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白銀湯中加入薄荷,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 清熱解表: 薄荷性涼,味辛,入肺經,具有清熱解表、疏散風熱的作用。白銀湯主要用於治療風熱感冒,而薄荷可以有效地清熱解表,緩解發熱、頭痛、咽喉腫痛等症狀。
- 疏散風熱: 薄荷善於疏散風熱,並可清利頭目,使熱邪得以降伏,風熱之邪得以降解。白銀湯中加入薄荷,可以加強其疏散風熱、清利頭目的作用,提升治療效果。
白銀湯中加入燈心草,主要是為了其清熱利尿、降火解毒的功效。
燈心草味甘淡,性寒,入心、小腸經,具有清心降火、利尿通淋、消腫解毒的功效。白銀湯主治熱病煩躁、心煩口渴、小便不利、尿赤澀痛等症,而燈心草的清熱利尿作用,可以有效地緩解上述症狀。此外,燈心草還能夠清心降火,對於熱病引起的煩躁不安、心煩口渴等症,也有很好的緩解效果。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白銀湯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此方主治「小兒微有驚風、夜啼、體熱不安」,皆屬小兒肝熱內擾、心神不寧之輕證。
- 驚風:輕微抽搐、驚惕,多因風熱或肝風內動所致。
- 夜啼:夜間煩躁哭鬧,常與心熱或肝熱擾神相關。
- 體熱不安:輕度發熱伴躁動,反映體內有熱邪或津液失調。
此方藥性平和,針對小兒「稚陰稚陽」體質,以清熱、安神、緩解風熱為主要調治方向。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紋銀(或銀器):
- 傳統認為白銀性寒,能「鎮驚安神」,《本草綱目》載其「安五臟,定心神」。
- 可能通過煎煮釋放微量金屬成分(如銀離子),具有輕微清熱解毒作用,但現代需科學驗證。
- 銀器亦象徵「鎮壓」之意,符合古代以金屬鎮驚的民俗療法思維。
薄荷:
- 辛涼解表,清肝息風,能疏解小兒風熱外感或肝鬱化熱。
- 芳香開竅,緩解煩躁不安,助心神安定。
燈草(燈心草):
- 性甘淡微寒,傳統用於清心降火、利尿,導心熱下行。
- 針對夜啼、體熱,通過瀉心火以安神,符合「心熱移於小腸」理論。
配伍特點與原理
- 清熱鎮驚:銀器與薄荷協同清肝熱,薄荷兼散表邪,燈草引熱下行。
- 輕靈平和:三藥皆非猛烈之品,適合小兒臟腑嬌嫩之體,避免過度攻伐。
- 心理暗示:銀器或紋銀的使用,可能增強家屬對「鎮驚」效果的信任,符合古代醫患互動模式。
此方體現古代「藥簡力專」與「象形取義」的思維,結合清熱、安神、疏風等法,針對小兒輕症風熱或心神不寧設計。
傳統服藥法
紋銀不拘多少(或用銀器一件亦可)、 薄荷 、 燈草。
水煎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同名稱方劑
白銀湯, 出處:《醫林纂要》卷九。 組成:紋銀不拘多少(或用銀器一件亦可)、薄荷、燈草。 主治:小兒微有驚風,夜啼,體熱不安。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