蠲痹秦艽湯

JUAN BI QIN JIAO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6

寒性指數

12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5%
腎經 21%
脾經 14%
膀胱經 10%
肺經 10%
心經 6%
胃經 6%
大腸經 2%
膽經 2%
肝經
腎經
脾經
膀胱經
肺經
心經
胃經
大腸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19

方劑組成解釋

蠲痹秦艽湯中包含秦艽,其原因主要有二:

  1. 秦艽主治痺證: 秦艽性寒,味苦,入肝、膀胱經,具有祛風濕、止痺痛、清熱解毒的功效。其對於風寒濕痺、筋骨疼痛、關節腫脹等痺證具有良好的治療作用,是方中主要的祛風濕藥。
  2. 秦艽配合其他藥物: 方中其他藥物如防風、獨活等,亦具有祛風濕功效,與秦艽相輔相成,共同發揮祛風濕、止痺痛的功效,達到治療痺證的效果。

因此,秦艽作為蠲痹秦艽湯中重要的組成藥物,是方劑發揮治療痺證功效的關鍵。

蠲痹秦艽湯中加入防風,主要出於以下兩方面原因:

1. 祛風散寒,通絡止痛: 防風性辛溫,入膀胱經,具有祛風散寒,通絡止痛的功效。與秦艽、羌活等藥物配合,可加強祛風除濕,通經活絡的作用,緩解痹證的疼痛和麻木等症狀。

2. 調和藥性,增強療效: 防風藥性較平和,可以調和秦艽、羌活等藥物的燥性,避免其過度燥烈而損傷正氣,同時還能增強藥效,使療效更加顯著。

蠲痹秦艽湯中包含獨活,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祛風濕、止痺痛:獨活味辛、苦,性溫,具有祛風濕、止痺痛的功效,與方劑中其他藥物如秦艽、羌活等協同作用,可有效緩解風寒濕邪所致的痹痛症狀,如關節疼痛、肢體麻木等。
  2. 通經絡、活血脈:獨活入肝經、膀胱經,具有通經絡、活血脈的作用,可改善氣血運行不暢導致的痹痛。與方劑中其他藥物如川芎、當歸等搭配使用,可加強活血化瘀、舒筋活絡的效果。

因此,獨活在蠲痹秦艽湯中起著重要作用,與其他藥物共同發揮祛風濕、止痺痛、通經絡、活血脈的功效,以達到治療風寒濕痹的療效。

蠲痹秦艽湯中加入白芍,主要有以下兩方面原因:

  1. 緩解疼痛、舒筋活絡: 白芍具有養血柔肝、斂陰止痛的功效。方中秦艽、羌活等藥性偏燥烈,容易傷及肝血,導致疼痛加劇。白芍可緩解藥性,使藥效更平和,並滋養肝血,緩解疼痛,達到舒筋活絡的效果。
  2. 調節氣血、促進瘀血消散: 痹證常因氣血不通,經絡瘀阻而起。白芍可養血活血,促進氣血運行,改善局部循環,幫助藥物更有效地滲透到病竈部位,促進瘀血消散,達到祛風除濕、止痛消腫的效果。

蠲痹秦艽湯中加入五加皮,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補益肝腎,強壯筋骨:五加皮性溫,味甘,入肝、腎經,具有補益肝腎、強壯筋骨的作用。秦艽善於祛風濕,但其性寒,易傷脾胃,而五加皮則能起到補益脾腎的作用,使藥力協調,避免寒涼之弊。
  2. 配合秦艽,共奏祛風濕止痛之效:五加皮能補益肝腎,促進氣血運行,使之暢達四肢,與秦艽相輔相成,共同發揮祛風濕止痛的功效。此外,五加皮還具有較強的抗炎作用,有助於緩解關節疼痛,改善關節活動。

蠲痹秦艽湯中加入續斷,主要是基於其舒筋活絡、止痛的功效。續斷性味甘、微苦,入肝、腎經,具有補肝腎、強筋骨、續筋接骨之效,對於因肝腎不足、筋骨失養所致的痹痛症,有較好的改善作用。

此外,續斷還能活血化瘀,對於因瘀血阻滯而引起的疼痛,也有輔助療效。因此,在蠲痹秦艽湯中加入續斷,可增強其祛風除濕、活血止痛的功效,進一步緩解痺痛症狀。

蠲痹秦艽湯中加入防己,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祛風濕止痛: 防己味苦性寒,入膀胱經,善於祛除風濕寒邪,止痛消腫。與秦艽、羌活等藥物配合,可有效緩解風溼痹痛,對於四肢關節疼痛、腫脹、麻木等症有顯著療效。
  2. 利水消腫: 防己亦有利水消腫之效,能幫助體內水分代謝,減輕關節水腫,緩解疼痛。與其他利水滲溼藥物配合,可增強藥物的整體效果,提升治療效率。

