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下丸

QI XIA W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雞峰》卷二十

熱性指數

33

寒性指數

3

複方歸經比例

心經 22%
脾經 20%
肺經 16%
腎經 12%
肝經 11%
胃經 9%
膀胱經 2%
心包經 2%
膽經 2%
心經
脾經
肺經
腎經
肝經
胃經
膀胱經
心包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3-09-12

主治功效


氣下

整體功效: 溫中散寒,行氣消脹。

主治: 胸膈痞滿,食飲減少。

胸膈痞滿,是指胸部和膈肌之間脹滿不舒服的症狀。食飲減少,是指吃飯和喝水都比平時少。氣下丸可以溫暖中焦,散寒消脹,緩解胸膈痞滿和食飲減少的症狀。

文獻參考:

傳統服藥法


麥門冬5兩,甘草5兩,人參2兩,細辛2兩,遠志2兩,乾薑2兩,川椒2兩,桂2兩,附子1兩半。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7丸至10丸,食後白湯送下。2-7日取安。

方劑組成解釋


氣下丸由麥門冬、甘草、人參、細辛、遠志、乾薑、花椒、肉桂、附子等中藥組成。麥門冬可以養陰潤肺,甘草可以緩急和中,人參可以補氣,細辛可以發散寒邪,遠志可以開竅寧神,乾薑可以溫中散寒,花椒可以溫中散寒,肉桂可以溫經散寒,附子可以溫陽散寒。這些中藥配合使用,可以溫中散寒,行氣消脹,緩解胸膈痞滿和食飲減少的症狀。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氣下丸有溫熱的性質,陰虛火旺、體質虛弱的人不宜服用。服用氣下丸期間,要注意飲食清淡,避免吃辛辣刺激的食物。

相關疾病


胃及十二指腸炎口咽惡性腫瘤(口腔癌)喉聲門之惡性腫瘤(喉癌)胃下垂吞咽障礙

相同名稱方劑


氣下丸, 出處:《雞峰》卷二十。 組成:麥門冬5兩,甘草5兩,人參2兩,細辛2兩,遠志2兩,乾薑2兩,川椒2兩,桂2兩,附子1兩半。 主治:胸膈痞滿,食飲減少。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熏膈丸

相似度 88%

寬膈丸

相似度 88%

驅二豎丸

相似度 76%

鎮心牛黃丸

相似度 72%

五膈散

相似度 70%

回陽急救湯

相似度 66%

小麥散

相似度 66%

艾曲散

相似度 66%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