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養血百補丸中包含人參,主要是因為人參具有大補元氣的功效,能增強人體的免疫力和抵抗力。
人參屬於補氣藥,能益氣補脾、生津止渴,對於氣虛體弱、面色蒼白、乏力倦怠等症狀有顯著療效。此外,人參還能補血生血,對於氣血不足、面色萎黃、頭暈目眩等症狀也有良好的改善作用。
因此,人參在養血百補丸中能起到滋補元氣、補血益氣的作用,使藥丸具有更強的整體補益效果。
養血百補丸中加入牡丹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 清熱涼血,活血化瘀: 牡丹皮性寒,味苦,歸心、肝經,具有清熱涼血、活血化瘀的功效。其可緩解因血熱瘀阻所致的各種症狀,如面色潮紅、口舌生瘡、月經不調等,有助於養血補虛。
- 調和藥性: 養血百補丸屬於滋補性藥方,容易導致脾胃虛寒,出現消化不良等問題。牡丹皮的清熱涼血之性,可有效調和藥性,避免藥物過於滋膩,有助於脾胃的消化吸收,使藥效更好地發揮。
「養血百補丸」中包含檳榔,這看似矛盾,實則有其道理。
檳榔味辛、性溫,入胃、大腸經,具有消食導滯、驅蟲殺蟲之效。加入養血百補丸,主要目的是幫助藥物消化吸收,避免藥物停滯於胃腸,影響藥效發揮。
此外,檳榔亦可促進氣血運行,有助於藥物更好地滋養血脈,達到補益的效果。因此,在「養血百補丸」中加入適量檳榔,可以提高藥效、改善吸收、促進氣血運行,達到更好的補益效果。
「養血百補丸」方劑中,加入吳茱萸,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溫陽散寒,助補氣血:吳茱萸性溫,入肝、脾經,具有溫陽散寒、止痛、理氣的作用。對於氣血虛寒、體質偏寒的患者,吳茱萸可以溫煦脾胃,促進氣血生化,提高補益藥物的療效。
- 調和藥性,避免過於滋膩:養血百補丸通常含有較多滋補藥材,容易造成補而不達、滋膩礙胃。加入吳茱萸,可以溫化藥性,避免滋膩,使藥物更易於吸收和利用。
養血百補丸中加入肉荳蔻,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 溫脾止瀉,助消化吸收: 肉荳蔻性溫,味辛,入脾胃經,有溫脾止瀉、助消化吸收的作用。對於脾胃虛寒、消化不良引起的食慾不振、腹瀉等症狀,肉荳蔻能起到很好的緩解作用,提高藥效的吸收利用率。
- 溫腎固精,補益氣血: 肉荳蔻亦能溫腎固精,補益氣血。對於腎虛陽痿、遺精、腰膝酸軟等症狀,肉荳蔻能起到補腎壯陽的作用,與其他藥材協同增強補益效果。
養血百補丸中加入白芍,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 養血柔肝:白芍性微寒,味苦酸,入肝脾經。其具有養血柔肝、斂陰止痛的功效,可改善因肝血不足導致的頭暈目眩、面色蒼白、心悸失眠等症狀。
- 緩解血虛:養血百補丸旨在補益氣血,而白芍的養血功效可以與其他補氣藥材相互配合,達到協同補血的效果,並能有效緩解氣血不足所致的疲乏無力、面色萎黃等症狀。
養血百補丸中加入澤瀉,主要是考慮其利水滲濕,健脾利濕的功效,以達到平衡補血方劑的滋膩之性,避免藥物過於滋膩而導致脾胃運化不佳,甚至出現痰濕等問題。
澤瀉性味甘寒,入脾、腎經,能利水滲濕,健脾利濕,並可清熱降火。加入養血百補丸中,可以有效地排除體內多餘的水分,避免滋膩藥物影響脾胃功能,使其更好地吸收藥效,發揮補血益氣的作用。
「養血百補丸」中加入「木香」,看似與補益血氣的方劑主旨相悖,實則有其獨到之處。
木香味辛、苦,性溫,入脾、胃經,具有行氣止痛、健脾消食的功效。加入此藥,主要為避免補益過度,造成氣滯血瘀。木香能疏肝理氣,促進氣血運行,避免補益藥物積滯於體內,造成脹滿不適,有助於藥效發揮。同時,木香還能健脾開胃,增進食慾,促進營養吸收,更利於補血益氣。
