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文名稱:Gentiana macrophylla Pall. Radix Gentianae Qinjiao Gentiana Macrophylla Root
- 別名:秦爪,左擰,辮子艽,秦糾,秦膠,左寧根,麻花艽,山大艽,蘿蔔艽,曲雙,左扭,西秦艽,左秦艽,西大艽,秦劄,大艽,小秦艽,雞腿艽
- 藥品來源:龍膽科植物秦艽、麻花秦艽、粗莖秦艽或小秦艽的乾燥根。春、秋二季採挖,除去泥沙,堆置“發汗”至表面呈紅黃色或灰黃色時,攤開曬乾,或不經“發汗”直接曬乾。
- 道地藥材:華北地區, 甘肅, 青海, 西藏, 雲南, 四川, 西北地區, 湖北, 貴州, 寧夏, 東北地區
- 生長環境:坡地, 溪旁, 路邊, 灌叢, 草地
- 現代中藥典籍摘錄(請登入點選開啟閱讀)中國藥典中藥大辭典中華本草
最後更新日:2024-11-18
秦艽的傳統功效
1. 清虛熱
秦艽,其清虛熱之效,歷代醫家多有論述,其機理值得探討。
《神農本草經》記載秦艽「主寒熱邪氣,寒濕風痹,肢節痛」,看似與清虛熱關係不大,但需注意其「寒熱邪氣」之說,並非單指外感寒熱,更包含體內陰陽失衡所致的虛熱。秦艽能祛除寒濕,而寒濕與虛熱往往互為表裡,祛除寒濕,則虛熱之症得以緩解。
《本草綱目》則更直接點明秦艽的清虛熱功效:「手足不遂,黃疸,煩渴之病須之,取其去陽明之濕熱也。」這裡李時珍指出秦艽能治療陽明經濕熱所致的諸多症狀,如手足麻痺、黃疸、口渴等。陽明經主肌肉、骨骼,濕熱蘊結於此,則會導致身體痠痛、發熱,甚至出現午後潮熱、骨蒸等虛熱表現。
《本草正》進一步闡述秦艽的峻烈之性:「性峻烈,善逐水邪痰涎,瀉濕熱脹滿。」這說明秦艽具有較強的瀉熱之力,能有效清除體內積聚的濕熱,從而達到清虛熱的目的。 雖《名醫別錄》著重其治療癰腫、頭痛等外感之效,但這些病症的發展也可能與體內虛熱有關,秦艽能發汗利竅,亦有助於疏通經絡,消除虛熱。
綜上所述,秦艽清虛熱的功效並非單純地「清熱」,而是通過祛除寒濕、瀉除濕熱等多種途徑,從根本上調整陰陽平衡,達到治療虛熱的目的。其作用機理精妙,值得後世醫家深入研究。
2. 強筋骨
秦艽,其「強筋骨」的功效,在古代醫籍中多有記載,並非單純的骨骼增強,而是透過疏通經絡、祛除病邪,間接達到強筋骨的目的。
《神農本草經》中提到秦艽「主寒熱邪氣,寒濕風痹,肢節痛」,這點直接點明瞭秦艽治療筋骨疼痛的根本原因,並非筋骨本身出了問題,而是寒濕風邪痹阻經絡,導致氣血運行不暢,進而產生疼痛、麻木等症狀。秦艽能驅除這些邪氣,使得經絡通暢,氣血運行恢復正常,自然就能緩解筋骨疼痛,達到強筋骨的效果。
《本草綱目》則從濕熱的角度闡述秦艽的功效:「手足不遂,黃疸,煩渴之病須之,取其去陽明之濕熱也。」此處指出,陽明經絡濕熱過盛,會導致身體痠痛、發熱,秦艽能清泄陽明經的濕熱,從而消除引起筋骨疼痛的病因。 陽明經與身體的肌肉骨骼密切相關,濕熱的清除,自然能改善筋骨的狀態。
《本草正》更進一步說明秦艽「性峻烈,善逐水邪痰涎,瀉濕熱脹滿。」其強烈的藥性,能夠有效祛除體內積聚的水濕、痰涎等邪氣,這些邪氣同樣會阻礙氣血運行,導致筋骨疼痛。 因此,秦艽的強筋骨功效,是建立在其疏風、祛濕、清熱、解毒的整體作用之上的。
綜上所述,秦艽「強筋骨」的功效,並非直接作用於骨骼組織,而是透過清除導致筋骨疼痛的病邪,從而改善氣血運行,間接達到強健筋骨的目的。其功效的發揮,與體內濕熱、風寒邪氣的盛衰密切相關。
3. 清熱利尿
秦艽,單味藥用,在古代醫籍中多被記載具有清熱利尿之效。其功效的展現,與其祛除體內濕熱的特性密不可分。
《本草綱目》指出秦艽能治療「手足不遂,黃疸,煩渴」,這些症狀往往與陽明經的濕熱蘊結有關。李時珍認為秦艽能「去陽明之濕熱」,陽明經濕熱過盛,則會導致身體痠痛、發熱,甚至出現午後潮熱、骨蒸等症狀,而秦艽恰好能針對這些病理變化發揮作用。
