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祕傳加味二妙丸中加入蒼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燥濕健脾:蒼朮味辛、苦,性溫,歸脾、胃經,具有燥濕健脾的功效。二妙丸主治濕熱證,而蒼朮的加入可加強燥濕之力,促進脾胃運化,減少濕邪停滯。
2. 祛風止痛:蒼朮亦有祛風止痛之效,可緩解濕熱所致的肢體痠痛、關節疼痛等症狀,提升療效。
總之,蒼朮的加入,不僅增強了二妙丸的燥濕健脾之功,還能兼顧祛風止痛,使藥效更加全面。
祕傳加味二妙丸中包含黃柏,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燥濕: 黃柏味苦寒,入腎、膀胱經,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功效。與二妙丸中其他藥物搭配,可加強清熱利濕的效果,治療濕熱蘊結所致的各種疾病。
2. 抑制細菌: 黃柏具有抗菌消炎的作用,可以抑制一些常見的細菌感染,例如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加入二妙丸中,可以增強藥物的抗菌功效,有效控制感染。
祕傳加味二妙丸中加入川牛膝,主要考量其以下兩點功效:
1. 活血通絡,祛風除濕: 川牛膝性溫,味苦辛,入肝、腎經,具有活血通絡、祛風除濕的功效。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血瘀,並能祛除風濕之邪,對於因風寒濕邪侵襲導致的疼痛、麻木、腫脹等症狀有較好的療效。
2. 補益肝腎,強筋壯骨: 川牛膝還具有補益肝腎、強筋壯骨的功效。能改善肝腎功能,提高機體免疫力,並能促進骨骼生長,對於因肝腎不足導致的腰膝痠軟、筋骨無力等症狀也有較好的治療作用。
祕傳加味二妙丸中加入當歸,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 補血活血: 當歸味甘辛,性溫,入心、肝、脾經。具有補血養血、活血止痛、潤腸通便的功效。二妙丸以清熱利濕為主,加入當歸可補益氣血,防止藥物過於寒涼,損傷脾胃。
- 調和藥性: 方中黃芩、黃連性寒,易傷脾胃。當歸性溫,可緩解藥物的寒性,使藥性更加平和,減少對脾胃的負擔,提高藥效。
「祕傳加味二妙丸」中加入萆薢,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利濕通淋,消腫止痛: 萆薢性味甘淡平,具有利水滲濕、通淋止痛的功效。二妙丸本就以清熱利濕為主,加入萆薢能增強其利濕之力,對於濕熱蘊結、小便不利、濕熱下注等症狀,可起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 活血化瘀,舒筋活絡: 萆薢亦具活血化瘀、舒筋活絡之效,可改善因濕熱瘀阻所致的疼痛、麻木、腫脹等症狀。因此,加入萆薢可使「祕傳加味二妙丸」的治療範圍更廣泛,對於濕熱痹痛、筋骨疼痛等症狀也有較好的療效。
祕傳加味二妙丸中包含防己,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解毒,利水消腫:防己性寒,味苦,歸膀胱經,具有清熱解毒、利水消腫的功效。與二妙丸中的黃芩、梔子相輔相成,可增強清熱解毒之力,並能有效緩解因熱毒內蘊、水溼停滯而導致的腫脹疼痛。
- 疏散風熱,止咳化痰:防己還具有疏散風熱、止咳化痰的功效。對於因風熱襲肺、痰熱壅肺導致的咳嗽、喘息,可與二妙丸中的黃連、黃柏相配合,起到清熱化痰、止咳平喘的作用。
因此,防己的加入,不僅增強了祕傳加味二妙丸的清熱解毒、利水消腫功效,更豐富了其治療範圍,使其更能針對多種病症發揮作用。
祕傳加味二妙丸中加入龜板,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滋陰潛陽,退熱除煩: 龜板性寒,味甘鹹,入肝腎經,具有滋陰潛陽、退熱除煩、養血生髓的功效。二妙丸本身清熱解毒、涼血消斑,加入龜板可增強其滋陰降火之力,更有效地治療熱毒內蘊所致的煩躁不安、心煩失眠等症狀。