養血百補丸中加入遠志,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 益智安神,改善氣血虧虛所致的精神不濟: 遠志味甘、性溫,入心經,具有益智安神、解鬱開竅之效。氣血虧虛常導致心神不安、失眠多夢,而遠志可補益心氣,安神定志,改善因氣血虧虛所致的精神不濟。
- 促進氣血運行,增強補益效果: 遠志性溫,能溫通心脾,有助於促進氣血運行,改善氣血瘀滯,使補益藥物更有效地發揮作用。
因此,遠志的加入,既能改善氣血虧虛導致的精神不濟,又能促進氣血運行,增強補益效果,是養血百補丸方劑中不可或缺的一味藥材。
養血百補丸中加入砂仁,主要考量其以下兩點:
一、理氣健脾,促進藥物吸收:砂仁味辛、性溫,入脾胃經,具有行氣化濕、溫脾止嘔的功效。藥物需經脾胃運化才能吸收,砂仁能理氣健脾,促進藥物吸收,增強補益效果。
二、溫中散寒,改善虛寒體質:砂仁溫暖脾胃,可溫中散寒,改善虛寒體質,尤其是脾胃虛寒者,更適合加入砂仁以增強補益效果。
總而言之,砂仁在養血百補丸中,起到理氣健脾、溫中散寒的作用,有助於藥物吸收,改善體質,提升整體補益效果。
「養血百補丸」中添加枳殼,看似矛盾,實則暗藏玄機。枳殼味苦酸,性寒,具有行氣消積、化痰止咳的功效。
方劑中加入枳殼,主要是針對「補而不滯」的原則。補益藥材多偏溫燥,容易導致氣機阻滯,造成腹脹、便祕等症狀。枳殼的加入,可以疏通氣機,促進藥物吸收,防止補藥過於滋膩而損傷脾胃。
此外,枳殼還能緩解補益藥材可能帶來的燥熱之弊,起到調節陰陽平衡的作用。因此,枳殼的加入,不僅有助於提高方劑的療效,更能保障患者的用藥安全。
「養血百補丸」方劑中加入柴胡,看似與補益功效背道而馳,實則暗藏玄機。柴胡性微寒,入肝膽經,具有疏肝解鬱、升陽舉陷之效。
此處加入柴胡的用意,在於避免補益過度,導致氣機鬱滯。補益藥物容易滋膩,若單純補而不疏,易使氣血運行不暢,反而影響補益效果。柴胡的加入,可使補益藥力順暢運行,達至補而不滯,促進整體氣血調和。
「養血百補丸」方劑中不應該包含「麻黃」。
麻黃性溫,味辛,入肺經,具有發汗解表、宣肺平喘之功效。其藥性偏於溫燥,對於血虛體質,不僅無益,反而可能加重病情。
「養血百補丸」旨在補益氣血,滋陰養血,而麻黃則屬發汗解表藥,其燥性與方劑的補益性質相衝突,因此不適合加入其中。
養血百補丸中加入麝香,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一、開竅醒神:麝香性溫、味辛,具有開竅醒神、通經活絡的功效。其氣味濃鬱,能透達經絡,直達病竈,可改善因氣血不足、經絡不通而導致的頭昏腦脹、神疲乏力等症狀。
二、活血化瘀:麝香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可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微循環,有助於解除瘀血阻滯,促進傷口癒合。對於氣血不足引起的各種瘀血癥狀,如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有一定的療效。
養血百補丸中加入烏梅,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斂酸止瀉:烏梅味酸收斂,能固澀腸胃,收斂止瀉。方劑中若有其他滋補藥材容易造成脾胃虛弱,容易腹瀉,烏梅可起到收斂固澀的作用,避免滋補過度導致消化不良。
- 生津止渴:烏梅性酸,入肝經,能生津止渴。方劑中若有其他滋補藥材容易造成燥熱,烏梅能滋陰生津,平衡藥性,避免滋補過度導致上火。
