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加味三妙丸中加入蒼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健脾燥濕: 蒼朮性溫,味苦辛,入脾胃經,具有健脾燥濕、祛風止痛之效。三妙丸原方以陳皮、半夏、茯苓健脾化濕,而蒼朮的加入可增強其健脾燥濕之力,並助其祛除脾胃濕邪,改善脾胃運化功能。
- 理氣止痛: 蒼朮還具有理氣止痛的作用,可疏肝解鬱,緩解因脾胃濕阻所致的胸脘脹滿、腹痛等症狀。因此,蒼朮的加入,不僅加強了健脾化濕的功效,更能改善患者的整體症狀,提高療效。
加味三妙丸中加入黃柏,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 清熱燥濕:黃柏性寒,味苦,入腎、膀胱經,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之功。與三妙丸中其他藥物如蒼朮、厚朴等相配合,可增強其清熱燥濕、化濕止瀉之效,對於濕熱蘊結、脾胃不和所致的腹瀉、痢疾等症具有良好的治療作用。
- 涼血止血:黃柏還具有一定的涼血止血功效。對於濕熱下注、血熱妄行所致的尿血、便血等症,加入黃柏可以起到涼血止血、清熱解毒的作用。
加味三妙丸方中加入川牛膝,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 活血化瘀,通經絡:川牛膝性溫,味苦酸,入肝、腎經,具有活血化瘀、通經絡之功效。其可改善血瘀阻滯所致的疼痛、腫脹等症狀,並促進血液循環,改善經絡不通。
- 引藥下行:三妙丸方中以柴胡、黃芩、枳實爲主,善於疏肝理氣,但對於下焦瘀滯者效果欠佳。加入川牛膝可引藥下行,使藥力直達下焦,增強三妙丸的療效。
加味三妙丸中添加當歸,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補血活血,改善血虛症狀: 當歸性溫,味甘辛,入心、肝、脾經,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的功效。三妙丸以三味藥物為主,主要針對心血管疾病,而當歸的加入可補益心血,改善因氣血不足導致的胸悶、心悸、面色蒼白等症狀。
- 促進藥效發揮,協調藥性: 當歸能活血化瘀,促進藥物更好地吸收和利用,增強藥效。同時,當歸的加入還能緩和藥性,減少三妙丸中其他藥物可能造成的燥熱或寒涼副作用。
加味三妙丸中加入防己,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增強利水消腫功效: 防己味苦性寒,入膀胱經,具有利水消腫、祛風濕的功效。與三妙丸中的澤瀉、豬苓、茯苓等藥物相輔相成,共同發揮利水消腫作用,更有效地治療水腫、小便不利等病症。
- 協調藥性,增強療效: 三妙丸偏於利水滲濕,而防己則偏於祛風止痛,二者合用,既能利水消腫,又能祛風止痛,更能有效治療風濕痺痛、水腫兼有疼痛等症狀。
加味三妙丸的組成中,包含虎骨,原因主要有兩點:
- 祛風止痛: 虎骨性溫,入肝腎經,具有祛風濕、強筋骨、止痛的效果。加之其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可有效緩解風寒濕邪引起的痺痛、關節疼痛等症狀。
- 補益肝腎: 虎骨可補益肝腎,有助於加強筋骨的生長和修復,對於年老體弱、腰膝酸軟等症狀也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然而,現今虎骨已被列為保護動物,禁止使用。因此,在實際應用中應以其他藥材代替,例如鹿角、牛膝等,以達到類似的治療效果。
