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通絡利濕湯中加入大豆黃卷,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利水消腫,通絡止痛: 大豆黃卷性平味甘,具有利水消腫、通絡止痛的功效,可配合其他藥材,促進水液代謝,改善水腫,並疏通經絡,緩解疼痛。
- 扶正祛邪,調理脾胃: 大豆黃卷富含蛋白質、脂肪及多種維生素,能補充營養,扶正固本,同時能健脾和胃,增強機體抵抗力,配合其他藥材,更能有效地治療疾病。
通絡利濕湯中加入防己,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祛風濕,通經絡: 防己性味苦寒,入膀胱經,具有祛風濕、利水消腫、通經絡的作用。對於濕邪阻滯經絡、氣血運行不暢所致的肢體麻木、疼痛、水腫等症狀,防己可發揮疏通經絡、驅散濕邪的功效。
- 利水滲濕,消腫止痛: 通絡利濕湯常用於治療濕熱蘊結、水濕停滯所致的關節腫痛、小便不利等症狀。防己入膀胱經,可利水滲濕,消腫止痛,與其他藥物合用,可加強利水滲濕、消腫止痛的功效。
通絡利濕湯中加入赤芍,主要原因如下:
- 活血化瘀,通經活絡: 赤芍具有涼血活血、散瘀止痛的功效,能有效改善血液循環,疏通經絡,對於濕邪阻滯經絡所致的疼痛、麻木等症狀有良好的緩解作用。
- 清熱解毒,利濕退黃: 赤芍性寒,具清熱解毒之效,可清泄濕熱,利濕退黃,配合其他利濕藥物,能更有效地去除體內濕邪,改善濕熱蘊結所致的黃疸、小便不利等症狀。
「通絡利濕湯」中加入秦艽,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祛風濕、通經絡:秦艽性苦寒,入肝經,具有祛風濕、通經絡的功效。對於因風濕痺痛、經絡阻滯而引起的肢體疼痛、麻木、屈伸不利等症狀,秦艽能有效疏通經絡,緩解疼痛。
- 利水滲濕:秦艽兼具利水滲濕之效,可促進體內濕氣排出,有助於解除因濕邪阻滯而引起的關節腫脹、疼痛、小便不利等症狀。
因此,在通絡利濕湯中加入秦艽,可發揮其祛風濕、通經絡、利水滲濕的功效,達到治療風濕痺痛、濕邪阻滯等病症的目的。
通絡利濕湯中加入川牛膝,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通經活絡,利水消腫: 川牛膝性溫,味苦甘,入肝、腎經,具有活血通絡、利水消腫的功效。其可促進血液循環,疏通經絡,對於因濕氣阻滯經絡導致的肢體麻木、疼痛、水腫等症狀有良好的改善作用。
- 引藥下行,驅除濕邪: 川牛膝具有引藥下行的作用,可以將藥力引導至下焦,有利於驅除下焦濕邪,達到利水消腫、通經活絡的效果。尤其對於濕熱下注,導致小便不利、腰膝痠痛、下肢水腫等症狀,川牛膝的加入可起到引藥下行、驅除濕熱的作用。
通絡利濕湯中加入萆薢,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利水通絡: 萆薢性味甘淡微寒,入膀胱經,具有利水滲濕、通絡止痛的功效。對於濕邪阻滯經絡,導致肢體疼痛、麻木、腫脹等症狀,萆薢能有效改善。
- 祛風止癢: 萆薢還具備祛風止癢之效。若濕邪與風邪結合,可引起皮膚瘙癢、皮疹等症狀,萆薢能有效緩解這些症狀,配合其他藥物達到更好的療效。
因此,通絡利濕湯中加入萆薢,不僅能利水通絡,更能祛風止癢,對於濕熱阻滯經絡所致的疼痛、麻木、腫脹、瘙癢等症狀,具有較好的治療作用。
通絡利濕湯中加入地龍,乃因其具有以下功效,有助於提升方劑的療效:
- 通絡活血:地龍性寒,味鹹,入肝經、腎經,具有通經活絡、祛風止痛之效,可有效改善濕邪阻滯經絡所致的肢體麻木、疼痛等症狀。
- 利水消腫:地龍亦可利水消腫,對於濕邪內阻、水濕停滯所致的浮腫、小便不利等症狀有較佳的療效。
地龍與方劑中其他藥材共同作用,可更有效地達到通絡利濕、化瘀止痛之目的,提高治療效果。