總之,烏梅在養血百補丸中起到平衡藥性,收斂固澀,生津止渴的作用,使藥效更加平和,更利於人體吸收。
「養血百補丸」方劑中加入「知母」,看似與補益藥性相悖,實則為「寒中有熱」的巧妙運用。
知母性寒,入肺、胃經,善於清熱瀉火,降氣止咳。方中加入知母,主要目的在於:
- 防治燥熱: 補益藥多偏燥熱,知母可清熱瀉火,防止補益藥過於燥熱,傷陰耗津。
- 平衡陰陽: 補益藥多偏陽,知母可寒涼降火,平衡陰陽,使藥性更為平和,避免補過則虛。
總之,知母的加入,既能避免補益藥過於燥熱,又能平衡陰陽,使「養血百補丸」補而不燥,更安全有效。
養血百補丸中加入升麻,主要考量以下兩點:
- 升陽舉陷:升麻性微溫,能升舉陽氣,對於氣血不足、脾胃虛弱所致的倦怠乏力、面色蒼白、頭暈目眩等症狀,具有提振氣血、改善循環的作用。
- 疏散風熱:升麻亦具疏散風熱之效,可防止藥物補益過度而導致內熱積聚,並可緩解因氣血虛弱而引起的風邪入侵。
因此,升麻在養血百補丸中起到調節氣血、疏散風熱的作用,有助於藥物整體功效的發揮。
養血百補丸中添加甘草,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 調和藥性,增強藥效:甘草味甘性平,入脾、肺經,具有調和諸藥、緩解藥物毒性、增強藥效的作用。其能調和補氣藥和補血藥的藥性,使藥物相輔相成,發揮更好的療效。
- 益氣健脾,增強體質:甘草還具有益氣健脾的作用,可促進脾胃運化,增強機體對營養物質的吸收和利用,從而提高人體的免疫力,改善體質,進一步達到養血補虛的目的。
養血百補丸中加入鱉甲,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藥性:
- 滋陰補腎:鱉甲性寒,味甘鹹,入肝、腎經,具有滋陰潛陽、軟堅散結的功效。對於腎陰虛所致的腰膝酸軟、頭暈耳鳴、失眠多夢、心悸氣短等症狀有較好療效。
- 養血生津:鱉甲能滋養血液,改善血虛所致的面色蒼白、脣色淡白、頭暈乏力、心慌氣短等症狀。同時,其還能促進津液生成,緩解口乾舌燥、皮膚乾燥等症狀。
因此,養血百補丸中加入鱉甲,能有效改善因腎陰虛、血虛所致的各種症狀,達到滋陰補腎、養血生津的功效,從而達到補益身體、強壯體質的目的。
養血百補丸中加入肉蓯蓉,是基於其補腎壯陽、益精血、潤腸通便的功效。
肉蓯蓉性溫,味甘,歸腎、大腸經。其富含多種營養成分,如生物鹼、多醣、氨基酸等,能有效補益腎氣,提高精子活力,改善精液品質,進而促進血氣生化,達到養血補虛之效。
此外,肉蓯蓉也能潤腸通便,改善便祕,促進腸胃蠕動,利於營養吸收,進一步提升身體機能,達到百補之效。
養血百補丸中加入白蘞,主要是基於其健脾化濕的功效,以達到補益脾胃,促進營養吸收的效果。
白蘞味辛甘,性溫,入脾經,具有燥濕健脾、理氣化痰之效。脾胃為後天之本,主運化水谷精微,若脾胃虛弱,則運化失常,導致氣血生化不足,影響整體的營養吸收和身體機能。白蘞健脾化濕,能改善脾胃功能,促進食物的消化吸收,從而為氣血生化提供充足的物質基礎,達到補益氣血的效果。
養血百補丸中加入玉竹,主要是因為其具有以下兩點功效:
- 滋陰潤燥:玉竹味甘性涼,入肺、胃經,能滋陰潤燥、生津止渴。對於氣血不足、陰虛燥熱導致的口乾舌燥、皮膚乾燥、面色蒼白等症狀,玉竹可以起到滋陰潤燥、改善氣色、增強體質的作用。
- 養陰生津:玉竹還具有養陰生津的功效,能改善因津液不足導致的口渴、便祕等症狀。對於一些虛弱體質,容易疲勞、精神不振的人羣,玉竹可以起到補益氣血、增強體力、改善睡眠的作用。
養血百補丸是一種傳統中藥方劑,據說能滋補肝腎、強筋健骨。其組成中含有的虎骨成分,主要基於中醫學理論中的“以形補形”原則,認為動物的特定部位能夠對應人體的相應部位進行滋補或治療。虎骨在古代中醫文獻中被視為珍貴的藥材,據信具有強壯筋骨、活絡止痛的功效,特別適用於風濕性關節炎等骨骼疾病的治療。
