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龍丸

花龍丸

HUA LONG W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1

寒性指數

18

熱/寒比例

偏寒 (0.61)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5%
脾經 18%
腎經 18%
膀胱經 12%
胃經 6%
大腸經 6%
肺經 6%
心經 6%
肝經
脾經
腎經
膀胱經
胃經
大腸經
肺經
心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花龍丸中包含蒼朮,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燥濕健脾: 蒼朮性溫燥,善於燥濕健脾,可祛除脾胃濕邪,增強脾胃運化功能,有助於改善因濕困脾胃導致的食慾不振、腹脹、泄瀉等症狀。
  2. 升清降濁: 蒼朮入脾經、胃經,具有升清降濁的功效,可升提脾陽,降濁泄濕,改善因脾陽不足、濕濁下陷引起的脾虛泄瀉、帶下等症狀。

總而言之,蒼朮在花龍丸中發揮著燥濕健脾、升清降濁的功效,有助於治療濕困脾胃、脾虛泄瀉等病症。

花龍丸中加入黃柏,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清熱燥濕:黃柏性寒,味苦,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之功效。花龍丸主要針對濕熱蘊結所致的帶下病,黃柏可以清熱燥濕,使濕熱之邪得以排出,達到治療目的。
  2. 殺蟲止癢:黃柏還具有一定的殺蟲止癢作用,可以抑制寄生蟲的生長繁殖,減輕帶下病所引發的瘙癢症狀。

花龍丸中加入川牛膝,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利水通淋: 川牛膝性溫,味苦甘,入肝、腎經,具有利水通淋、消腫止痛的功效。花龍丸主治濕熱下注所致的淋證,症見小便澀痛、淋瀝不盡、腰痛等。川牛膝可利水通淋,將濕熱排出體外,緩解上述症狀。
  2. 活血化瘀: 川牛膝亦能活血化瘀,改善血瘀阻滯所致的疼痛。花龍丸中加入川牛膝,可配合其他藥物,促進血液循環,減輕疼痛,達到更好的療效。

花龍丸中加入當歸,主要考量其以下兩點功效:

  1. 活血調經:當歸性溫,味甘辛,入心、肝、脾經,具有活血調經、補血養血的功效。女性月經不調,痛經,經量少等症狀,當歸可以起到調理血氣,改善經血運行的作用。
  2. 補血潤燥:花龍丸多用於治療血虛、氣虛引起的各種症狀,而當歸能補血養血,滋陰潤燥,與方中其他藥材協同作用,起到滋補氣血、潤燥止渴的效果。

花龍丸中包含防己,主要是利用其 祛風濕利水消腫 的功效。

防己 性寒,味苦,入膀胱經,具有 疏散風寒除濕止痛利水消腫 的作用。花龍丸主要用於治療風濕痹痛,兼有水腫者,而防己可有效 消除風寒濕邪,並 利水消腫,有助於改善患者的症狀。

此外,防己也能 配合其他藥物,發揮更好的療效。例如與 桂枝 配伍,可增強祛風濕效果;與 茯苓 配伍,可增強利水消腫作用。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花龍丸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此方主治「風濕,腰背以下腿股癱瘓,寸步不能,日夜抽掣,伏床不起」,屬風濕痹證深入經絡筋骨之重症。其病機為風濕痰瘀阻滯下焦,導致氣血不通、筋脈失養,表現為下肢癱瘓、肌肉抽掣。古代醫家以「癱瘓」「抽掣」為關鍵,提示病位在肝腎所主的筋骨,兼有經絡拘攣之象。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1. 除濕通絡

    • 君藥「蒼朮」燥脾濕、強筋骨,配合「防己」祛風濕、利水消腫,直擊濕邪流注下焦之病根。
    • 「黃柏」酒炒後清下焦濕熱,與蒼朮構成「二妙丸」基礎,專治濕熱痿痹。
  2. 補肝腎強筋骨

    • 「牛膝」引藥下行,補肝腎、活血通經;「靈殼」(疑為龜板或鱉甲,酥炙後)滋陰潛陽、強健筋骨,二者針對肝腎不足之本。
    • 「當歸」養血活血,助筋脈得濡養而緩解抽掣。
  3. 祛風透絡

    • 「蓖麻」具透竄之性,古代用於通絡開痹;「茄根皮」(或為白茄根)祛風消腫,合防己共除經絡風濕。
  4. 引經與佐使

    • 以酒糊為丸,借酒性溫通助藥力;薑鹽湯送服,薑辛散外邪,鹽引藥入腎,強化下方治療。

推論可能功效
全方以「燥濕清熱、補肝腎、通經活絡」為核心,尤其針對濕熱瘀血膠結於腰腿之證。蒼朮、黃柏解決濕熱成痿;牛膝、靈殼兼顧肝腎虧虛;當歸、蓖麻、茄根皮活血祛風,緩解抽掣;防己協同除濕利關節。其設計體現「攻補兼施、標本同治」思路,符合痿痹「獨取陽明」與「治痿重肝腎」的理論結合。

傳統服藥法


蒼朮4兩,黃柏(酒浸,炒)1兩,靈殼(酥炙)1兩,牛膝1兩,當歸1兩,蓖麻1兩,防己1兩,茄根皮1兩。上為末,酒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100丸,薑鹽湯送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有一定的副作用,如過量服用可能會導致胃腸道不適、腹瀉等。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老年人慎用。

相關疾病


男性勃起障礙四肢麻痺癱瘓

相同名稱方劑


花龍丸, 出處:《類證治裁》卷五。 組成:蒼朮1兩,黃柏1兩,龜殼(酥炙)1兩,牛膝1兩,當歸1兩,萆薢1兩,防已1兩,茄根皮1兩。 主治:除濕。主治:癧風。

花龍丸, 出處:《解圍元薮》卷三。 組成:蒼朮4兩,黃柏(酒浸,炒)1兩,靈殼(酥炙)1兩,牛膝1兩,當歸1兩,蓖麻1兩,防己1兩,茄根皮1兩。 主治:風濕,腰背以下腿股癱瘓,寸步不能,日夜抽掣,伏床不起。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