寬膈丸

寬膈丸

KUAN GE W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29

寒性指數

5

熱/寒比例

極熱 (5.80)

複方歸經比例

心經 20%
肺經 18%
脾經 16%
腎經 14%
肝經 11%
胃經 9%
膀胱經 4%
心包經 2%
膽經 2%
心經
肺經
脾經
腎經
肝經
胃經
膀胱經
心包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寬膈丸方中包含麥門冬,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滋陰潤肺:麥門冬性寒,味甘,入肺、心經,具有滋陰潤肺、清心除煩的功效。寬膈丸主治心煩不眠、口渴咽燥、痰熱咳嗽等症,麥門冬可滋陰潤燥,緩解咽喉乾燥,改善心煩失眠。
  2. 養心安神:麥門冬還具有養心安神之效,能改善心悸、失眠等症狀。寬膈丸中常與其他清心安神藥物配合使用,如茯苓、酸棗仁等,以達到更好的效果。

總之,麥門冬在寬膈丸方中起到滋陰潤肺、養心安神的作用,與其他藥物共同作用,以緩解心煩不眠、口渴咽燥等症狀。

寬膈丸中包含甘草,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調和藥性: 甘草味甘性平,具有調和諸藥、緩解藥物毒性、增強藥效的作用。寬膈丸方中包含多味藥材,甘草可以起到調和各藥材之間的寒熱、燥濕等性質,使藥效更協調、更平穩。
  2. 緩解脾胃不適: 甘草具有健脾益氣、和中緩急的功效,可以緩解脾胃虛弱、消化不良等症狀。寬膈丸主治胸膈滿悶、飲食不消等症,甘草的加入可以增強藥效,並減少藥物對脾胃的刺激。

寬膈丸中加入人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補氣益脾,扶正祛邪: 人參性溫,味甘,歸脾、肺、心經,具有大補元氣、益氣補脾、生津止渴、安神益智的功效。寬膈丸旨在治療脾胃虛弱、氣血不足所導致的脘腹脹滿、食少納呆、消化不良等症狀。人參能補益脾胃之氣,增強脾胃功能,有助於消化吸收,從而改善食慾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狀。
  2. 扶正祛邪,增強抗病能力: 人參具有提高機體免疫力、抗疲勞、抗衰老的作用,能增強人體抵抗力,抵禦外邪侵襲,有利於疾病的恢復。寬膈丸中加入人參,能增強患者的抗病能力,提高其抵禦疾病的能力。

寬膈丸方劑中包含花椒,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溫中散寒,止痛消脹:花椒性溫,味辛,具有溫中散寒、止痛消脹之效。對於寒邪客胃,脘腹冷痛,嘔吐腹脹等症狀,花椒能起到溫胃散寒,消脹止痛的作用。
  2. 溫陽止瀉:花椒亦可溫陽止瀉,對於脾胃虛寒,寒濕泄瀉等症狀,花椒能起到溫陽固本,止瀉止痛的作用。

寬膈丸中花椒的加入,與其他藥物配合,可發揮協同作用,達到溫中散寒、止痛消脹、溫陽止瀉之效。

寬膈丸中包含遠志,主要原因如下:

  1. 疏肝解鬱,開胸寬膈:遠志味甘苦,性溫,入心、肺經。其性善於開胸寬膈,疏肝解鬱,可緩解胸悶、心悸、脅肋脹痛等症狀,有助於消除心胸鬱結,使氣機通暢。
  2. 安神定志,寧心安神:遠志具有安神定志的作用,可治療心神不安、失眠多夢、健忘等症狀。配合其他藥材,可增強寬膈丸的安神功效,改善睡眠品質,提高患者的整體療效。

寬膈丸中包含細辛,主要基於其溫肺散寒,通竅止痛的功效。

細辛性溫,味辛,入肺、腎經,可溫肺散寒,通鼻竅,對於寒邪客肺,鼻塞流涕、頭痛等症有較好的治療效果。寬膈丸主要用於治療胸膈痞滿、脘腹脹痛、飲食不消、噯氣嘔吐等症,而這些症狀往往與寒邪阻滯、氣機不暢有關。細辛加入其中,可以起到溫散寒邪,通暢氣機,緩解胸膈痞滿、脘腹脹痛等症的作用。

寬膈丸中包含桂枝,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溫陽化氣,助陽升散: 桂枝性溫,味辛,入心、肺、膀胱經,具有溫陽化氣、散寒通絡之效。寬膈丸主要治療脾胃虛寒、氣機阻滯所致的脘腹脹痛、食少納呆等症。桂枝溫陽化氣,有助於溫暖脾胃、疏通氣機,改善胃腸功能。
  2. 調和營衛,促進血液循環: 桂枝能調和營衛,促進氣血運行。寬膈丸中常配合其他藥物,如肉桂、附子等,共同溫陽散寒,促進血液循環,改善肢體冷涼、面色蒼白等症。

