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黃芍藥湯

DI HUANG SHAO YAO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25

寒性指數

10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0%
肝經 20%
心經 17%
腎經 14%
肺經 11%
胃經 8%
膀胱經 2%
膽經 2%
大腸經 2%
脾經
肝經
心經
腎經
肺經
胃經
膀胱經
膽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17

方劑組成解釋

地黃芍藥湯中加入生地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一、 滋陰涼血: 生地黃性寒,味甘苦,入心、肝、腎經,具有滋陰涼血、養血生津的功效。方劑中加入生地黃,可緩解因熱毒傷血或陰虛火旺引起的各種症狀,如口渴、心煩、失眠、面色蒼白等。

二、 配伍相宜: 芍藥性微寒,味苦酸,入肝、脾經,具有養血柔肝、斂陰止痛的功效。生地黃與芍藥相配,既能滋陰涼血,又能養血柔肝,相輔相成,增強療效。

地黃芍藥湯中加入白芍,主要考量以下兩點:

  1. 緩解血虛症狀: 白芍味甘酸,性微寒,入肝脾經,有養血柔肝、斂陰止汗的功效。 地黃滋陰補血,芍藥養血柔肝,兩者合用,可有效緩解血虛所致的頭暈目眩、面色蒼白、心悸失眠等症狀。
  2. 緩和地黃滋陰之力: 地黃性寒涼,長期服用可能傷陽氣。 白芍性微寒,但其養血柔肝之性可緩和地黃的寒涼之性,避免其過度滋陰而損傷陽氣,使藥性更加平和,更適合長期服用。

地黃芍藥湯為傳統中醫方劑之一,主要由熟地黃、芍藥、川芎與當歸四味藥材精妙配伍而成。其中,當歸作為方中重要成員,其性溫味甘辛,歸肝、心、脾經,擅長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方中加入當歸,旨在增強整體方劑的補血效果,尤其針對婦女因血虛所致的各種症狀,如月經過多、經期不調等,有顯著療效。當歸還能活絡血液,促進血液循環,有助於改善面色蒼白、肢體麻木等血瘀表現。在地黃芍藥湯中,當歸與熟地黃相輔相成,共奏滋陰補血、調經止痛之功,是治療婦科疾病及血虛血瘀症的重要組成部分。

地黃芍藥湯為傳統中醫方劑之一,主要由熟地黃、芍藥、獨活等藥材精心配伍而成。其中,獨活作為一味重要成分,其性味辛苦、微溫,歸腎、膀胱經,具有祛風除濕、通絡止痛之功效。在方中加入獨活,旨在強化整體方劑的祛風濕能力,特別適用於治療因風濕侵襲所致的肢節疼痛、腰膝酸軟等症狀。獨活與熟地黃、芍藥相輔相成,熟地黃滋陰補腎,芍藥養血柔肝,三者聯手,既可滋養肝腎,又能祛風除濕,達到了標本兼治的目的。此方對於改善風濕性關節炎、慢性腰腿痛等病症,有著獨特而顯著的療效。

地黃芍藥湯為傳統中醫方劑之一,主要由生地黃、芍藥、細辛與其他幾味藥材組成。其中,細辛性溫味辛,入心、肺、腎經,具有散寒止痛、通竅解表之功。方中細辛的應用,旨在緩解因寒邪所致的頭痛、肢體疼痛等症狀。細辛與生地黃、芍藥相配,能調和陰陽,增強活血止痛的效果。細辛的溫熱性能對抗生地黃與芍藥的涼潤,達到寒熱平衡,使整體方劑更適合於治療因寒邪侵襲而致的血瘀疼痛。然而,細辛用量需謹慎,因其含有毒性成分,過量易引發不良反應。因此,在實際應用中,應遵循醫師指導,合理配伍,確保療效與安全。

地黃芍藥湯為一傳統中醫方劑,主要用於調理肝腎陰虛所導致的各類症狀。其組成包括生地黃、白芍、茯苓、澤瀉、牡丹皮,以及肉桂等。其中,肉桂的加入至關重要。肉桂性熱味辛,歸心、脾、腎經,具有溫陽散寒、通脈止痛之功。在地黃芍藥湯中,生地黃與白芍滋補肝腎之陰,而肉桂則能溫煦腎陽,防止滋陰藥物過於寒涼,造成脾胃運化功能減弱。此外,肉桂還能引火歸元,使下焦之火不致上炎,確保陰陽平衡。因此,肉桂在方劑中的應用,彰顯了中醫學陰陽調和、寒熱並用的治療原則,增強了整個方劑的療效。

