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心牛黃丸

ZHEN XIN NIU HUANG W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26

寒性指數

5

複方歸經比例

心經 22%
肺經 17%
脾經 16%
肝經 16%
腎經 9%
胃經 8%
膀胱經 3%
心包經 3%
膽經 1%
心經
肺經
脾經
肝經
腎經
胃經
膀胱經
心包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3-09-09

主治功效


鎮心牛黃

整體功效: 安神定驚,益氣補血

主治: 氣虛驚悸,語則勞乏氣短。

鎮心牛黃丸是一味中藥方劑,主要用於治療氣虛驚悸,語則勞乏氣短的症狀。氣虛驚悸是指由於氣虛不足,導致心神不寧,而出現心悸、失眠、多夢等症狀。語則勞乏氣短是指由於氣虛不足,導致說話費力、氣短乏力等症狀。鎮心牛黃丸可以通過補益氣血、安神定驚的作用,來改善氣虛驚悸、語則勞乏氣短的症狀。

文獻參考:

  1. 《中國藥典》
  2. 中醫學大辭典》
  3. 中藥學

傳統服藥法


牛黃(研)2兩,紫菀(去苗土)2兩,菖蒲2兩,防風(去叉)1兩,人參1兩,細辛(去苗葉)1兩,蜀椒(去目及閉口者,炒出汗)1兩,茯神(去木)1兩,附子(炮裂,去皮臍)1兩,紫石英(研)1兩,防葵1兩,鐵精1分半,桂(去粗皮)1兩半,乾薑(炮)1兩半,丹參1兩1分,遠志(去心)1兩1分,麥門冬(去心,焙)1兩1分,甘草(炙)1兩1分。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10丸,空腹米飲送下,日2次。

方劑組成解釋


鎮心牛黃丸由牛黃、紫菀、水菖蒲、防風、人參、細辛、花椒、茯神、附子、紫石英、肉桂、乾薑、丹參、遠志、麥門冬、甘草等中藥組成。其中,牛黃具有清熱解毒、鎮驚安神的功效;紫菀具有止咳化痰、平喘的功效;水菖蒲具有開竅醒神、化痰散結的功效;防風具有祛風除濕、止痙的功效;人參具有大補元氣、復脈固脫的功效;細辛具有發散風寒、溫通經脈的功效;花椒具有溫中散寒、止痛止癢的功效;茯神具有寧心安神、健脾益氣的功效;附子具有溫經散寒、回陽救逆的功效;紫石英具有清熱解毒、平肝潛陽的功效;肉桂具有溫經散寒、補火助陽的功效;乾薑具有溫中散寒、回陽救逆的功效;丹參具有活血化瘀、涼血止血的功效;遠志具有安神益智、化痰定驚的功效;麥門冬具有養陰潤肺、清心除煩的功效;甘草具有清熱解毒、潤肺止咳、緩急止痛的功效。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鎮心牛黃丸是一味中藥方劑,具有一定的副作用,如服用過量可能會引起頭暈、心悸、嘔吐等症狀。因此,在服用鎮心牛黃丸之前,一定要諮詢醫生,並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

相關疾病


肺結核嗜眠症(嗜睡症)妄想狀態呼吸急促,氣不接續之症

相同名稱方劑


鎮心牛黃丸, 出處:《聖濟總錄》卷九十。 組成:牛黃(研)2兩,紫菀(去苗土)2兩,菖蒲2兩,防風(去叉)1兩,人參1兩,細辛(去苗葉)1兩,蜀椒(去目及閉口者,炒出汗)1兩,茯神(去木)1兩,附子(炮裂,去皮臍)1兩,紫石英(研)1兩,防葵1兩,鐵精1分半,桂(去粗皮)1兩半,乾薑(炮)1兩半,丹參1兩1分,遠志(去心)1兩1分,麥門冬(去心,焙)1兩1分,甘草(炙)1兩1分。 主治:氣虛驚悸,語則勞乏氣短。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氣下丸

相似度 72%

寬膈丸

相似度 64%

熏膈丸

相似度 64%

小鎮心丸

相似度 58%

驅二豎丸

相似度 57%

二丹丸

相似度 53%

濟神丸

相似度 53%

五膈散

相似度 51%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