損益草散

SUN YI CAO S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26

寒性指數

7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16%
脾經 15%
肝經 14%
心經 12%
胃經 12%
腎經 11%
膀胱經 6%
膽經 6%
心包經 2%
大腸經 1%
肺經
脾經
肝經
心經
胃經
腎經
膀胱經
膽經
心包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25

方劑組成解釋

損益草散方中使用人參,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補益元氣:人參性溫,味甘,入脾、肺、心經,具有補氣益血、生津止渴、安神益智之功效。損益草散多用於氣虛體弱、脾胃不健等症狀,而人參可以補益元氣,增強體質,提高機體的抵抗力,為其他藥材發揮功效提供基礎。
  2. 扶正祛邪:損益草散中常與其他藥物配合使用,例如一些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藥物。人參可以扶正固本,抵禦邪氣,避免其他藥物過於寒涼,損傷正氣,更有利於疾病的康復。

損益草散中加入附子,乃因其性溫熱,具有回陽救逆、散寒止痛之效。此方以益氣補陽為目的,而附子作為溫陽藥,能激發人體陽氣,溫煦脾腎,並驅散寒邪,改善因陽氣不足而引起的諸多症狀。

此外,附子亦能通經活絡,改善氣血循環,有助於藥物更好地發揮療效。因此,附子的加入不僅提升了方劑的溫陽效果,更使其具有更強的治療功效。

損益草散中加入乾薑,主要基於其溫中散寒、回陽通脈的功效。

乾薑性溫,味辛,入脾、胃經,具有溫脾胃、散寒、止嘔、回陽通脈的作用。在損益草散中,乾薑可溫暖脾胃,促進氣血運行,改善寒邪阻滯所致的肢體冰冷、腹痛、嘔吐等症狀。此外,乾薑還能溫通經絡,改善氣血循環,有助於緩解寒性疾病引起的疼痛和麻木等症狀。

因此,乾薑的加入,可與其他藥材協同作用,達到溫中散寒、化瘀止痛、調和脾胃的功效,進一步提高損益草散的療效。

損益草散中包含桂枝,主要基於其溫經散寒、通痹止痛的功效。桂枝性溫,入膀胱經,具有溫通經絡、散寒止痛的功效,可有效改善因寒邪阻滯經絡導致的肢體麻木、疼痛等症狀。

同時,桂枝還能解肌發表,緩解風寒感冒引起的畏寒發熱、頭痛鼻塞等症狀。對於損益草散所針對的寒溼痹痛、風寒感冒等病症,桂枝的溫經散寒、通痹止痛功效,可以起到重要的治療作用。

損益草散中包含防風,主要因其具有以下功效:

  1. 祛風止痛:防風性味辛溫,入膀胱經,善於祛散風寒,止痛止癢,對於因風寒引起的頭痛、頭風、肢體麻木等症狀有較好的療效。
  2. 解表散寒:損益草散多用於治療外感風寒,防風可助藥物解表散寒,驅散外邪,使病邪外出,達到治療效果。

因此,防風在損益草散中起到祛風止痛,解表散寒的重要作用,是方中不可或缺的藥材。

損益草散方中加入牡蠣,主要考量其以下兩個作用:

  1. 滋陰潛陽:牡蠣味甘鹹寒,入肝腎經,具有滋陰潛陽、軟堅散結之效。方中若出現陽氣上亢、陰虛火旺等症狀,牡蠣可滋陰降火,平抑亢奮的陽氣,使陰陽調和。
  2. 鎮心安神:牡蠣性寒,能清心熱,安神定志。若患者伴隨心煩不寐、神志不安等症狀,牡蠣可起到鎮靜安神的作用,改善睡眠,使精神穩定。