然而,現代醫學並不支持虎骨作為藥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同時由於野生虎類面臨滅絕的威脅,國際間已嚴禁虎骨交易。因此,當今製造與使用養血百補丸時,應該遵循法律規定,避免使用真正的虎骨,而改以其他合法且具有相似療效的替代品,如狗骨、鹿骨等。這種做法不僅符合保護野生動物的理念,也能確保中藥方劑的可持續發展。
「養血百補丸」方劑中加入桃仁,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活血化瘀,改善血流: 桃仁具有活血化瘀、通經絡的功效,能改善血液循環,促進氣血運行,有助於補血養血的效果。
- 潤腸通便,輔助吸收: 桃仁同時具備潤腸通便的作用,能改善腸道功能,促進營養吸收,避免補益之物積滯體內,達到更好的補益效果。
因此,在「養血百補丸」中加入桃仁,不僅能提高補血效果,還能促進營養吸收,使整體療效更佳。
「養血百補丸」方劑中加入羌活,看似與「養血補氣」的功效方向不符,實則暗藏玄機。
羌活性溫,擅長疏散風寒,並能通絡止痛。此藥材加入方劑,目的並非直接補血,而是針對某些血虛症狀的根本病因進行調理。例如,若血虛伴隨風寒阻絡、經絡不通的症狀,羌活便能發揮疏風散寒、通絡止痛的作用,從而改善血液循環,間接達到養血的效果。
因此,羌活的加入,體現了中醫辨證論治的精髓,並非簡單地追求補血功效,而是從整體角度出發,針對病症的根本病因進行治療。
「養血百補丸」中加入「防風」,主要考量其 祛風止痛 的功效。
防風性味辛溫,入膀胱、肺經,具有散風寒、止痛 的作用。其能疏散經絡、溫通血脈,對於因風寒引起的頭風、肢體痠痛等症狀有良好的緩解作用。
在「養血百補丸」中,加入防風可以 協同其他藥物,更好地達到 補氣血、祛風寒、止痛 的目的,使藥效更加全面。
養血百補丸中包含茯苓,主要原因有二:
- 健脾利濕,助藥力吸收:茯苓性平味甘,能健脾利濕,改善脾胃運化功能,使藥物更易於吸收,發揮藥效。
- 利水滲濕,防止水腫:養血百補丸多以滋補藥物為主,長期服用可能造成脾虛水濕停滯,茯苓可利水滲濕,防止水腫,維持機體平衡。
因此,茯苓的加入,不僅有助於藥物吸收,更能避免滋補藥物可能帶來的副作用,使藥效更佳。
養血百補丸中包含附子,看似矛盾,實則蘊藏著中醫的精妙。附子性熱,有回陽救逆、溫補脾腎之效,對於氣虛陽虛、畏寒肢冷等症狀,有著顯著的改善作用。
雖然附子溫熱,但其溫補之力,可以促進氣血運行,改善氣血不足所致的虛弱狀態。同時,附子還能溫腎陽,有助於改善腎臟功能,進而促進血液生成,達到養血目的。因此,附子在養血百補丸中,扮演著溫補陽氣,促進氣血生成的重要角色,而非單純的溫熱之物。
養血百補丸為一綜合性補益中藥方劑,其主要目的在於調理體質、補血養顏。在該方劑的組成中,青蒿是一味重要的草藥成分。青蒿,又名香薷、黃花蒿,其性微寒、味苦辛,歸肝、膽經。根據中醫理論,青蒿具有清熱解暑、祛風除濕之效,並能活血化瘀、疏肝解鬱。雖然青蒿主要被用於治療夏季感冒、發熱、頭痛等症狀,但其在養血百補丸中的應用,則更側重於利用其清熱涼血的功效。
青蒿能幫助改善血液循環,促進新陳代謝,對於因血熱導致的皮膚問題如痤瘡、紅疹等有一定的緩解作用。此外,青蒿還有助於調整體內環境,增強人體對外來病邪的抵抗力。因此,在養血百補丸中加入青蒿,不僅能夠補血養顏,還可以兼顧清熱解毒,使整體方劑的療效更加全面和協調,達到滋補與治療相結合的效果。
養血百補丸中加入秦艽,看似不合常理,實則有其藥理依據。秦艽味苦性寒,擅長祛風濕、止痺痛,看似與補益無關。但其清熱解毒之效,可避免滋補藥物過於滋膩,造成內熱上火。