蠲痹秦艽湯中加入川牛膝,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祛風濕、通經絡:川牛膝性溫,味甘苦,入肝腎經。其擅長祛除風寒濕邪,並能通經活絡,改善因風濕痹痛引起的肢體麻木、屈伸不利等症狀。
  2. 活血化瘀、消腫止痛:川牛膝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有助於改善局部血液循環,消散瘀血,減輕疼痛。同時,其還有利水消腫的功效,對於風濕痹痛導致的肢體腫脹也有一定療效。

蠲痹秦艽湯中加入杜仲,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補肝腎,強筋骨:杜仲性溫,味甘苦,入肝腎經,具有補肝腎、強筋骨、安胎的作用。方中秦艽、防風等藥材祛風除濕,但易耗傷肝腎之氣,而杜仲則可補益肝腎,防止藥物過於燥烈,並增強筋骨力量,使藥效更加持久。
  2. 祛風濕,止痺痛:杜仲能祛風濕、止痺痛,與方中其他藥物如秦艽、防風、羌活等協同作用,共同發揮祛風除濕、止痛消腫的效果,達到治療痺證的效果。

蠲痹秦艽湯中加入黃柏,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瀉火,除濕止痛: 黃柏味苦寒,入腎、膀胱經,具有清熱瀉火、除濕止痛的功效。蠲痹秦艽湯用治風濕痹痛,常伴有熱象,如局部紅腫熱痛等,黃柏可清熱解毒,消散熱毒,緩解疼痛。
  2. 配伍秦艽,相得益彰: 秦艽性苦寒,善於祛風濕,但易傷脾胃。黃柏苦寒,能制秦艽之寒,避免其過於寒涼,並可助其清熱除濕,增強藥效。

蠲痹秦艽湯中加入羌活,主要出於以下兩方面原因:

一、祛風散寒,通絡止痛: 羌活性溫,味辛,歸膀胱、肝經,具有祛風散寒、通絡止痛的功效。方中加入羌活,可與秦艽等藥材協同作用,增強散寒止痛的效果,以緩解風寒溼邪所致的痹痛症狀。

二、協同秦艽,增強藥效: 羌活與秦艽皆爲祛風溼要藥,兩者合用,可相輔相成,增強祛風散寒、通絡止痛的功效,使治療效果更佳。

蠲痹秦艽湯中加入生地黃,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清熱涼血,滋陰潤燥:生地黃性寒,味甘,入心、肝、腎經,具有清熱涼血、滋陰潤燥的功效。秦艽湯主治風溼痹痛,症見肢體疼痛,屈伸不利,伴有發熱、口渴、舌紅苔黃等熱象。生地黃可以清熱解毒,涼血止痛,緩解患者的熱證,並滋陰潤燥,緩解因風濕熱邪侵犯肌膚筋骨引起的燥熱和疼痛。
  2. 配合秦艽,增強祛風溼效果:秦艽性苦寒,味辛,入肝、膽經,具有祛風溼、止痛、退熱、解毒之效。生地黃的滋陰潤燥作用可以配合秦艽的祛風溼作用,使藥物更有效地清熱除溼,緩解風溼痹痛。

生地黃的加入,使蠲痹秦艽湯的藥效更加全面,不僅能祛風濕止痛,還能清熱涼血,滋陰潤燥,從而更有效地緩解風濕痹痛的症狀。

蠲痹秦艽湯中加入當歸,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活血化瘀,舒筋止痛:當歸具有活血化瘀、養血潤燥、舒筋止痛的功效,可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組織的血液供應,減輕因風寒濕邪阻滯經絡而引起的痹痛症狀。
  2. 補益氣血,增強體質:當歸亦有補益氣血的功效,可增強患者體質,提高機體抵抗力,有利於緩解因氣血不足而導致的痺痛。

總之,當歸在蠲痹秦艽湯中起著活血化瘀、舒筋止痛和補益氣血的作用,有助於緩解痺痛,促進患者康復。

蠲痹秦艽湯中加入薏苡仁,主要出於以下兩方面原因:

1. 利水滲濕,消腫止痛: 薏苡仁味甘淡,性微寒,具有利水滲濕、健脾止瀉、清熱解毒的功效。方中加入薏苡仁,可協助秦艽、防己等藥材,更有效地清除體內濕邪,緩解關節腫脹疼痛,改善痹症。

2. 增強藥效,協同作用: 薏苡仁與秦艽、防己等藥材搭配使用,可增強其祛風濕、止痺痛的功效,同時還能減輕藥材的寒涼之性,使藥效更加溫和,更易於患者接受。

蠲痹秦艽湯中加入蒼朮,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祛風濕、除痺痛:蒼朮味辛、苦,性溫,入脾、胃經。具有祛風濕、除痺痛、燥濕健脾的功效。與秦艽、防風等藥物配伍,可增強祛風濕、止痺痛的效果,有效治療風寒濕痺引起的肢體疼痛、關節腫脹等症狀。
  2. 健脾燥濕,利水消腫:蒼朮能健脾燥濕,利水消腫,有助於改善脾胃運化功能,促進濕邪排出體外。在治療風寒濕痺時,脾胃虛弱往往是重要病因之一,蒼朮的加入可兼顧脾胃,提高療效。