損益草散中加入黃芩,主要考量其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功效。

  1. 清熱燥濕:損益草散主要針對濕熱蘊結所致的病症,而黃芩能清熱燥濕,降低體內濕熱,有助於緩解病症。
  2. 瀉火解毒:黃芩具有瀉火解毒的功效,可針對濕熱蘊結所引起的發熱、口苦、咽痛等症狀,起到消炎解毒的作用。

因此,黃芩的加入,可以協同其他藥材,共同發揮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功效,達到治療濕熱蘊結的目的。

損益草散中包含細辛,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散寒止痛: 細辛性溫,味辛,入肺、腎經,具有散寒止痛之功效。損益草散主治風寒濕邪所致的腰膝冷痛、筋骨痠痛等症,細辛能溫經散寒,祛除寒邪,緩解疼痛。
  2. 通絡止痺: 細辛能通經活絡,散瘀止痛,對於風寒濕痺所致的肢體麻木、關節疼痛等症,細辛能促進氣血運行,解除痺痛。

因此,細辛在損益草散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有助於發揮方劑散寒止痛、通絡止痺的功效。

損益草散中加入桔梗,主要考慮以下兩點:

  1. 宣肺利咽:桔梗性寒,味辛,具有宣肺利咽、開音通竅的作用。損益草散多用於治療咳嗽、咽喉腫痛等症,桔梗可幫助痰液排出,緩解咽喉疼痛,改善呼吸道症狀。
  2. 散結消腫:桔梗還具有散結消腫的功效。一些損益草散的組成中,可能會加入其他化瘀消腫的藥物,桔梗可以協同作用,增強藥效,更有效地消除炎症和腫脹。

損益草散中加入花椒,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溫經止痛: 花椒性溫,味辛,入腎經,具有溫經散寒、止痛的功效。對於寒邪客於經絡、氣血運行不暢導致的疼痛,花椒能起到溫通經脈、驅散寒邪的作用,進而緩解疼痛。
  2. 祛風止癢: 花椒亦能祛風止癢,對於風寒濕邪所致的皮膚瘙癢,花椒能起到驅散風邪、止癢止痛的作用。

綜上所述,花椒在損益草散中,主要發揮溫經止痛、祛風止癢的作用,以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損益草散中加入茯苓,主要有以下兩方面原因:

  1. 健脾利濕,益氣化痰: 茯苓性平味甘,入脾、肺經,具有健脾利濕、益氣化痰的功效。損益草散中常加入茯苓以增強脾胃功能,利水滲濕,改善痰濕凝聚,達到清熱利濕、化痰止咳的效果。
  2. 配伍協調,增強療效: 茯苓常與其他藥物配伍,起到協調藥性、增強療效的作用。例如,與黃芪等益氣藥同用,可增強益氣健脾之效;與澤瀉等利水藥同用,可增強利水滲濕之效。

損益草散中包含秦艽,主要原因有二:

  1. 祛風濕止痛: 秦艽性苦寒,善於祛除風濕寒邪,並能止痛。損益草散主要用於治療風濕痺痛,而秦艽正是此方中重要的祛風濕止痛藥物,可有效緩解患者的疼痛和僵硬。
  2. 清熱解毒: 秦艽除了祛風濕外,還具有一定的清熱解毒功效。損益草散中可能也含有其他清熱解毒藥物,搭配秦艽可增強清熱解毒效果,更全面地治療風濕痺痛所伴隨的炎症反應。

損益草散中包含白朮,主要原因有二:

一、健脾益氣:白朮味甘性溫,入脾胃經,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之功效。損益草散多用於脾虛濕盛所致的病症,白朮可補脾益氣,增強脾胃運化功能,改善濕邪內停。

二、固表止汗:白朮還具有固表止汗的作用,可收斂腠理,防止汗液外泄。損益草散治療一些伴有自汗、盜汗的病症時,白朮的固表止汗作用可以起到輔助治療效果。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損益草散」

損益草散是由多種中草藥組成的一個方劑,具有補氣益血、健脾益胃、溫補腎陽、活血化瘀、祛風除濕等功效。方劑中的各種草藥相互作用,發揮協同增效的作用,對多種疾病有良好的治療效果。