同時,秦艽可通經活絡,改善血液循環,有助於補益藥物更有效地滲透到身體各處,達到更好的補益效果。因此,秦艽在養血百補丸中起著疏通經絡、平衡陰陽的作用,為藥方增添了一層安全保障,使補益更加全面有效。
養血百補丸中加入厚朴,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健脾開胃,助消化吸收: 厚朴味辛、苦,性溫,入脾、胃經,具有行氣消積、燥濕化痰的功效。它可以促進脾胃運化,增強消化功能,幫助藥物更好地吸收,提高整體療效。
- 調和藥性,防止滋膩: 養血百補丸屬於滋補類方劑,容易造成脾胃虛弱者消化不良。厚朴的加入可以起到調和藥性的作用,避免補藥過於滋膩,防止出現脾胃不適。
因此,厚朴的加入對於提高養血百補丸的療效,促進藥物吸收和防止滋膩都有重要作用。
養血百補丸中加入川牛膝,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活血通絡,補益氣血: 川牛膝性溫,味甘苦,入肝腎經。其具有活血化瘀、通經活絡、補益肝腎的功效。在補益氣血的方劑中加入川牛膝,可以促進氣血運行,改善血瘀阻滯,使補益藥物更有效地發揮作用。
2. 協調藥性,增強療效: 川牛膝能促進血液循環,有利於其他補益藥物的吸收和利用,提高藥效。此外,川牛膝也能與其他藥物相互配合,起到協調藥性,防止藥物過於偏寒或偏熱的作用。
「養血百補丸」方劑中,加入半夏,看似與補益功效相悖,實則有其巧妙之處。
半夏性味辛溫,入脾胃經,善於燥濕化痰,且能降逆止嘔,可謂脾胃之要藥。此丸旨在補益氣血,但若脾胃虛弱,濕濁內停,則難以吸收藥力。半夏加入,可健脾燥濕,消導積滯,使脾胃運化正常,藥物方可充分吸收,達到補益效果。
此外,半夏還有降逆止嘔之功,可預防補益藥物過於滋膩而引發的嘔吐現象,使補益效果更加穩定。故半夏的加入,不僅提升補益效果,同時也確保補益過程順暢,體現中醫方劑配伍之精妙。
「養血百補丸」中加入肉桂,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 溫陽補腎: 肉桂性熱,味辛甘,入腎經,具有溫陽補腎、助陽化氣之效。對於氣血虛寒、陽氣不足所致的虛弱症狀,如畏寒肢冷、面色蒼白、腰膝酸軟等,肉桂能溫補腎陽,促進氣血生成。
- 活血通絡: 肉桂能活血化瘀,溫通經絡,對於氣血運行不暢所致的疼痛、麻木等症狀,具有良好的緩解作用。同時,肉桂還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血液供應,有助於氣血的生成和滋養。
綜上所述,肉桂在「養血百補丸」中起到溫陽補腎、活血通絡的作用,有助於整體的補益效果。
主治功效
「養血百補丸」,源自傳統中藥文化,由多種珍貴藥材組成,具有滋補養身、增強體質、調理氣血、改善各種身體不適症狀等功效。
藥材組成及功效介紹:
**麻黃:**具有發汗解表、利尿消腫、止咳平喘等功效,適用於治療感冒、咳嗽、水腫等症狀。
**甘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適用於治療各種熱症、咳嗽咳痰、口渴、氣虛乏力等症狀。
**白芍:**具有平肝息風、補血養肝、健脾胃等功效,適用於治療肝氣鬱結、頭痛眩暈、月經不調、胃痛腹脹等症狀。
**半夏:**具有溫化寒痰、止咳化痰、止嘔、降氣、燥濕、利水消腫、散結等功效,適用於治療咳嗽痰多、嘔吐、胃脹腹滿、水腫等症狀。
**鱉甲:**具有滋陰、補氣、清熱瀉火、平肝息風、降氣、清虛熱、調經等功效,適用於治療陰虛發熱、骨蒸潮熱、肝火旺盛、月經不調等症狀。
**檳榔:**具有驅蟲殺蟲、降氣除煩、消食化積、利水消腫等功效,適用於治療蛔蟲病、絛蟲病、腸胃積食、水腫等症狀。