通絡利濕湯中加入當歸,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活血化瘀,通經活絡:當歸性溫,味甘辛,入心、肝、脾經。具有活血化瘀、調經止痛、補血養血的功效。在通絡利濕湯中,當歸可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微循環,有助於疏通經絡,解除濕邪阻滯,達到通絡利濕的效果。
- 補血潤燥,改善濕邪困脾:濕邪困脾,容易導致脾虛氣弱,氣血不足。當歸具有補血養血的功效,可改善氣血不足,提升脾胃功能,加強脾胃運化水濕的能力,進一步達到利濕的目的。
因此,在通絡利濕湯中加入當歸,可以起到活血化瘀、通經活絡,以及補血潤燥、改善濕邪困脾的雙重作用,達到更好的通絡利濕效果。
通絡利濕湯中加入黃柏,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燥濕,瀉火通絡: 黃柏性寒,味苦,入腎、膀胱經,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利濕通絡的功效。其寒性可清泄濕熱,苦味能燥濕止瀉,對於濕熱蘊結於經絡,導致肢體疼痛、麻木、腫脹等症狀,有較好的療效。
- 配合其他藥材,增強療效: 黃柏與通絡利濕湯中的其他藥材如茯苓、澤瀉、川芎等,共同發揮清熱利濕、通絡止痛的作用。黃柏的加入可以增強藥效,使藥物更有效地清除濕熱,疏通經絡,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通絡利濕湯中加入桑枝,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通絡散瘀: 桑枝性味苦寒,入肝經,具有疏風通絡、散瘀止痛的功效。其能促進氣血運行,改善濕邪阻滯所致的肢體麻木、疼痛、腫脹等症狀,有助於打通經絡,利濕止痛。
- 利水消腫: 桑枝亦有清熱利水、消腫止痛之效。濕邪阻滯常導致水腫,而桑枝能利水消腫,促進水液代謝,減輕水腫症狀,配合其他藥材,更能有效去除濕氣,改善病患的整體狀態。
主治功效
【前言】
在中醫藥學中,有著許多令人讚嘆的方劑,這些方劑皆是由數種中藥材組成,彼此搭配協作,發揮出獨特的治療功效。其中,「通絡利濕湯」便是其中一例,本篇將帶領讀者深入瞭解「通絡利濕湯」的組成、功效以及相關知識。
【組成】
通絡利濕湯的主要成分包括:大豆黃捲、防己、赤芍、秦艽、川牛膝、萆薢、地龍、當歸、黃柏、桑枝。
【大豆黃捲】
大豆黃捲味苦、性寒,歸肝、腎經。具有清熱瀉火、燥濕止癢、解毒消腫的功效。常被用於治療濕熱痹痛、皮膚瘙癢、瘡瘍腫毒、水腫等症狀。
【防己】
防己味苦、辛,性微溫,歸脾、肺、腎經。具有祛風除濕、利水消腫、散風寒、健脾胃、止咳化痰、利水滲濕、活絡止痛、破血消癥等功效。適用於治療風寒感冒、頭痛身痛、胸痺腹痛、水腫臌脹、濕熱腳氣、手足攣痛、癬疥瘡腫、脾胃虛弱、消化不良、腹瀉、痢疾、咳嗽、痰多、濕風口面歪斜、手足疼痛、散留痰、肺氣咳嗽喘鳴、諸癥屬瘀滯不通、濕熱蘊結等症狀。
【赤芍】
赤芍味苦、酸,性微寒,歸肝、脾經。具有清熱涼血、活血化瘀、利水消腫、補腎、清熱利尿、止血、活絡止痛、補血養肝等功效。它可用於治療各種疾病,包括溫毒發斑、吐血衄血、目赤腫痛、肝鬱脅痛、經閉痛經、癥瘕腹痛、跌撲損傷、癰腫瘡瘍、水腫、淋巴水腫、膀胱炎、尿路感染、血熱瘀滯、月經不調、貧血、肝炎等。
【秦艽】
秦艽味苦、辛,性微寒,歸肝、腎經。具有清熱瀉火、祛風除濕、清熱利尿和強筋骨的功效。清熱瀉火的功效主要表現在能夠清虛熱、瀉火之功,尤其擅長清骨蒸潮熱,是治療陰骨蒸潮熱的常用藥。祛風除濕的功效則體現在祛除體內風濕之邪,疏通經絡,使氣血運行通暢,以及清熱祛濕,使濕熱之邪從體內排出。清熱利尿的功效是通過清熱滋陰,使虛熱之邪得以緩解而實現,活血化瘀、溫經散寒皆可強筋骨,強筋骨為其要義。
【川牛膝】