  • 人參:性微溫,味甘,歸脾、肺經,具有補氣益血、健脾益胃、生津止渴等功效。
  • 附子:性大熱,味微辛,歸肺、腎經,具有溫補腎陽、活血化瘀、祛風除濕等功效。
  • 乾薑:性溫,味辛,歸脾、胃經,具有溫經散寒、溫胃止嘔、健脾益氣等功效。
  • 桂枝:性溫,味辛,歸肺、心、膀胱經,具有發汗解表、疏風散寒、活血化瘀等功效。
  • 防風:性溫,味辛,歸肺、脾、膀胱經,具有散風邪、解表發汗、活血止痛等功效。
  • 牡蠣:性微寒,味鹹,歸腎、肺、胃經,具有補腎益精、滋陰養血、清熱化痰等功效。
  • 黃芩:性微寒,味苦,歸肺、大腸經,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涼血止血等功效。
  • 細辛:性溫,味辛,歸肺、腎經,具有散風寒、發汗解表、祛風除濕等功效。
  • 桔梗:性微寒,味甘辛,歸肺、胃經,具有宣肺利咽、祛痰排膿、止血清熱等功效。
  • 花椒:性溫,味辛,歸脾、胃、腎經,具有溫中止瀉、殺蟲解毒、祛寒止痛等功效。
  • 茯苓:性平,味甘淡,歸脾、胃、心經,具有利水滲濕、清熱利尿、健脾益氣等功效。
  • 秦艽:性微寒,味苦辛,歸肝、腎經,具有清熱瀉火、祛風除濕、清熱利尿等功效。
  • 白朮:性溫,味苦辛,歸脾、胃經,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化痰、固表止汗等功效。

損益草散在臨牀上主要用於治療以下疾病:

  1. 男子、女子、老人、小孩,身體虛弱,元氣不足。
  2. 感受風寒之邪,導致腹瀉、嘔吐、咳嗽。
  3. 嗜酒成癖,導致咳嗽。
  4. 霍亂,一種嚴重的急性腸胃炎,症狀包括嘔吐、腹瀉、脫水等。
  5. 休息下痢,指在休息時出現腹瀉。
  6. 垂命欲死,指病情危重,瀕臨死亡。

損益草散具有補氣益血、健脾益胃、溫補腎陽、活血化瘀、祛風除濕等功效。方劑中的各種草藥相互作用,發揮協同增效的作用,對多種疾病有良好的治療效果。

傳統服藥法


人參3分,附子(炮去皮)3分,乾薑5分,桂心5分,防風1兩半,牡蠣(熬)3分,黃芩3分,細辛3分,桔梗1兩,椒(去目閉口者,炒去汗)1兩,茯苓1兩,秦艽1兩,白朮1兩。
消谷,助老人胃氣,可以延年。
上為散,治千杵。
每服方寸匕;治霍亂,每服二方寸匕,旦以溫酒送下。老人頻服3劑良,常用之佳。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溫補作用,陰虛火旺者慎用。

相關疾病


咳血咳嗽霍亂百日咳慢性喉炎和喉氣管炎支氣管炎肺氣腫痢疾志賀桿菌病細菌性食物中毒阿米巴病上吐下瀉

相同名稱方劑


損益草散, 出處:《千金翼》卷十五。 組成:人參3分,附子(炮去皮)3分,乾薑5分,桂心5分,防風1兩半,牡蠣(熬)3分,黃芩3分,細辛3分,桔梗1兩,椒(去目閉口者,炒去汗)1兩,茯苓1兩,秦艽1兩,白朮1兩。 主治:消谷,助老人胃氣,可以延年。主治:男子女入老少虛損,及風寒毒冷下痢,癖飲咳嗽,霍亂,休息下痢,垂命欲死。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