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接骨丹方劑中加入防風,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祛風止痛: 防風味辛、性微溫,具有祛風止痛的功效。骨折後,局部易受風寒侵襲,導致疼痛加劇。防風能驅散風寒,緩解疼痛,有助於傷口癒合。
- 活血化瘀: 防風亦有活血化瘀之效。骨折後,局部瘀血阻滯,影響血液循環,不利於骨折癒合。防風能促進血液循環,化解瘀血,促進骨骼修復。
因此,接骨丹方劑中加入防風,可起到祛風止痛、活血化瘀的功效,促進骨折癒合。
接骨丹方劑中加入川牛膝,主要原因如下:
- 活血化瘀: 川牛膝性溫,味甘苦,入肝、腎經,具有活血化瘀、通經絡的作用。骨折後,瘀血阻滯,經絡不通,影響骨骼癒合,川牛膝可促進血液循環,消散瘀血,有助於骨折的修復。
- 引藥入骨: 川牛膝具有引藥入骨的作用,可以將其他藥材的有效成分帶入骨骼,增強藥效,促進骨骼再生和癒合。
因此,接骨丹中加入川牛膝,能有效促進骨折癒合,加速骨骼再生,是方劑中不可或缺的藥材。
接骨丹中包含當歸,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活血化瘀,促進傷口癒合:當歸性溫,味甘辛,入心、肝、脾經,具有活血化瘀、補血調經、潤腸通便的功效。對於骨折、跌打損傷等外傷,當歸能促進血液循環,加速瘀血消散,有利於傷口癒合和骨骼再生。
- 補益氣血,提高機體抵抗力:當歸還具有補血益氣、滋陰養血的功效,能提高機體免疫力,促進傷口癒合,加速骨折癒合速度,並能減輕疼痛,促進患者康復。
「接骨丹」方劑中加入「虎骨」,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強筋健骨: 虎骨在中醫理論中具有「補腎壯骨」之效,能促進骨骼生長和修復,有助於骨折癒合。虎骨中含有豐富的膠原蛋白、鈣質等營養成分,可增強骨骼強度,有助於加快骨折癒合速度。
- 活血化瘀: 虎骨還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可促進血液循環,加快骨折部位的血液流通,有利於組織修復和消腫止痛。
然而,由於保護動物的意識提升,現今使用虎骨已受到嚴格限制,應使用其他藥材替代,以達到相同功效。
接骨丹中加入枸杞子,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補益肝腎,促進骨骼生長: 枸杞子性甘平,入肝腎經,具有滋補肝腎、益精血之效。骨折後,患者多有肝腎虧損,氣血不足,影響骨骼癒合。枸杞子可補益肝腎,促進氣血生化,有助於骨折的修復。
- 抗氧化,延緩衰老: 枸杞子富含多種抗氧化物質,如多酚類、類胡蘿蔔素等,能有效清除自由基,抗氧化、延緩衰老。骨折後,機體抵抗力下降,容易出現感染等併發症,枸杞子可提高免疫力,促進康復。
接骨丹方劑中加入羌活,主要是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 活血化瘀: 羌活味辛性溫,具有通絡散寒、祛風濕、止痛的功效,能有效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瘀血,加速骨折癒合。
- 消腫止痛: 羌活能疏通經絡,消散局部腫脹,並具有止痛作用,緩解骨折造成的疼痛,提升患者的康復速度。
因此,羌活在接骨丹方劑中起到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輔助作用,促進骨折癒合,是中藥複方中不可或缺的一味藥材。
接骨丹方劑中加入獨活,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獨活性溫,入肝經,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之效。骨折後,瘀血阻滯,疼痛難忍,獨活可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血液供應,消散瘀血,減輕疼痛。