寬膈丸中添加乾薑,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溫中散寒,助脾胃運化:乾薑性溫,入脾胃經,具有溫中散寒、止嘔、助消化等功效。寬膈丸用於治療脾胃虛寒,症見脘腹冷痛、食慾不振、嘔吐泄瀉等,乾薑可溫暖脾胃,促進消化吸收,緩解症狀。
  2. 配合其他藥物,增強療效:寬膈丸中其他藥物如白朮、茯苓等,多具健脾益氣之效,乾薑可助其溫陽散寒,使藥效相輔相成,更好地達到治療效果。

寬膈丸中加入附子,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溫陽散寒,回陽救逆: 附子性熱,具有溫陽散寒、回陽救逆的功效。寬膈丸主治寒邪犯胃,脾陽不足,症見胃脘冷痛、食慾不振、嘔吐腹瀉等。附子溫陽散寒,可溫暖脾胃,助脾陽運化,改善胃痛、嘔吐等症狀。
  2. 補腎助陽,溫補脾腎: 附子入腎經,具有補腎助陽之效。寬膈丸中亦常配伍補脾藥,如白朮、茯苓等,附子溫補脾腎,可協同其他藥物,達到溫補脾腎、固護中焦的效果。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寬膈丸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主治證候
此方針對「七情郁結」導致氣機不暢,形成「膈塞不通」之症。具體表現包括:

  • 進食冷物後誘發,發作時胸膈緊繃疼痛、欲吐不吐。
  • 飲食難下,嚴重時手足冰冷、呼吸短促,或伴上氣喘急、嘔逆。

核心病機
屬寒鬱氣滯、胸陽不展之證。情志失調(七情郁結)與中焦虛寒互結,使氣機升降失常,胸膈痞塞,甚而陽氣不達四末(手足冷)。


組成藥物分析與治療原理

1. 溫陽散寒

  • 附子、乾薑、川椒
    附子回陽救逆,乾薑溫中散寒,川椒「炒出汗」增強溫散之力,三藥協同驅逐中下焦沉寒,緩解手足冷、食冷即發之症。
  • 桂心
    溫通心陽,助氣血上行以開鬱結,針對上氣喘急、嘔逆等氣逆之象。

2. 益氣養陰

  • 人參、麥門冬、甘草
    人參大補元氣,麥門冬養陰潤燥(防溫燥傷陰),甘草和中緩急。三藥合併能益氣生津,尤其夏季加重三者用量(各加1兩),推測因暑熱易耗氣陰,需加強固本。

3. 開鬱通竅

  • 細辛、遠志
    細辛辛香走竄,通竅散寒;遠志化痰安神,解「七情郁結」所致氣鬱痰阻。兩藥合用,能疏通膈間痰氣交阻之痞塞。

4. 組方邏輯

全方以 溫補為主,佐以 行散開鬱

  • 先以附子、乾薑、川椒祛內寒,治其本;
  • 再用人參、麥門冬、甘草補虛,防溫燥太過;
  • 細辛、遠志、桂心開通氣機,解鬱結;
  • 夏季因氣陰易耗,故加重補益之力。

蜜丸緩行藥效,米湯送服顧護胃氣,契合「食前服」以助藥力直達中焦。


推論可能功效延伸

此方 溫陽益氣 結合 化痰開竅,除主治胸膈痞塞外,或可推廣用於:

  1. 寒性呃逆:因胃冷氣逆所致之頑固打嗝。
  2. 輕度胸痹:胸陽不振之胸悶痛,類似現代所指心胃同治。
  3. 情志相關胃腸功能紊亂:如鬱怒誘發的食道痙攣、功能性消化不良。

傳統服藥法


麥門冬(去心)5兩,甘草(炙)5兩,人參4兩,川椒(炒出汗)3兩,遠志(去,炒)3兩,細辛(去苗)3兩,桂心3兩,乾薑(炮)1兩,附子(炮)1兩。
夏,加麥門冬、甘草、人參各1兩。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30-50丸,食前米湯送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寬膈丸是一味中藥方劑,具有一定的副作用,如服用過量可能會導致胃腸不適、腹瀉等症狀。因此,在服用寬膈丸前,患者應先諮詢醫生,了解自身的具體情況,並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

相關疾病


氣喘口咽惡性腫瘤(口腔癌)喉聲門之惡性腫瘤(喉癌)嘔吐呼吸氣短言語無力吞咽障礙呼吸急促,氣不接續之症

相同名稱方劑


寬膈丸, 出處:《三因》卷八。 組成:木香半兩,京三棱(炮)半兩,青皮半兩,半夏3兩(湯洗7次),大腹子1分。 主治:氣不升降,胸膈結痞。

寬膈丸, 出處:《奇效良方》卷十六。 組成:麥門冬(去心)5兩,甘草(炙)5兩,人參4兩,川椒(炒出汗)3兩,遠志(去心,炒)3兩,細辛(去苗)3兩,桂心3兩,乾薑(炮)1兩,附子(炮)1兩。 主治:七情鬱結,膈塞不通,食冷物即發,其病緊痛欲吐,食飲不下,甚者手足冷,短氣,或上氣喘急、嘔逆。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