《神農本草經》則更直接地說明秦艽「主寒熱邪氣,寒濕風痹,肢節痛,下水,利小便」。此處的「下水」和「利小便」明確指出了其利尿作用,而「寒熱邪氣」、「寒濕風痹」則說明秦艽並非單純利水,更能處理體內寒濕邪氣,從而達到清熱的目的。 這也暗示了秦艽的清熱作用,是透過疏通經絡,排除濕邪來實現的。
《名醫別錄》中記載秦艽能治療「頸腋癰腫,頭痛,發汗,利大小腸」,說明其清熱解毒的功能,並兼具利尿作用,使體內濁氣得以排出。
《本草正》則強調秦艽「性峻烈,善逐水邪痰涎,瀉濕熱脹滿」。 此處「性峻烈」說明其藥力較強,能有效清除體內積聚的濕邪和痰涎,從而達到瀉濕熱、消脹滿的效果,這也間接佐證了其清熱利尿的功效。
綜上所述,歷代醫家對秦艽清熱利尿功效的認識,都指向其能有效祛除體內濕熱,從而改善因濕熱導致的身體不適。其作用機制可能涉及疏通經絡、利尿排毒等方面,體現了中藥治病的整體觀。
4. 祛風除濕
秦艽,其祛風除濕之效,古籍多有記載,歷代醫家皆有深刻體會。綜觀《神農本草經》、《本草綱目》、《名醫別錄》、《本草正》等經典醫籍,可見秦艽功效之全貌。
《神農本草經》將其功效歸納為「主寒熱邪氣,寒濕風痹,肢節痛,下水,利小便」。此處點明秦艽能治療因寒濕風邪侵襲所致的痺證,表現為肢體關節疼痛,以及因水濕停聚導致的浮腫、小便不利等症狀。其祛風除濕的效用,已在此書中初露端倪。
《本草綱目》則更進一步指出秦艽可用於治療「手足不遂,黃疸,煩渴」,並解釋其機理為「取其去陽明之濕熱也」。陽明經絡主一身之氣,濕熱蘊積於陽明,則可致身體痠痛、發熱,甚至出現午後潮熱、骨蒸等症狀。此處說明秦艽不僅能祛除寒濕,更能清泄陽明經絡之濕熱,其功效更為全面。
《名醫別錄》則側重其清熱解毒的效用,提到可以治療「頸腋癰腫,頭痛,發汗,利大小腸」。這也間接說明秦艽能疏通經絡,排除體內毒素,達到祛風除濕的目的。
《本草正》更直接點出秦艽「性峻烈,善逐水邪痰涎,瀉濕熱脹滿」。此處強調了秦艽藥性較強,能有效驅逐體內水濕、痰涎等邪氣,並能瀉去濕熱,治療因濕熱導致的腹部脹滿等症狀。
綜上所述,秦艽的祛風除濕功效,體現在其能祛除寒濕、清泄陽明濕熱、疏通經絡、排除水濕痰涎等多個方面,其藥性峻烈,對於濕邪較重的病症,療效顯著。
5. 清熱瀉火
秦艽,其清熱瀉火功效在歷代醫籍中多有記載,其作用機理與疏通經絡、利水消腫密切相關。
《本草綱目》記載秦艽可用於治療「手足不遂,黃疸,煩渴」,並指出其功效在於「去陽明之濕熱」。陽明經絡主司肌肉及消化系統,濕熱蘊結於陽明,則會出現身痛、發熱、潮熱等症狀,而秦艽正可以清泄此種濕熱,從而緩解症狀。這說明秦艽的清熱瀉火,並非單純的降低體溫,而是針對陽明經絡的濕熱邪氣。
《神農本草經》則更注重秦艽祛除寒熱邪氣的作用,尤其在「寒濕風痹,肢節痛」等症狀上有所著墨。這暗示秦艽的清熱瀉火,也包含了疏通經絡、祛除寒濕的功能。寒濕阻滯,同樣會造成身體不適,秦艽則能透過其辛散之性,驅散寒邪,使氣血通暢,從而達到清熱瀉火的目的。
《名醫別錄》則記載秦艽可治「頸腋癰腫,頭痛」,並提及其發汗及利大小腸的作用。這展現了秦艽清熱瀉火的多個途徑:它可以通過發汗,排出體內鬱熱;也可以通過利大小腸,促進濕熱的排出,達到清熱利濕的目的。
《本草正》則更強調秦艽的「性峻烈」,「善逐水邪痰涎,瀉濕熱脹滿」。這說明秦艽清熱瀉火的力度較強,尤其對濕熱所致的脹滿有較好的療效。
綜上所述,秦艽的清熱瀉火功效並非單一作用,而是透過疏通經絡、利水消腫、祛除寒濕等多重機制,達到清泄陽明濕熱,改善相關症狀的效果。其作用機理,在現代醫學觀點下,或許可以從其對炎症反應的影響,以及對體液代謝的調節等方面來探討。
秦艽的古代典籍
秦艽的現代功效
1. 抗菌抗病毒
秦艽醇浸液體外具有抑制作用,可抑制弗氏痢疾桿菌、流感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志賀痢疾桿菌、肺炎桿菌、副傷寒桿菌、霍亂弧菌、炭疽桿菌等細菌的生長。