**柴胡:**具有散風熱、發汗解表、止咳化痰、平肝息風、補陽、清熱瀉火、疏肝解鬱等功效,適用於治療感冒發熱、咳嗽咳痰、肝鬱氣滯、頭痛眩暈等症狀。
**牛膝:**具有調經、祛風除濕、強筋骨、活血化瘀、利水滲濕、活絡止痛、通經、清熱利尿、滋陰等功效,適用於治療月經不調、風濕痺痛、腰膝酸軟、水腫等症狀。
**防風:**具有散風邪、解表發汗、活血止痛、祛風除濕、解毒透疹等功效,適用於治療感冒發熱、頭痛身痛、風濕痺痛、皮膚瘙癢等症狀。
**茯苓:**具有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等功效,適用於治療水腫、小便不利、脾虛食少、失眠多夢等症狀。
**附子:**具有溫裡溫中、散寒止痛、回陽救逆之功,適用於治療陽虛證、手足冰涼、畏寒怕冷、腹瀉等症狀。
**厚朴:**具有溫裡溫中、降氣、健脾胃、燥濕、驅蟲殺蟲等功效,適用於治療胃寒嘔吐、腹脹腹瀉、消化不良、蟲積腹痛等症狀。
**虎骨:**具有強筋健骨、舒筋活絡、補腎壯陽、活絡止痛、續筋接骨、安神益智等功效,適用於治療骨質疏鬆、腰膝酸軟、筋骨疼痛、陽痿早洩等症狀。
**木香:**具有溫裏溫中、行氣止痛、消食化積、理氣行氣、止瀉、健脾健脾止咳平喘、疏肝解鬱等功效,適用於治療胸腹脹滿、嘔吐腹瀉、腹脹滿痛、脾胃不和、氣滯血瘀、濕熱瀉痢、裡急後重、脾虛食少、消化不良、風寒咳嗽、哮喘、情志不舒、鬱鬱寡歡等證狀。
**牡丹皮:**具有清熱瀉火、活血化瘀、清熱涼血、破血消癥、排膿、滋陰等功效,適用於治療熱病、瘡瘍腫毒、月經不調、痛經、風濕痹痛等症狀。
**羌活:**具有發散風寒、祛風除濕、舒筋活絡的功效,適用於治療感冒發熱、頭痛身痛、風濕痺痛等症狀。
**秦艽:**具有清熱瀉火、祛風除濕、清熱利尿和強筋骨的功效,適用於治療熱病、瘡瘍腫毒、風濕痺痛、腰膝酸軟等症狀。
**青蒿:**具有清虛熱、清熱瀉火、治瘧疾、解毒、清熱解毒、驅蟲殺蟲等功效,適用於治療瘧疾、痢疾、黃疸、瘡瘍腫毒、皮膚瘙癢等
傳統服藥法
人參半兩,牡丹半兩,檳榔半兩,吳茱萸半兩,肉豆蔻半兩,白芍藥半兩,澤瀉半兩,木香半兩,遠志半兩,縮砂半兩,枳殼半兩,柴胡半兩,麻黃半兩,麝香鹽半兩,烏梅2兩,知母1兩,升麻1兩,甘草1兩,鱉甲1兩,蓯蓉1兩,白蘞1兩,葳蕤1兩,虎骨1兩,桃仁1兩,羌活1兩,防風1兩,茯苓1兩,附子1兩,青蒿1兩,秦艽1兩,厚朴1兩,牛膝1兩,半夏1兩,桂1兩。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30丸,加至50丸,空心溫酒送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宜在醫師指導下使用,不可擅自服用。
- 本方有溫補作用,陰虛火旺者慎用。
- 本方有滑腸作用,脾胃虛弱者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養血百補丸, 出處:《雞峰》卷七。 組成:人參半兩,牡丹半兩,檳榔半兩,吳茱萸半兩,肉豆蔻半兩,白芍藥半兩,澤瀉半兩,木香半兩,遠志半兩,縮砂半兩,枳殼半兩,柴胡半兩,麻黃半兩,麝香半兩,鹽半兩,烏梅2兩,知母1兩,升麻1兩,甘草1兩,鱉甲1兩,蓯蓉1兩,白蘞1兩,葳蕤1兩,虎骨1兩,桃仁1兩,羌活1兩,防風1兩,茯苓1兩,附子1兩,青蒿1兩,秦艽1兩,厚朴1兩,牛膝1兩,半夏1兩,桂1兩。 主治:真元衰弱,營衛虛微,久病羸瘦,咳嗽痰涎,唾如膠粘,或如紅物,手足心熱,雖思飲食而吃不多,睡眠不安,肩背拘急,百節煩疼,足脛痿弱,行步無力,腹中如空,氣短喘促,精神煩擾,鬱抑悲啼。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