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訊
主治功效
傳統服藥法
麥門冬(去心)半兩,甘草(炙)半兩,人參(去蘆)2錢,桂心(不見火)2錢,細辛(去葉)2錢,川椒(去目並合口,微火炒,地上出汗)2錢,遠志(去心,炒)2錢,附子(炮,去皮臍)2錢,乾薑(炮()2錢。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雞頭子大。
綿裹1丸,食後含化,日夜3服。
方劑組成解釋
本方由麥門冬、甘草、人參、桂枝、細辛、花椒、遠志、附子、乾薑等十味藥組成。麥門冬、甘草、人參、桂枝、細辛、花椒、遠志均具有溫肺散寒、化痰止咳的功效;附子、乾薑具有溫陽散寒、通陽利膈的功效。諸藥合用,共奏溫肺散寒、化痰止咳、寬胸利膈之功。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性溫,陰虛火旺者慎用。
相關疾病
口咽惡性腫瘤(口腔癌)
喉聲門之惡性腫瘤(喉癌)
吞咽障礙
相同名稱方劑
熏膈丸, 出處:《本事》卷三。 組成:麥門冬(去心)半兩,甘草(炙)半兩,人參(去蘆)2錢,桂心(不見火)2錢,細辛(去葉)2錢,川椒(去目并合口,微火炒,地上出汗)2錢,遠志(去心,炒)2錢,附子(炮,去皮臍)2錢,乾薑(炮)2錢。 主治:胸膈悶塞作噎。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