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岩蜜湯

DA YAN MI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22

寒性指數

11

複方歸經比例

心經 18%
肝經 18%
脾經 17%
肺經 15%
腎經 12%
胃經 8%
膀胱經 2%
膽經 2%
大腸經 2%
三焦經 0%
心經
肝經
脾經
肺經
腎經
胃經
膀胱經
膽經
大腸經
三焦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4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大巖蜜湯」,主要成分包括:梔子、甘草、生地黃、細辛、茯苓、吳茱萸、白芍、乾薑、當歸、桂枝,具有賊風、腹中絞痛、發作無時、發即搶心脹滿、脅下如錐刀刺、並主少陰傷寒等病症。

梔子具有多種傳統代功效,包括止血、清熱解毒、清熱瀉火、清熱利濕、清熱涼血、清熱利尿等。

甘草性味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

白芍具有平肝息風、補血養肝、健脾胃等傳統功效。

當歸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等功效。

茯苓性平,味甘淡,歸脾、胃、心經。具有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等功效。

乾薑性溫、味辛,具有溫經散寒、溫裡溫中、補陽、止瀉、止血、破血消癥、健脾胃、溫化寒痰、活絡止痛等功效。

生地黃是一種中藥材,具有清熱涼血、清熱瀉火、滋陰、補血等功效。

吳茱萸具有補陽、止瀉、止嘔、理氣行氣、溫裡溫中五種傳統代功效。

細辛具有辛溫散寒、發汗解表、祛風除濕、開竅、止咳化痰、活絡止痛的功效。

桂枝性溫味辛,具有發汗解表、祛風除濕、溫經、散風寒、通經絡、活絡止痛、止嘔、活血化瘀、提振胸陽等功效。

總結: 中藥方劑「大巖蜜湯」,具有賊風、腹中絞痛、發作無時、發即搶心脹滿、脅下如錐刀刺、並主少陰傷寒等病症。其組成包括梔子、甘草、生地黃、細辛、茯苓、吳茱萸、白芍、乾薑、當歸、桂枝等多種中藥材,具有止血、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多種功效。

傳統服藥法


梔子15枚,甘草1兩,乾地黃1兩,細辛1兩,羊脂(青羊角亦得)1兩,茯苓1兩,吳茱萸1兩,芎窮(《千金》用芍藥)1兩,乾薑1兩,當歸1兩,桂心1兩。
若痛甚者,加羊脂3兩,當歸、芍藥、人參各1兩;心腹脹滿堅急者,加大黃3兩。
嚼碎。以水8升,煮取3升,去滓,納脂令烊,溫分3服,每服相去如人行10里頃。

方劑組成解釋


大岩蜜湯由梔子、甘草、生地黃、細辛、茯苓、吳茱萸、白芍、乾薑、當歸、桂枝等中藥組成。

梔子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功效。甘草具有清熱解毒、緩急止痛的功效。生地黃具有涼血滋陰、清熱解毒的功效。細辛具有發散風寒、溫通經脈的功效。茯苓具有健脾利水、寧心安神的功效。吳茱萸具有散寒止痛、溫經止血的功效。白芍具有養血柔肝、緩急止痛的功效。乾薑具有溫中散寒、回陽救逆的功效。當歸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的功效。桂枝具有發散風寒、溫通經脈的功效。

大岩蜜湯具有疏風散寒、活血化瘀、止痛的功效,可以用於治療賊風、腹中絞痛;並飛屍遁註,發作無時,發即搶心脹滿,脅下如錐刀刺;並主少陰傷寒。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大岩蜜湯具有疏風散寒、活血化瘀、止痛的功效,但是孕婦、哺乳期婦女、陰虛火旺者慎用。

相關疾病


動脈粥樣硬化心絞痛神經性厭食症胃及十二指腸炎心肌梗塞肺性心臟病心包炎心肌炎低血壓慢性腎衰竭嗜眠症(嗜睡症)細菌性食物中毒四肢麻痺癱瘓風濕性心臟病腦內出血腦動脈阻塞腦血栓塞嘔吐手腳冰冷腰背反折,身體後仰如弓狀

相同名稱方劑


大岩蜜湯, 出處:《外台》卷十四引《小品方》。 組成:茯苓1兩,川芎1兩,當歸1兩,甘草1兩(炙),桂心2兩半,梔子14枚(擘),吳茱萸3兩,細辛2兩,乾薑2兩,乾地黃2兩。 主治:中風,身如角弓反張;並主卒心腹絞痛。

大岩蜜湯, 出處:《外台》卷三十四引《集驗方》。 組成:乾地黃1兩,當歸1兩,獨活1兩,甘草(炙)1兩,芍藥1兩,桂心1兩,小草1兩,細辛1兩,吳茱萸1升,乾薑3兩。 主治:産後心痛。産後陽氣虛寒,心腹作痛,不食嘔吐,四肢厥逆。

大岩蜜湯, 出處:《千金》卷八(小字注)引《小品方》。 組成:梔子15枚,甘草1兩,乾地黃1兩,細辛1兩,羊脂(青羊角亦得)1兩,茯苓1兩,吳茱萸1兩,川芎(《千金》用芍藥)1兩,乾薑1兩,當歸1兩,桂心1兩。 主治:賊風,腹中絞痛;並飛屍遁註,發作無時,發即搶心脹滿,脅下如錐刀刺;並主少陰傷寒。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