- 疏通經絡,促進癒合:獨活亦有通經活絡之功,骨折後,經絡受損,氣血運行不暢,獨活可疏通經絡,促進氣血運行,加速骨骼癒合。
因此,接骨丹方劑中加入獨活,可有效緩解骨折後的疼痛,促進骨骼癒合,達到接骨止痛的效果。
接骨丹中加入龜板,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滋陰補腎,強健筋骨: 龜板性寒,味甘鹹,入肝、腎經,具有滋陰潛陽、補腎強筋之效。對於骨折患者,常伴有腎氣虛損、筋骨不健等症狀,龜板可以滋補腎陰,促進骨骼生長,加速癒合。
-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 龜板亦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作用。骨折後,局部易發生炎症,導致腫脹疼痛,龜板可以清熱解毒,消炎止痛,緩解局部症狀,促進傷口癒合。
接骨丹方劑中包含秦艽,主要基於其以下兩個作用:
- 舒筋活絡,消腫止痛:秦艽味苦性寒,入肝經,具有舒筋活絡、消腫止痛的功效。對於骨折引起的筋骨疼痛、腫脹,以及跌打損傷等,秦艽能夠有效緩解症狀,促進骨骼癒合。
- 清熱解毒,散瘀止血:秦艽也具有清熱解毒,散瘀止血的作用。骨折後容易出現局部炎症,甚至感染,秦艽可以清熱解毒,抑制炎症反應,同時還能促進瘀血消散,止血止痛。
因此,接骨丹方劑中包含秦艽,可謂是針對骨折的疼痛、腫脹、炎症等問題,進行多方面的治療,促進傷口癒合。
接骨丹方劑中包含萆薢,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一、萆薢具有利水消腫、通絡止痛之效。其利水作用能消除骨折周圍組織的積液,促進血液循環,減輕腫脹,利於骨骼癒合。而通絡止痛則能緩解骨折造成的疼痛,促進傷口癒合。
二、萆薢性味甘淡,歸膀胱經,與接骨丹中其他藥材如桑寄生、骨碎補等相配伍,能更好地發揮其通絡止痛、活血化瘀的功效,促進骨折癒合,減少後遺症。
「接骨丹」方劑中包含「松節」,主要原因如下:
- 活血化瘀:松節性味苦溫,入肝經,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骨折後瘀血阻滯,影響骨骼癒合,松節可促進血液循環,清除瘀血,利於骨骼修復。
- 舒筋活絡:松節還具有舒筋活絡、通痺止痛的功效。骨折後,筋骨損傷,疼痛難忍,松節可緩解疼痛,促進筋骨恢復。
總而言之,松節在「接骨丹」方劑中,起著活血化瘀、舒筋活絡的作用,促進骨折癒合,減輕疼痛。
接骨丹方劑中包含蠶砂,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活血化瘀、消腫止痛: 蠶砂性溫,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之功效。骨折後常伴隨瘀血腫痛,蠶砂可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瘀血,緩解疼痛,有助於骨折的癒合。
- 引導藥力達患處: 接骨丹常配合其他藥物使用,蠶砂可以作為引經藥,將其他藥物的藥力引導至患處,發揮更佳的療效。
總之,蠶砂在接骨丹方劑中扮演着活血化瘀、消腫止痛及引導藥力的重要角色,有助於促進骨折癒合。