加味三妙丸中加入龜板,主要考量其 滋陰潛陽、補腎健骨 的功效。
龜板性寒,味甘鹹,歸腎、肝經。其具有 滋陰 的作用,可以緩解因腎陰虛導致的腰膝酸軟、頭暈耳鳴、失眠多夢等症狀。同時,龜板也具備 潛陽 的功效,可抑制陽氣過盛,緩解陽亢所致的煩躁易怒、口乾舌燥等症狀。
此外,龜板還具有 補腎健骨 的功效,有助於改善因腎虛所致的骨質疏鬆、腰腿疼痛等問題。 因此,在加味三妙丸中加入龜板,可以加強其滋陰潛陽、補腎健骨的功效,進一步達到治療目的。
主治功效
加味三妙丸主治功效及治療原理分析
組成及基本功效
加味三妙丸由蒼朮、黃柏、川牛膝、當歸、防己、虎骨、龜板等藥物組成。
- 蒼朮:健脾燥濕。
- 黃柏:清熱燥濕。
- 川牛膝:活血通絡,補腎強腰。
- 當歸:調經養血,潤腸通便。
- 防己:利水消腫,祛風除濕。
- 虎骨:舒筋活絡,強身壯體。(現代已禁用)
- 龜板:滋陰降火,益腎固精。
主治及病機分析
根據古文記載,加味三妙丸主要用於治療以下病症:
兩足濕痹疼痛,或如火燎,從足附熱起,漸至腰胯,或麻痹痿軟。
- 病機:濕熱下注,阻滯經絡,氣血運行不暢。
- 方中蒼朮、黃柏清熱燥濕;川牛膝、當歸活血通絡;防己利水祛濕;龜板滋陰降火,緩解熱盛之象。
三陰血虛,足心如火熱,漸烘腰胯。
- 病機:肝腎陰虛,虛火內生,下注足部。
- 方中龜板滋補肝腎之陰,清降虛火;當歸養血,配合滋陰藥物以制約虛火;川牛膝引藥下行,直達病所。
濕熱麻痹,疼痛痿軟。
- 病機:濕熱侵襲,留滯關節,筋脈失養。
- 方中蒼朮、黃柏、防己祛除濕熱;川牛膝、當歸、虎骨(現代已禁用)活血通絡,舒筋止痛;龜板滋陰,防止化燥傷陰。
治療原理
加味三妙丸的治療原理可以歸納為:清熱燥濕、活血通絡、滋陰降火。
- 針對濕熱病邪: 方中蒼朮、黃柏、防己相配伍,增強清熱燥濕、利水消腫的功效,以祛除濕熱之邪。
- 針對經絡痺阻: 川牛膝、當歸、虎骨(現代已禁用)共同作用,活血化瘀,疏通經絡,緩解疼痛,恢復關節功能。
- 針對陰虛火旺: 龜板滋陰降火,制約虛火,並能益腎固精,從根本上改善陰虛體質。
總結
加味三妙丸是在三妙丸(蒼朮、黃柏、牛膝)的基礎上,加入當歸、防己、虎骨、龜板而成,增強了活血通絡、滋陰降火的功效。它以清熱燥濕為主,兼顧活血通絡和滋陰降火,適用於濕熱下注、經絡痺阻、兼有陰虛火旺的病症。
該方劑通過多種藥物的配伍,針對病機,從多個方面發揮作用,達到標本兼治的效果。
傳統服藥法
蒼朮4兩(米疳浸), 黃柏2兩(酒浸,曬乾), 川牛膝1兩(去蘆), 當歸尾1兩(酒洗), 川萆薢1兩, 防己1兩, 龜版(酥炙)1兩。
上為細末,酒煮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100丸,空心薑鹽湯送下。
經驗加味二妙丸(《醫學六要·治法匯》卷五)、加味二妙丸(《壽世保元》卷五)。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宜在醫師指導下使用,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加味三妙丸, 出處:《醫學入門》卷七。 組成:蒼朮6兩,黃柏4兩,牛膝2兩,當歸1兩,防己1兩,虎脛骨1兩,龜版1兩。 主治:三陰血虛,足心如火熱,漸烘腰胯,及濕熱麻痹,疼痛痿軟。
加味三妙丸, 出處:《醫學正傳》卷四。 組成:蒼朮4兩(米疳浸),黃柏2兩(酒浸,曬乾),川牛膝1兩(去蘆),當歸尾1兩(酒洗),川萆薢1兩,防己1兩,龜版(酥炙)1兩。 主治:兩足濕痹疼痛,或如火燎,從足跗熱起,漸至腰胯,或麻痹痿軟。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