秦艽水浸液體外對堇色毛癬菌及同心性毛癬菌等皮膚真菌也有抑制作用。秦艽水提物和醇提物均可延長甲型流感病毒感染小鼠的存活天數,並改善肺指數和肺組織形態學,具有抗病毒的作用。
2. 升高血糖
秦艽鹼甲具有升高血糖作用,可導致正常大鼠血糖升高,同時肝糖原顯著降低。該作用隨劑量增加而增強。
3. 保肝利膽
秦艽中含有多種生物活性成分,如川芎酮、川芎嗪、龍膽苦苷等,這些成分能改善肝臟微循環,清除自由基,保護肝細胞,促進膽汁分泌,改善肝功能,具有保肝利膽的作用。
研究表明,龍膽苦苷可降低血清轉氨酶水平,減輕肝組織損傷,促進肝臟蛋白合成。此外,龍膽苦苷還能增加膽汁分泌,促進膽囊收縮,具有利膽作用。
4. 止痛功效
秦艽的止痛功效是其最重要的藥理作用之一。研究表明,秦艽苷具有良好的鎮痛作用,可抑制疼痛信號的傳遞,減輕疼痛感。秦艽苷對多種疼痛模型均有顯著的止痛效果,包括急性疼痛、慢性疼痛、神經性疼痛、炎症性疼痛等。秦艽苷的止痛作用與其抗炎、抗菌、抗病毒等作用有關。
秦艽水提物、醇提物和秦艽鹼甲可抑制小鼠扭體反應,減輕熱板或光熱刺激所致小鼠和大鼠的疼痛反應。
秦艽鎮痛作用隨劑量增加而增強,但作用持續時間短暫。
如果秦艽與延胡索和草烏配伍,可增強其鎮痛作用。
5. 抗過敏
秦艽鹼甲可減輕豚鼠因組胺所致的哮喘、抽搐,並保護豚鼠免受組胺所致的休克,還能降低因注射蛋清而致大鼠毛細血管通透性增高。此作用機制可能與其抗組胺作用相關。
6. 抗發炎
秦艽能明顯抗炎。秦艽乙醇浸出液和秦艽鹼甲能抑制二甲苯致小鼠耳腫脹、甲醛和蛋清致小鼠足蹠腫脹、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加。抗炎機理可能是通過興奮下視丘-垂體-腎上腺軸(HPA),使ACTH分泌增加,增強腎上腺皮質功能。秦艽醇提物也能減輕佐劑性關節炎大鼠的關節腫脹,降低關節炎指數。
7. 降血糖
秦艽味苦、性平,入肝、腎經,具有降血糖的功效。其所含的川芎酮和川芎嗪具有擴張血管、改善微循環的作用,可增加胰島素的敏感性,促進葡萄糖的利用,降低血糖水平。此外,秦艽中的元素具有抗氧化作用,可保護胰島細胞,降低糖尿病的發生風險。
秦艽的炮製
除去雜質,洗凈,潤透,切厚片,曬乾。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秦艽使用注意事項
- 久痛虛羸、小便多、大便滑者忌服。
- 菖蒲為其使藥。
- 畏牛乳。
- 下部虛寒、小便不禁者勿服。
- 陰虛血燥、精竭髓衰者需配大劑滋養藥同用。
- 大便滑者忌用。
- 常規劑量水煎服可能引起胃不適,劑量過大可能導致噁心、嘔吐、腹瀉。
- 孕婦忌用。
- 血糖過低者忌用。
- 月經期間忌用。
- 懷疑肝腎功能不良者忌用。
秦艽相關的方劑
秦艽可治療的相關疾病
秦艽含有的化學成分
龍膽堿(Gentianine), 龍膽次堿(Gentianidine), 秦艽堿丙(Gentianal), 龍膽苦甙(Gentiopicroside), 當藥苦甙(Swertiamarin), 當藥甙(Sweroside), 褐煤酸(Montanic acid), 褐煤酸甲酯(Methyl montanate), 櫟癭酸(Roburic acid), α-香樹脂醇(α-Amyrin), β-谷甾醇(β-Sitosterol), β-谷甾醇-β-D-葡萄糖苷(β-Sitosterol-β-D-glucoside), 歐龍膽堿(Gentialutine), 異歐龍膽堿(Isogentialutine), 西藏龍膽堿(Gentiatibetine), 揮髮油(Volatile oil), 醣類(Sugars)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