地黃芍藥湯為一傳統中醫方劑,其組成精妙,旨在調和肝脾,滋陰養血,緩急止痛。方中吳茱萸之應用,取其辛熱之性,能溫中散寒,疏肝解鬱,尤善於治肝胃虛寒所致之脹痛。與方中之生地黃、白芍相配,生地黃滋陰涼血,白芍養血柔肝,三者合用,既可增強滋陰養血之功,又能溫中散寒,達到寒熱並調,陰陽平衡之效。吳茱萸之辛熱,對抗生地黃與白芍之滋涼,使全方性味平和,不偏不倚,適宜於肝脾不和,虛寒腹痛之證。此即吳茱萸於地黃芍藥湯中之重要意義,彰顯中醫方劑學之配伍智慧。

地黃芍藥湯中加入乾薑,主要是為了溫陽化寒

地黃、芍藥皆屬寒涼藥性,用於滋陰清熱,但脾胃虛寒者,單用容易導致寒凝血滯,加重病情。乾薑溫中散寒,且能促進血液循環,與地黃芍藥相配,既可發揮其滋陰養血功效,又能避免寒邪凝滯,達到溫陽補血,散寒止痛的效果。

此外,乾薑還可燥濕健脾,配合地黃滋陰補腎,使藥力更趨於平衡,提升整體療效。

地黃芍藥湯中加入甘草,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調和藥性: 地黃性寒,芍藥性微寒,兩者合用易傷脾胃。甘草性甘溫,能緩和地黃芍藥的寒涼之性,避免過於寒涼,使藥性更加平和,減少對脾胃的刺激。
  2. 增強藥效: 甘草味甘,能調和諸藥,使其藥性更易發揮。甘草與地黃、芍藥相配,能更好地滋陰養血、清熱涼血,達到治療血虛發熱、月經不調等症的效果。

主治功效


《地黃芍藥湯》:滋陰活血,緩解產後疼痛

地黃芍藥湯,出自《金匱要略》,為治療產後血氣虛寒,寒邪乘虛而入,侵襲心腹,導致心腹疼痛的常用方劑。其組成包括:

  • 生地黃:性微寒,味甘苦,歸肝、腎經,具有滋陰清熱、涼血、養血等功效。

  • 白芍:性微寒,味酸甘,歸肝、脾經,具有養血柔肝、止痛等功效。

  • 當歸:性溫,味甘辛,歸心、肝、脾經,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等功效。

  • 獨活:性溫,味微苦,歸肝、腎經,具有散風寒、祛風除濕、活絡止痛等功效。

  • 細辛:性溫,味辛,歸肺、腎經,具有散風寒、溫肺化痰、止咳平喘等功效。

  • 肉桂:性溫,味辛甘,歸心、腎經,具有溫陽補陽、活血通經、止痛等功效。

  • 吳茱萸:性溫,味辛苦,歸肝、脾經,具有溫中散寒、降逆止嘔、止痛等功效。

  • 乾薑:性溫,味辛,歸脾、胃經,具有溫中散寒、回陽通脈、止嘔止瀉等功效。

  • 甘草:性甘平,歸脾、肺、胃經,具有補氣益中、清熱解毒、緩急止痛等功效。

用法用量: 上藥共研成細末,煉蜜為丸,每丸重6克,每服2丸,每日2次,用黃酒或溫開水送服。

臨牀應用: 地黃芍藥湯主要用於治療產後血氣虛寒,寒邪乘虛而入,侵襲心腹,導致的心腹疼痛。此外,也可應用於其他寒邪入侵引起的疼痛,如風寒感冒引起的頭痛、肢體痠痛等。

注意事項

  1. 本方不宜久服,一般以10天為一個療程。
  2. 孕婦慎用。
  3. 脾胃虛寒、大便溏薄者慎用。

總結: 地黃芍藥湯具有滋陰活血,緩解產後疼痛的功效,在臨牀應用上具有重要的作用。在使用本方時,應嚴格按照醫生的指導,並注意服用期間的注意事項,以確保安全有效。

傳統服藥法


生乾地黃(焙)2兩,芍藥2兩,當歸(銼,炒)2兩,獨活(去蘆頭)2兩,細辛(去苗葉)2兩,桂(去粗皮)1兩,吳茱萸(水浸經宿,炒令香)1兩,乾薑(炮裂)1兩,甘草(炙)1兩。
上為粗末。
每服3錢匕,水1盞,煎7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為溫熱性方劑,陰虛火旺者不宜服用。
  • 孕婦及哺乳期婦女慎用。

相關疾病


腹痛胰臟炎嗜眠症(嗜睡症)胃腸出血下腹部痛上腹胃脘痛

相同名稱方劑


地黃芍藥湯, 出處:《聖濟總錄》卷一六一。 組成:生乾地黃(焙)2兩,芍藥2兩,當歸(銼,炒)2兩,獨活(去蘆頭)2兩,細辛(去苗葉)2兩,桂(去粗皮)1兩,吳茱萸(水浸經宿,炒令香)1兩,乾薑(炮裂)1兩,甘草(炙)1兩。 主治:産後血氣虛冷,攻心腹痛。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