接骨丹方劑中加入蒼朮,主要是利用其燥濕健脾的功效。骨折後,患者常伴隨氣血瘀滯、濕氣困阻,導致傷口難以癒合。蒼朮能燥濕化痰,健脾利水,促進氣血運行,改善局部循環,有助於消腫止痛,加速骨折癒合。此外,蒼朮還有祛風除濕之效,對於骨折後伴隨的風濕痹痛也有輔助治療作用。因此,蒼朮在接骨丹方劑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幫助患者更快恢復健康。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接骨丹方劑分析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此方以「接骨入臼」為核心,主治「諸風及鶴膝風」。古代醫家認為,骨折、脫臼或筋骨損傷,多與「風邪」相關,因風性動盪,易致氣血紊亂、經絡閉阻;而「鶴膝風」屬關節腫大變形之症,多因風寒濕邪侵襲,氣血瘀滯,筋骨失養所致。故接骨丹除用於骨折外,亦被延伸於風邪導致的骨節病變,強調其活血通絡、強骨續筋之效。
二、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鷙鳥骨(老鷹骨)
- 古人取「以骨補骨」之象,認為鷙鳥之骨強勁有力,能強化人體筋骨,促進骨痂生成。此為「同氣相求」思維,亦含動物藥擅行血活絡之特性。
麝香
- 辛香走竄,力透筋骨,可開閉通絡,助藥力直達病所。其性散瘀滯,能解骨傷後氣血壅塞之痛。
乳香、沒藥(去油)
- 二者均為樹脂類藥,擅活血止痛、消腫生肌。去油後減其燥性,保留通絡化瘀之效,協同促進局部氣血流通。
自然銅、銅末(醋淬)
- 自然銅為接骨要藥,醋淬後增強散瘀接骨之力;銅末同法炮製,強化續筋療效。此二藥富含礦物質,古人認為可促進骨質修復。
土鱉蟲(䗪蟲)
- 蟲類藥性善走竄,能破瘀通經、接骨續筋,尤善治跌打損傷。其效直入血分,消散積血以利新骨生長。
湖蟹
- 蟹殼鹹寒,傳統用於散瘀通絡;其汁液搗爛為丸,可協同諸藥黏附傷處,具「引經」之意。
朱砂為衣
- 取其鎮靜安神之效,緩解傷痛所致心神不寧,兼防腐定色。
三、方藥配伍邏輯
全方以「動物骨+蟲類+礦物」為骨架,結合「行氣活血+化瘀續筋」之品:
- 鷙鳥骨、土鱉蟲、自然銅構成「骨-蟲-礦」三重接骨體系,強筋壯骨。
- 麝香、乳沒行氣開竅,破除瘀阻,助藥力滲透。
- 湖蟹、酒送服增強活血之效,酒亦能引藥上行下達。
諸藥共奏「破瘀生新、接骨定痛」之功,符合中醫「瘀去則新生,絡通則痛止」之理,適用於骨折早期瘀血壅滯之證,亦延伸於風邪壅阻經絡之骨節病變。
傳統服藥法
鷙鳥骨3錢(即老鷹骨也,蓋鷙鳥之力在骨),麝香3分,乳香2錢(去油),沒藥2錢(去油),自然銅2錢(醋淬),銅末(醋淬)2錢,土鱉蟲20個。
接骨入臼。
上用湖蟹兩只,搗爛為丸,重1錢大,朱砂為衣。
酒送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有一定的毒性,不宜長期服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接骨丹, 出處:《雞峰》卷二十二。 組成:左顧牡蠣(燒過)4兩,料薑石(生用)2兩。 主治:傷折。
接骨丹, 出處:《濟陽綱目》卷八十六。 組成:古文錢(醋煅)5分,乳香1錢,沒藥1錢。 主治:骨損。
接骨丹, 出處:《集成良方三百種》。 組成:半兩錢(火煅醋淬)、自然銅(火煅,醋淬)、當歸尾、生川烏(面包煨,去梗)、乳香(去油)、沒藥(去油)、頂上血竭各等分。 主治:跌打損傷。
接骨丹, 出處:《古方選注》卷下。 組成:七氣罂口(古屋上廣漢前上層生瓶,年深者良,用純鋼銼生銼末,研之無聲,水飛)1錢,古文錢(約500年者良,火煅,醋淬7次,研之無聲,如塵者佳)5分。 主治:接骨理傷。主治:折傷。
接骨丹, 出處:《赤水玄珠》卷十二。 組成:防風1兩,牛膝1兩,當歸1兩,虎骨(酥炙)1兩,枸杞子2兩半,羌活1兩,獨活1兩,龜闆1兩,秦艽1兩,萆薢1兩,松節1兩,二蠶沙1兩,茄根1兩,蒼朮4兩。 主治:諸風及鶴膝風。
接骨丹, 出處:《古今醫鑑》卷十六引許昌寧方。 組成:當歸1錢,川芎1錢,白芍1錢,人參減半,官桂1錢,青皮1錢,陳皮1錢,麻黃1錢,蒼朮1錢,丁香1錢,青木香1錢,乳香1錢,沒藥1錢,沉香減半,血竭減半,兒茶1錢,甘草1錢。 主治:折傷。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