蠲痹秦艽湯中加入肉桂,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溫經散寒,通痹止痛:肉桂性熱,味辛甘,入心、肝、腎經,具有溫經散寒、活血通絡之功效。對於因寒邪凝滯、氣血瘀阻導致的痹症,肉桂可溫通經絡,驅散寒邪,使氣血流通,從而達到止痛的效果。
  2. 助陽化氣,溫腎壯陽:肉桂入腎經,可溫腎壯陽,提升陽氣,有助於驅散寒邪,促進氣血運行,進一步緩解痹痛。

因此,肉桂在蠲痹秦艽湯中,起到溫經散寒、通痹止痛,以及助陽化氣、溫腎壯陽的功效,對於寒濕痹痛具有良好的治療作用。

主治功效


蠲痹秦艽湯

蠲痹秦艽湯是一種傳統中藥方劑,具有疏風散寒、祛濕除痹、活血止痛的功效。主治風寒濕痹,症見關節疼痛、腫脹、活動不利,畏寒肢冷,口不渴,舌苔薄白。

組成:

  • 秦艽:具有清熱瀉火、祛風除濕、清熱利尿和強筋骨的功效。

  • 防風:性溫,微苦,歸肺、脾、膀胱經,具有散風邪、解表發汗、活血止痛、祛風除濕、解毒透疹的功效。

  • 獨活:具有發汗解表、散風寒、祛風除濕、活絡止痛、活血化瘀的功效。

  • 白芍:具有平肝息風、補血養肝、健脾胃等傳統功效。

  • 五加皮:具有補益肝腎、強筋骨、活血化瘀、止咳化痰、祛風除濕、利水消腫等傳統功效。

  • 續斷:具有補陽、補氣、強筋骨、補益肝腎、利水消腫、安胎、通經絡、止血等功效。

  • 防己:具有祛風除濕、利水消腫、散風寒、健脾胃、止咳化痰、利水滲濕、活絡止痛、破血消癥等功效。

  • 川牛膝:具有多種功效,包括調經、祛風除濕、強筋骨、活血化瘀、利水滲濕、活絡止痛、通經、清熱利尿、滋陰、補益肝腎等。

  • 杜仲:具有補氣、強筋骨、補益肝腎、安胎、補腎等功效。

  • 黃柏:性寒味苦,具有燥濕、清熱瀉火、清熱解毒、滋陰和解毒的功效。

  • 羌活:活性辛溫,具有發散風寒、祛風除濕、舒筋活絡的功效。

  • 生地黃:具有清熱涼血、清熱瀉火、滋陰、補血等功效。

  • 當歸: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等功效。

  • 薏苡仁:性味甘、淡、微寒,入脾、肺、腎經,功能利水消腫、健脾滲濕、清熱排膿、補肺益陰。

  • 蒼朮:具有燥濕健脾、芳香化濕、散風寒、健脾胃、補腎、溫裡溫中、清肝明目、利水滲濕等功效。

  • 肉桂:性溫,味辛甘,歸心、肝、腎經。具有溫經散寒、活血通經、溫陽補陽、壯命門火、活血化瘀、祛風除濕、活絡止痛、通經絡、溫裡溫中的功效。

用法:

口服,水煎服,每日1劑,早晚分服。

禁忌:

陰虛火旺者忌服。

臨牀應用:

蠲痹秦艽湯臨牀上主要用於治療風寒濕痹,症見關節疼痛、腫脹、活動不利,畏寒肢冷,口不渴,舌苔薄白。

總結:

蠲痹秦艽湯是一種傳統中藥方劑,具有疏風散寒、祛濕除痹、活血止痛的功效。主治風寒濕痹,症見關節疼痛、腫脹、活動不利,畏寒肢冷,口不渴,舌苔薄白。臨牀上主要用於治療風寒濕痹。

傳統服藥法


秦艽、防風、獨活、白芍、五加皮、川續斷、防己、牛膝、杜仲、黃柏、羌活、生地、當歸身、薏苡仁、蒼朮、肉桂。
上身疼,去牛膝、續斷、杜仲、黃柏、肉桂,加天麻、黃芩、川芎、桂枝、威靈仙。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宜在醫師指導下使用,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坐骨神經痛雷諾氏綜合症麻痺五十肩類風濕性關節炎痛風四肢麻痺癱瘓腦內出血腦動脈阻塞腦血栓塞膝部腫大疼痛半身或下肢麻木

相同名稱方劑


蠲痹秦艽湯, 出處:《何氏濟生論》卷一。 組成:秦艽、防風、獨活、白芍、五加皮、川續斷、防己、牛膝、杜仲、黃柏、羌活、生地、當歸身、薏苡仁、蒼朮、肉桂。 主治:痹症。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