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神散

JIE SHEN S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0

寒性指數

22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17%
肺經 17%
腎經 13%
脾經 13%
胃經 13%
心經 6%
膽經 6%
小腸經 3%
三焦經 3%
大腸經 3%
肝經
肺經
腎經
脾經
胃經
心經
膽經
小腸經
三焦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接神散中包含菊花,主要原因如下:

  1. 清熱解毒: 菊花性涼,味甘苦,具有清熱解毒、疏風散熱的功效。接神散主要用於治療外感風熱,頭痛發熱,神志不清等症狀,菊花可以起到清熱解毒,緩解熱邪入侵所致的各種症狀的作用。
  2. 平肝明目: 菊花有平肝明目之效,可以改善由風熱上攻導致的頭暈目眩、視物模糊等症狀。接神散中加入菊花,可以協同其他藥物,達到清熱解毒、平肝明目的效果,使患者更快恢復健康。

接神散中包含秦艽,主要原因有二:

一、疏風散寒止痛: 秦艽味苦性寒,善於疏散風寒,止痛止癢。接神散主治外感風寒,頭痛發熱,肢體疼痛等症,秦艽可有效緩解這些症狀,起到疏散風寒、止痛的效果。

二、祛濕除痺: 秦艽兼具祛濕除痺之功,能通經絡,利關節,對於風寒濕邪引起的痺痛,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接神散中加入秦艽,可加強其祛濕除痺作用,使療效更顯著。

接神散中包含射干,主要因其具有清熱解毒、利咽消腫之效。

射干性寒,味苦,入肺、心經,能清肺熱,利咽喉,散結消腫。其對咽喉腫痛、聲音嘶啞、痰熱咳嗽等症狀有明顯療效。

接神散為治療咽喉腫痛、聲音嘶啞的常用方劑,配伍射干,可起到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作用,使咽喉腫痛迅速消退,聲音恢復正常。

接神散中加入白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健脾益氣,助藥力達病所:白朮味甘性溫,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止汗固表之功效。接神散多用於治療脾胃虛弱、氣血不足所致的各種疾病,白朮能補脾益氣,使脾胃運化功能恢復正常,有助於藥物有效地到達病竈部位,發揮其治療作用。
  2. 配合其他藥物,增強療效:接神散中其他藥物如茯苓、山藥等,同樣具有健脾益氣之效,白朮與之相配,可增強健脾益氣的作用,使藥效更加顯著,更能有效改善脾胃虛弱、氣血不足等病症。

接神散是一種中藥方劑,傳統上用於治療驚惕、癇癮等症狀。其成分中的鉛丹,俗稱鉛礦或鉛毒,是一種具有鎮靜和安神效果的藥物。然而,鉛丹的使用在現代醫學中受到嚴格的限制,主要因其含有鉛元素,長期使用或過量攝入會對人體造成嚴重的毒性影響,如損害神經系統、引發腎臟問題及其他健康風險。

在歷史上,中醫師使用鉛丹主要是基於其特定的療效,認為其能有效安神、鎮靜,然而隨著現代醫學的發展,對於其安全性和療效的認識逐漸深入,醫學社羣普遍建議避免使用含鉛成分的藥物,以保護患者的健康。因此,雖然接神散在歷史上有其應用的背景,但現在的醫療實踐中應謹慎選擇,並尋求其他更安全的替代療法。

接神散中加入芒硝,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瀉熱通便: 芒硝性寒,味鹹,入大腸經,具有瀉熱通便之效。接神散治療熱邪壅盛、神志不清等症,芒硝可瀉熱解毒,幫助排泄體內毒素,改善神志昏迷狀態。
  2. 引藥下行: 芒硝能引導其他藥物下行,並加速其藥效發揮。接神散中包含多種藥材,芒硝的加入可以促進藥物下達病所,更有效地治療疾病。

總而言之,芒硝在接神散中的加入,可以起到瀉熱通便和引藥下行的作用,有助於更有效地治療熱邪壅盛、神志不清等症。

接神散中包含石膏,主要原因有二:

  1. 清熱解毒: 石膏性寒,入肺、胃經,具有清熱瀉火、解毒生津之效。接神散用於治療外感熱病,症見高熱煩躁、口渴咽乾等,而石膏能有效清泄內熱,解除毒邪,緩解患者的熱毒症狀。
  2. 止渴生津: 石膏能滋陰潤燥,生津止渴。接神散治療外感熱病時,患者往往伴有口渴咽乾等症狀,石膏可清熱解毒之餘,也能滋潤津液,緩解口渴,補充體內水分。

接神散方中加入白石英,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清熱解毒:白石英性寒,味甘,入肺經,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用於治療熱毒瘡瘍,咽喉腫痛,以及外傷感染等症狀。在接神散中,白石英能與其他藥材協同作用,消解外感熱毒,減輕炎症反應。
  2. 止血生肌:白石英還有止血生肌的作用。對於外傷出血,以及潰瘍難愈者,白石英能促進傷口癒合,加速組織再生。在接神散中,白石英有助於治療外傷感染,促進傷口癒合,提升療效。

主治功效


接神散

**藥方組成:**白朮、菊花、芒硝、秦艽、射干、鉛丹、石膏、白石英

**性味:**性微寒,味甘、苦、澀

**歸經:**肺、胃、大腸經

**功效:**清熱瀉火、祛風除濕、利尿消腫、止咳平喘、解毒散結

**主治:**溫病發熱、煩渴、水腫、咳嗽痰喘、咽喉腫痛、瘡瘍腫毒、蛇蟲咬傷等

**用法與用量:**每次6克,每日2次,溫開水送服。

組成介紹:

  1. 白朮:補氣健脾、利水滲濕。

  2. 菊花:清熱解毒、發汗解表。

  3. 芒硝:清熱利尿、瀉火、瀉下。

  4. 秦艽:清熱瀉火、祛風除濕。

  5. 射干:清熱解毒、清熱瀉火。

  6. 鉛丹:清熱解毒、散血止血。

  7. 石膏:清熱利尿、清熱瀉火。

  8. 白石英:清熱解毒、利尿消腫。

臨牀應用:

  1. 濕熱證:接神散具有清熱解毒、祛風除濕的功效,可治療濕熱證引起的發熱、煩渴、水腫、咳嗽痰喘等症狀。

  2. 瘡瘍腫毒:接神散具有清熱解毒、散血止血的功效,可治療瘡瘍腫毒、丹瘤諸瘡、蛇蟲咬傷等症狀。

  3. 咽喉腫痛:接神散具有清熱瀉火、利尿消腫的功效,可治療咽喉腫痛、口瘡咽痛等症狀。

注意事項:

  1. 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及年老體弱者應慎用。

  2. 服藥期間應忌食辛辣、油膩、生冷食物。

  3. 服藥期間應避免飲酒。

  4. 服藥期間應注意休息,避免勞累。

  5. 服藥期間應定期複診,並遵醫囑調整用量。

傳統服藥法


菊花5兩,秦艽(去土)3兩,射乾2兩,白朮2兩,鉛霜2兩,樸消1兩(研),石膏1兩(研),白石英1兩(研),扁青(研)1兩。
上為散。
每服2錢匕,食後溫米飲調下,稍增至3錢匕,以知為度。氣弱者減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明目的功效,主要用於治療內熱上逆、目睛如脫等症狀。
  •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以免引起脾胃虛寒。
  • 本方有一定的副作用,如服用後可能會出現腹瀉、胃痛等症狀。
  • 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老年人等特殊人群應在醫師指導下服用。

相關疾病


身體發低熱

相同名稱方劑


接神散, 出處:《聖濟總錄》卷五十四。 組成:菊花5兩,秦艽(去土)3兩,射乾2兩,白朮2兩,鉛霜2兩,朴消1兩(研),石膏1兩(研),白石英1兩(研),扁青(研)1兩。 主治:內熱上逆,目睛如脫。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