川牛膝味甘、苦,性微溫,歸肝、腎經。具有調經、祛風除濕、強筋骨、活血化瘀、利水滲濕、活絡止痛、通經、清熱利尿、滋陰、補益肝腎等功效。牛膝最突出的功效是強筋骨,尤其以懷牛膝為良品。牛膝活血化瘀,適用於瘀血閉阻引起的婦科疾病,如經閉、痛經、月經不調、產後腹痛等。牛膝利水滲濕,利尿消腫,可治淋證、小便不利等症。牛膝活血止痛,能緩解頭痛、肌肉痛、經痛、關節痛等疼痛。牛膝通經,舒筋活絡,能緩解經痛。牛膝清熱利尿,能治肝陽上亢,眩暈,胃火上炎,齒齦腫痛,口舌生瘡等火熱上炎、陰虛火旺之證。牛膝滋陰,有引火(血)下行之效,故可治肝陽上亢之頭痛眩暈,及胃火上炎之齒齦腫痛,口舌生瘡等火熱上炎、陰虛火旺之證。牛膝補益肝腎,強筋壯骨,活血止痛,適用於腰膝酸軟、筋骨疼痛、腎虛、肝血不足、月經不調、產後血虛等症。
【萆薢】
萆薢味苦、辛,性微溫,歸脾、肺經,具有祛風除濕、活絡止痛、利水滲濕、利尿、解毒等功效,其中祛風除濕方面,可治療風濕頑痺、腰膝疼痛、小便不利等症。活絡止痛方面,可治療風寒濕痺、腰背疼痛、中風失音等症。利水滲濕方面,可治療小便頻數、遺尿、小腸虛冷等症。利尿方面,可增加尿量和尿中鈉、氯、鉀的排出量。解毒方面,可降低小鼠血清中黃疸指數,減輕小鼠肝損傷。
【地龍】
地龍味鹹、性微寒,歸肝、腎經。具有平肝息風、祛風濕、止痛、清熱瀉火、清熱利尿、止咳平喘、通經絡等功效。常被用於治療風濕痛、痛經、跌打損傷、高熱神昏、驚癇抽搐、關節痹痛、肢體麻木、半身不遂、肺熱喘咳、尿少水腫、高血壓、尿道感染、腎炎、水腫等症狀。
【當歸】
當歸味甘、辛,性溫,歸肝、心、脾經。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等功效。當歸能促進造血功能,增加血細胞數量,達到補血效果;其活性成分能調節子宮平滑肌,緩解痛經,促進內膜生長,改善月經不調;當歸所含的維生素K等活性成分能增強血管壁張力,促進血小板聚集,達到止血效果。此外,當歸的揮發油等成分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補血生肌的作用,可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微循環,抑制血小板聚集,達到活血化瘀的目的;同時,當歸亦有止咳平喘之效,其所含的揮發油等成分具有鎮咳、祛痰、平喘的作用,可抑制氣管平滑肌收縮,緩解咳嗽、氣喘等症狀。
【黃柏】
黃柏味苦、寒,歸心、腎、大腸經。具有燥濕、清熱瀉火、清熱解毒、滋陰和解毒的功效。能治療腳氣、痿闢、骨蒸勞熱、瘡瘍腫毒、濕疹瘙癢、肺熱咳嗽、痢疾、洩瀉、水腫、消渴、瘡毒、腫毒、蛇蟲咬傷等症狀。此外,黃柏還有斂瘡的作用,可用於治療痤瘡、濕疹、皮膚損傷、擦傷、瘀傷等疾病。
【桑枝】
桑枝味甘、微苦,性寒,歸肺、肝經。具有清肺止咳、化痰平喘、祛風除濕、利水消腫、清熱利尿、燥濕、通經、除煩、疏散風熱、清肺潤燥、利咽止咳、和血止痛等功效。桑枝的傳統代功效廣泛,可治療多種疾病,如咳嗽、氣管炎、風濕痹痛、水腫、淋病、帶下、瘡瘍腫痛、經閉、痛經、心煩、失眠、多夢、風熱感冒、咽喉腫痛、跌打損傷、筋骨疼痛等。
【主治功效】
通絡利濕湯主治肝腎陰虛,下焦蘊熱,溼熱下注,侵襲膝部,故鶴膝腫熱作痛。
【總結】
通絡利濕湯是由大豆黃捲,防己,赤芍,秦艽,川牛膝,萆薢,地龍,當歸,黃柏,桑枝組成的中藥方劑,具有清熱瀉火、祛風除濕、利水消腫、活血化瘀、補益肝腎等功效。適用於治療肝腎陰虛,下焦蘊熱,溼熱下注,侵襲膝部,故鶴膝腫熱作痛。
傳統服藥法
大豆卷、防己、赤芍、秦艽、川牛膝、川萆薢、乾地龍、歸須、黃柏、白茄根、桑枝。
通絡利濕。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清熱利濕、通絡止痛的功效,適用於肝腎陰虧,陽明濕熱下注,鶴膝腫熱作痛。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通絡利濕湯, 出處:《馬培之醫案》。 組成:大豆卷、防己、赤芍、秦艽、川牛膝、川萆薢、乾地龍、歸須、黃柏、白茄根、桑枝。 主治:通絡利濕。主治:肝腎陰虧,陽明濕熱下注,鶴膝腫熱作痛。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