰童百問》等多部中醫典籍的記載,燈心湯主要用於治療以下症狀:

  • 泌尿系統問題:

    • 熱淋疼痛 (《聖濟總錄》:每服二錢匕,濃煎燈心湯調下,得溲則愈。)
    • 小便不通,臍下鞕痛 (《聖濟總錄》:上三味,搗研為細散,每服二錢匕,煎燈心湯調下。)
    • 妊娠小便不通,心神悶亂,少腹急痛 (《聖濟總錄》:上四味,搗羅為末,用麵糊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燈心湯下,食前服。)
    • 妊娠子淋 (《聖濟總錄》:上三味,研細為散,每服一錢匕,煎燈心湯調下。)
    • 赤濁 (《本草綱目》:心虛赤濁:蓮子六一湯:用石蓮肉六兩,炙甘草一兩,為末。每服一錢,燈心湯下。)
    • 陰汗作癢 (《本草綱目》:大蒜、淡豉。搗丸梧子大,硃砂為衣,每空腹燈心湯下三十丸。)
    • 臍下痛 (《本草綱目》:燈心湯下。)
  • 口舌、咽喉問題:

    • 口中白點、雪口、鵝口疳 (《驗方新編》:再以辰砂益元散,燈心湯調下,則不再發。)
    • 單蛾雙蛾 (《祖劑》:每用三分吹入,諸病皆愈。痰涎壅盛者,以五分燈心湯下,喉中之痰逆上者,即吐,膈間者,即下。)
    • 喉痛 (《本草綱目拾遺》:用二十四個,薄荷、銀花湯送。)
  • 脾胃、消化系統問題:

    • 脾熱口角流涎 (《驗方新編》:共為末,燈心湯調下,小兒每服一錢,大人每服三四錢。)
    • 吐泄 (《本草綱目》:藿香湯下。)
    • 禁口痢 (《本草綱目》:白朮湯下。)
    • 傷食 (《本草綱目拾遺》:用九個,薑湯送。)
  • 腫脹、疼痛:

    • 水腫 (《奇效良方》:上各為一兩,觀其五臟病證,主其病之藥加一兩,共二兩,併為細末,煎燈心湯,五更初面東方,服一錢匕。)
    • 諸氣痛 (《本草綱目》:木香酒下。)
    • 熱痛 (《本草綱目》:梔子湯下。)
    • 小腸氣 (《本草綱目》:川楝子湯下。)
    • 膀胱氣 (《本草綱目》:小茴香湯下。)
    • 血氣痛 (《本草綱目》:乳香湯下。)
    • 脅痛 (《本草綱目》:熱酒下。)
    • 小肚痛 (《本草綱目拾遺》:用九個,薑湯送。)
    • 氣痛 (《本草綱目拾遺》:用九個,檳榔湯送。)
    • 胃痛心疼 (《本草綱目拾遺》:用七個,木香末沖酒服。)
  • 其他:

    • 心膈痛 (《仁齋直指方論》:心膈痛,柿蒂、燈心湯下。)
    • 黃疸痧 (《本草綱目拾遺》:用十二個,薄荷、燈心湯送。)
    • 中風不語 (《本草綱目拾遺》:中風不語,用二十四個,薄荷、燈心湯送。)
    • 急慢驚風 (《本草綱目拾遺》:用九個,薄荷、杏仁湯送。)
    • 小兒吐瀉 (《本草綱目》:巴豆一個(針穿燈上燒過),黃蠟一豆大(燈上燒,滴入水中)。同杵丸黍米大。每用五、七丸,蓮子、燈心湯下。)

治療原理分析

燈心湯的主要成分為燈心草,其性味甘、淡、微寒,歸心、肺、小腸經。

  • 利尿通淋: 燈心草具有良好的利尿作用,可以清熱利水,導熱下行,通過小便排出體內的濕熱邪氣,從而治療熱淋、小便不利等泌尿系統問題。此為燈心湯治療熱淋疼痛、小便不通的主要原理。
  • 清心除煩: 燈心草入心經,能清心火、除煩躁,可用於治療心熱引起的煩躁不安、失眠等症狀。
  • 降氣止嘔: 燈心草具有一定的降氣作用,可以和胃止嘔,用於治療脾胃不和引起的嘔吐、泄瀉等症狀。

燈心湯常與其他藥物配伍使用,例如:

  • 與滑石、甘草等配伍,增強利尿通淋的作用,如六一散、益元散。
  • 與黃連、梔子等配伍,增強清熱瀉火的作用。
  • 與木香、乳香等配伍,增強行氣止痛的作用。
  • 與薄荷、銀花等配伍,增強清熱解毒的作用。

總體來說,燈心湯通過利尿、清心、降氣等作用,達到清熱利濕、通淋止痛、除煩安神等功效,適用於多種病症,但需根據具體病情辨證施治,合理配伍,才能取得最佳療效。

傳統服藥法


燈心、乾柿各等分。
上銼。
水煎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膀胱炎前列腺炎腎及輸尿管結石前列腺增生腎盂腎炎尿道膿傷小便疼痛

相同名稱方劑


燈心湯, 出處:《朱氏集驗方》卷七。 組成:燈心、乾柿各等分。 主治:熱淋疼痛。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