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頭湯

WU TOU T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傷寒雜病論

熱性指數

30

寒性指數

8

複方歸經比例

腎經 30%
膀胱經 24%
脾經 11%
心經 9%
肝經 9%
肺經 4%
胃經 4%
膽經 3%
心包經 1%
腎經
膀胱經
脾經
心經
肝經
肺經
胃經
膽經
心包經

最後更新日:2024-01-29

主治功效


烏頭湯,中藥方劑,由烏頭、細辛、花椒、甘草、秦艽、附子、肉桂、白芍、獨活等九味中藥組成,具有溫經散寒、祛風除濕、活絡止痛的功效,主治因寒冷潮濕引起的痹證。

烏頭,辛溫有毒,歸肺、腎經,具有散風寒、祛風除濕、活絡止痛的功效,常與五靈脂同用,治一切癱瘓風。

細辛,辛溫,歸肺、腎經,具有散風寒、發汗解表、祛風除濕、開竅、止咳化痰、活絡止痛的功效。

花椒,性溫,味辛,具有溫中止瀉、殺蟲解毒、祛寒止痛、溫中散寒、健脾止瀉、溫腎壯陽、補陽、壯命門火、止嘔、壯陽、通經絡、清熱利尿、祛風除濕、破血消癥、溫裡溫中、健脾胃、止咳平喘、止瀉、活絡止痛、通乳等功效。

甘草,性味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

秦艽,性味苦微寒,歸肝、腎經,具有清熱瀉火、祛風除濕、清熱利尿和強筋骨的功效。

附子,辛、甘,大熱,有毒,入肺、腎經,具有溫裡溫中、散寒止痛、回陽救逆之功。

肉桂,性溫,味辛甘,歸心、肝、腎經。具有溫經散寒、活血通經、溫陽補陽、壯命門火、活血化瘀、祛風除濕、活絡止痛、通經絡、溫裡溫中的功效。

白芍,甘微寒,歸肝、脾經,具有平肝息風、補血養肝、健脾胃等傳統功效。

獨活,性微溫,味辛、苦,歸肝、腎經,具有發汗解表、散風寒、祛風除濕、活絡止痛、活血化瘀等功效。

烏頭湯九味中藥組成,各具功效,相輔相成,具有溫經散寒、祛風除濕、活絡止痛的功效,主治因寒冷潮濕引起的痹證。痹證,指因風寒濕邪侵襲人體,閉阻經絡,氣血運行不暢所引起的病證,症見肢體麻木、疼痛、屈伸不利等。烏頭湯溫經散寒,祛風除濕,活絡止痛,可有效緩解痹證症狀,改善肢體活動功能。

傳統服藥法


烏頭1兩,細辛1兩,蜀椒1兩,甘草2兩,秦艽2兩,附子2兩,桂心2兩,芍藥2兩,乾薑3兩,茯苓3兩,防風3兩,當歸3兩,獨活4兩,大棗20枚。
上(口父)咀。以水1鬥2升,煮取4升,分5服。若熱毒,多服益佳。

方劑組成解釋


烏頭、細辛、花椒辛溫,有祛風散寒、通絡止痛之功;甘草、秦艽、附子、肉桂溫經散寒、補陽助陽;白芍、獨活具有養血和營、舒筋活絡之功。諸藥合用,共奏祛風散寒、溫經通絡之功,適用於寒冷濕痹,流於經絡,攣縮不得轉側。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辛溫燥烈,陰虛火旺者慎用。

相關證候


相關疾病


肩背交接處肩痛四肢感到疼痛四肢筋肉筋攣僵硬手指緊繃難以伸直下肢腫脹疼痛骨關節病肺結核坐骨神經痛前列腺炎胰臟炎腳氣病瘧疾麻痺半身不遂五十肩類風濕性關節炎慢性腎衰竭嗜眠症(嗜睡症)痲風 [漢生氏病]鼻咽惡性腫瘤(鼻咽癌)

相同名稱方劑


烏頭湯, 出處:《經驗良方》。 組成:罂粟殼3錢,缬草3錢,烏頭1錢半。 主治:腰痛,並手足攣痛。

烏頭湯, 出處:《得效》卷三。 組成:大烏頭7分,細辛7分,川椒7分,甘草7分,秦艽7分,附子7分,官桂7分,白芍藥7分,川獨活1兩3錢半。 主治:寒冷濕痹,流於經絡,攣縮不得轉側。

烏頭湯, 出處:《千金》卷八。 組成:烏頭1兩,芍藥1兩,乾薑1兩,桂心1兩,細辛1兩,乾地黃1兩,當歸1兩,吳茱萸1兩,甘草2兩。 主治:八風五屍惡氣遊走胸心,流出四肢,來往不住,短氣欲死。

烏頭湯, 出處:《千金》卷七。 組成:烏頭1兩,細辛1兩,蜀椒1兩,甘草2兩,秦艽2兩,附子2兩,桂心2兩,芍藥2兩,乾薑3兩,茯苓3兩,防風3兩,當歸3兩,獨活4兩,大棗20枚。 主治:風冷腳痹,寒冷濕痹,腳氣。

烏頭湯, 出處:《聖濟總錄》卷八十八。 組成:烏頭(炮裂,去皮臍)1兩,青橘皮(湯浸,去白,焙)1兩半,甘草(炙)1兩,益智(去皮)半兩,高良薑(銼,炒)半兩,茴香子(炒)半兩,草豆蔻(去皮)5枚。 主治:脾勞腹痛,不思飲食。

烏頭湯, 出處:《金匱》卷上。 組成:麻黃3兩,芍藥3兩,黃耆3兩,甘草(炙)3兩,川烏5枚([口父]咀,以蜜2升,煎取1升,即出烏頭)。 主治:逐濕,行痹,助陽。主治:歷節,痛痹,腳氣,雷頭風。歷節不可屈伸,疼痛,及腳氣疼痛,不可屈伸。少陰寒濕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