- 固本培元,緩解虛熱: 長期服用二妙丸會消耗陰血,容易導致虛熱。龜板可滋陰補腎,固本培元,改善因陰虛所致的虛熱症狀,避免長期服用二妙丸的副作用,使療效更持久。
祕傳加味二妙丸是一種傳統中藥方劑,因其獨特的組成而受到關注。其中,虎骨作為其成分之一,則更引人注目。虎骨在中醫理論中被認為有助於強壯筋骨、活血化瘀,對於治療關節痛、骨骼不適等症狀具有一定的療效。虎骨的使用歷史悠久,早在《本草綱目》中就有記載,強調其在祛風通絡、鎮痛的作用。
不過,虎骨的使用在現代社會引發了不少爭議,主要是由於虎的保護狀況日益嚴峻。隨著野生虎的減少及其面臨的滅絕威脅,許多國家和地區已禁止獵殺和貿易虎骨。因此,祕傳加味二妙丸的使用也需考量道德與法律方面的議題,鼓勵採用替代成分,以達到治療效果的同時,保護珍稀野生動物。由此可見,選擇中藥方劑時,不僅要關注其療效,還必須兼顧生態與道德責任。
主治功效
祕傳加味二妙丸主治功效分析
方劑組成:
本方由蒼朮、黃柏、川牛膝、當歸、萆薢、防己、龜板、虎骨八味藥組成。
- 蒼朮: 性味辛、苦,溫。歸脾、胃經。功善燥濕健脾,可祛除體內濕邪,兼有除癥止痛之效。
- 黃柏: 性味苦,寒。歸腎、膀胱經。長於清熱燥濕,能瀉下焦濕熱,並退虛火。
- 川牛膝: 性味苦、酸,平。歸肝、腎經。具活血通經之功,能引藥下行,兼可強筋健骨。
- 當歸: 性味甘、辛,溫。歸肝、心、脾經。有補血調經之效,亦可潤腸通便。
- 萆薢: 性味苦,平。歸肝、胃、腎經。擅長利濕去濁,能祛除風濕,並止癢。
- 防己: 性味苦,寒。歸膀胱經。具利水消腫之功,能疏通經絡,舒筋止痛。
- 龜板: 性味甘、鹹,平。歸肝、腎、心經。有滋陰潛陽之效,可固精止遺。
- 虎骨: 性味辛,溫。歸肝、腎經。能強筋壯骨,舒筋活絡,古時常用於治療骨骼相關疾病。
治療原理:
本方主治「濕邪為病,兩足濕痹疼痛,或如火燎,從足跗熱起,漸至腰胯,麻痹痿軟」之證。病機核心在於濕邪侵襲下焦,阻滯經絡,導致氣血運行不暢,筋骨失養。
- 燥濕健脾,清熱利濕: 方中以蒼朮為君藥,其性辛溫,能燥濕健脾,使脾運正常,水濕得化。黃柏苦寒,可清熱燥濕,針對下焦濕熱;萆薢、防己則利水滲濕,共同祛除體內濕邪,從而消除痹痛的病理基礎。
- 活血通經,強筋壯骨: 川牛膝活血通經,引藥下行,直達病所,可改善氣血瘀滯,促進經絡暢通。虎骨(酥炙)、龜板則有強筋壯骨之功,可補益肝腎,使筋骨得到濡養,緩解麻痹痿軟的症狀。
- 補血養血,潤腸通便: 當歸尾補血活血,並可潤腸通便,有助於改善因濕痹導致的氣血不足和腸道問題。
綜合分析:
本方配伍嚴謹,以燥濕利濕為基礎,佐以活血通經、強筋壯骨之藥,同時兼顧補益氣血,使標本兼治。其治療機制是通過祛除體內濕邪,疏通經絡,補益肝腎,使氣血運行正常,筋骨得到濡養,從而達到止痛、解除麻痹痿軟的效果。
《松崖醫徑》中記載的服用方法:
將諸藥研磨成細末,用糯米糊製成丸劑。服用時,以藥酒送服,可根據病情調整劑量。服藥後,如若藥力能達到病所,甚至出現黑汗,則為見效之徵。此方對中風不省人事、牙關緊閉、偏枯等證亦有療效,可研磨後用酒調服。
總而言之,祕傳加味二妙丸旨在通過綜合調治,達到祛濕止痛、舒筋活絡的目的,其療效不僅針對足部濕痹疼痛,亦可用於改善其他因濕邪引起的相關症狀。
傳統服藥法
蒼朮(米泔水浸)4兩,黃柏(面浸,炒)2兩,川牛膝(去蘆)1兩,當歸尾(酒洗)1兩,川萆薢1兩,漢防己1兩,龜版(酥炙)1兩,虎骨(酥炙)1兩。
上為細末,酒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100丸,空心以薑湯送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一定的副作用,如長期服用可能會導致肝腎功能損害。因此,在服用本方前,應先諮詢醫生,並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秘傳加味二妙丸, 出處:《松崖醫徑》卷下。 組成:蒼朮(米泔水浸)4兩,黃柏(面浸,炒)2兩,川牛膝(去蘆)1兩,當歸尾(酒洗)1兩,川萆薢1兩,漢防己1兩,龜版(酥炙)1兩,虎骨(酥炙)1兩。 主治:濕邪爲病,兩足濕痹疼痛,或如火燎,從足跗熱起,漸至腰跨,麻痹痿軟。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