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鬱化痰丸

JIE YU HUA TAN W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癧科全書》

熱性指數

11

寒性指數

14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19%
脾經 17%
肺經 16%
膽經 11%
胃經 11%
腎經 10%
膀胱經 7%
心經 4%
肝經
脾經
肺經
膽經
胃經
腎經
膀胱經
心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4

主治功效


解鬱化痰丸

組成:

  • 夏枯草:清熱瀉火、強筋骨、散結、清肝明目、補血養肝、清熱解毒。
  • 白芍:平肝息風、補血養肝、健脾胃。
  • 白芷:發汗解表、祛風除濕、利水消腫、固崩止帶、散風寒、活絡止痛、燥濕、排膿、止咳化痰。
  • 羌活:發散風寒、祛風除濕、舒筋活絡。
  • 秦艽:清熱瀉火、祛風除濕、清熱利尿和強筋骨。
  • 茯苓: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
  • 半夏:溫化寒痰、止咳化痰、止嘔、降氣、燥濕、利水消腫、散結。
  • 葛根:散風熱、發汗解表、止血、生津止渴、解酒毒、透疹、止瀉和清熱解毒。
  • 牡蠣:補腎固精、益氣養血、益氣養血、化痰止咳、生津止渴、清熱利濕、滋陰補腎、健脾胃。
  • 甘菊:疏散風熱、清熱解毒、平肝明目、清熱瀉火、散風明目。
  • 天麻:平肝息風、祛風除濕、活絡止痛、補血養肝、安神。

主治功效:

頭痛。伴隨頭痛而來的症狀,多是由於肝氣鬱結所引起的。

總結:

解鬱化痰丸是一種中藥方劑,具有清熱瀉火、祛風除濕、平肝明目、清熱瀉火、散風明目的功效。常用於治療頭痛、身熱、目赤腫痛、咽喉腫痛、暑熱煩渴、目赤腫痛、瘡癤腫毒等病症。

傳統服藥法


天門冬1兩(去心),黃芩1兩(酒炒),海粉2兩(另研),瓜蔞仁1兩(另取肉),橘紅1兩(去白),桔梗5錢(去草),香附米5錢(淡鹽水浸透,炒去毛),連翹5錢(去枝),青黛2錢(另研),芒消2錢(去土),牛黃5分(另研),竹瀝1兩。
解鬱化痰。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龍眼核大。
細嚼化後,用清湯送下。

方劑組成解釋


夏枯草、白芍、白芷、羌活、秦艽、茯苓、半夏、葛根、牡蠣、甘菊、天麻等中藥均具有疏肝解鬱、化痰止痛的功效。夏枯草能清肝明目,疏肝解鬱;白芍能養血柔肝,舒筋活絡;白芷能祛風散寒,解表透熱;羌活能散風祛濕,止痛消腫;秦艽能祛風除濕,利尿通淋;茯苓能健脾利水,寧心安神;半夏能燥濕化痰,降逆止嘔;葛根能解肌退熱,生津止渴;牡蠣能平肝潛陽,軟堅散結;甘菊能疏散風熱,清肝明目;天麻能息風止痙,平肝潛陽。諸藥合用,共奏疏肝解鬱、化痰止痛之功。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有疏肝解鬱、化痰止痛的功效,適合於肝氣鬱結、痰濕阻滯所致的頭風癧、偏頭痛、頭痛、頭暈、頭脹等症狀。但本方性味辛溫,有一定的活血化瘀作用,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容易焦慮恐懼頭痛容易憂鬱多痰

相同名稱方劑


解鬱化痰丸, 出處:《癧科全書》。 組成:夏枯草3錢,白芍3錢,白芷2錢,羌活2錢,秦艽2錢,茯苓2錢,半夏2錢,葛根2錢,煅牡蠣2錢,杭白菊2錢,天麻1錢半。 主治:解鬱化痰。主治:頭風癧。挾頭風而來,多因肝氣鬱結而成者。

解鬱化痰丸, 出處:《攝生眾妙方》卷六。 組成:天門冬1兩(去心),黃芩1兩(酒炒),海粉2兩(另研),瓜蔞仁1兩(另取肉),橘紅1兩(去白),桔梗5錢(去草),香附米5錢(淡鹽水浸透,炒去毛),連翹5錢(去枝),青黛2錢(另研),芒消2錢(去土),牛黃5分(另研),竹瀝1兩。 主治:解鬱化痰。主治:痰嗽。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